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非对称反射面的双馈微带圆极化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45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非对称反射面的双馈微带圆极化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介质板、馈电板、非对称辐射板、两根探针,辐射单元;所述介质板为矩形体,介质板上表面为正方形;所述馈电板设置于介质板表面,馈电板形状与介质板相同。馈电板采用电桥馈电形式,从馈电点输入电流经过电桥馈电网络,调整两根探针上的激励电流幅度改善天线轴比。探针从馈电板贯穿介质板与辐射单元相接。探针靠近天线中心,位于天线阻抗匹配点。馈电板的下表面固定于非对称辐射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有效的将改善了天线的工作轴比,使得天线在不同方向的性能差异缩小。同方向的性能差异缩小。同方向的性能差异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非对称反射面的双馈微带圆极化天线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改善非对称反射面的双馈微带圆极化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第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开放,圆极化天线作为这些系统的前端设备对天线宽带化的要求更加严格卫星,对天线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航天线要求圆极化方式工作,并且要求不同方向上的增益差异小,即要求具有较低的天线轴比。
[0003]由于传统微带天线的阻抗带宽小,轴比带宽窄,低仰角的增益差的缺点,常规的办法是调节地板的大小或者将地板做成对称的圆台反射面。工作在对称反射面的天线在不同方向的差异较小,移植天线到非对称反射面上其性能在个别方向性能损失较多,从而限制了天线的应用范围,使其无法在多个平台使用。由于天线的使用场景和安装位置的限定,需要改善原有天线的轴比,本次提出使用调整天线馈电探针上的激励电流幅度改善其轴比,使天线可以在非对称反射面拥有更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改善非对称反射面的双馈微带圆极化天线,利用调整探针上的电流幅度有效的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非对称反射面的双馈微带圆极化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5)、馈电板(4)、非对称辐射板(1)、两根探针(2)和辐射单元(3);所述介质板(5)为矩形体,介质板(5)上表面为正方形;辐射单元(3)包括矩形主贴片和四个矩形枝节贴片,矩形主贴片设置在介质板(5)中部与介质板(5)同心,矩形主贴片的边长小于与介质板(5)的边长且与介质板(5)的边长平行,矩形枝节贴片设置于介质板(5)的四条边上;对矩形枝节贴片的大小与尖角调整,能调节天线阻抗在谐振频点的容性、感性,从而达到调节天线阻抗匹配的效果;所述馈电板(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志杰文述波易广为朱晓磊谢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北斗天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