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466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薄膜领域,涉及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防眩光硬化膜包括透明支持体、涂布在透明支持体表面的第一涂层及设置于第一涂层表面的第二涂层。第一涂层采用包含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多官能度单体、光引发剂、流平助剂、分散剂、有机溶剂、有机粒子组成的涂布液固化形成,第二涂层采用包含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光引发剂、有机溶剂组成的涂布液固化形成,其中第一涂层的涂层厚度H1为2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护膜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在使用时,室内荧光灯或太阳光等外部光线入射至显示器件表面时,会产生强烈的眩光,会造成视觉上的不适应感,另外也会由于映入或反射等使显示的识别感降低。因此为了抑制这种情况,一般会在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实施防眩光处理。特别随着车载显示屏的普及和显示屏尺寸的增大,结合其应用场景,对于显示效果的要求更高,除了具有传统的防眩光效果,还要求显示画面的清晰性。为防止因外光的反射或影像的映射导致对比度下降、视觉辨认度下降,特别在户外光照情景下,这种能见度降低的现象更加明显。因此,为了采用光学干涉的原理来降低影像的映射或反射率,通常在车载显示屏的外侧设置防反射层。目前高端汽车或新能源汽车的显示屏盖板多为玻璃,为防止发生意外时的玻璃飞溅和防眩增透效果,现在通常在玻璃盖板外侧贴附一层具有高硬度、防眩光高清晰、防反射的功能薄膜。
[0003]对此,这种功能薄膜的通常做法是,利用在透明基材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包括透明支持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透明支持体的一个面上依次涂布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采用涂布液固化形成,该涂布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物质:其中,所述第一涂层的涂层厚度H1为2μm

10μm,所述第一涂层的平均粗糙度Ra为0.1μm

0.5μm;所述第二涂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的涂布液涂布固化形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
48

58份光引发剂
ꢀꢀꢀꢀꢀꢀꢀꢀꢀꢀ1‑
8份有机溶剂
ꢀꢀꢀꢀꢀꢀꢀꢀꢀꢀ
35

50份,其中,所述第二涂层的涂层厚度H2满足关系式:0.1≤H2

Ra≤1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有机粒子粒径为3μm

1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度单体为二

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或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中流平助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显示用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中有机粒子为单分散有机粒子或中分散有机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朱业建刘玉磊韩捷王巧徐倩倩万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