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8463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方法及系统,其中,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的浅层地埋管收集浅层地热加热第一换热介质,第一换热介质通入第一换热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能加热第二换热介质,第二换热介质通入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介质加热第一换热介质,换热后第一换热介质通过第一热泵加热供暖回水;中深层地热取热装置吸收中深层地热,中深层地热取热装置吸收的中深层地热通过第二热泵二次加热供暖回水,二次加热后的供暖回水供至用户。本申请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和中深层地热对供暖回水进行加热,中深层地热能够弥补光照不足时通过第一换热介质传递给供暖回水的热量,保证新能源供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供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供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供热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0003]现在供热主要采用煤炭,会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了减小供热带来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需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推进新能源供热。
[0004]我国许多地区有良好的太阳能和风能利用条件,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进行供暖,也能够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制热装置转化成热能进行供暖。太阳能和风能存在不连续且不稳定的特点,导致无法实现供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0005]申请内容
[0006]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以实现新能源供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包括:
[0008]浅层地埋管,所述浅层地埋管内的第一换热介质能够吸收浅层地热;
[0009]太阳能集热器,所述太阳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浅层地埋管(1),所述浅层地埋管(1)内的第一换热介质能够吸收浅层地热;太阳能集热器(3),所述太阳能集热器(3)内的第二换热介质能够吸收太阳能;第一换热器(2),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3)和所述浅层地埋管(1)连通,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换热后的所述第一换热介质用于加热供暖回水;中深层地热取热装置(5),所述中深层地热取热装置(5)内的第三换热介质能够吸收中深层地热,所述中深层地热取热装置(5)对所述供暖回水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品位热源发电装置(7),所述低品位热源发电装置(7)通过第二换热器(6)与所述中深层地热取热装置(5)连接,所述低品位热源发电装置(7)用于转化所述中深层地热为电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制热装置(12),所述电制热装置(12)用于加热所述供暖回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力发电装置(10),所述风力发电装置(10)与所述电制热装置(12)连接,所述风力发电装置(10)用于将产生的电能供给所述电制热装置(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伏发电装置(9),所述光伏发电装置(9)与所述电制热装置(12)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装置(9)用于将产生的电能供给所述电制热装置(1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风光地热耦合的综合能源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11),所述蓄电池(11)能够与所述风力发电装置(10)和/或所述光伏发电装置(9)连接,用于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迪王会黄永琪彭烁周贤白烨安航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