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电复位电路、电源装置及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上电复位电路、电源装置及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子系统上电时,电源通常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数字集成电路或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中的寄存器、控制器等单元的状态是不确定的,这可能会导致芯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在电源上电时,使用上电复位电路对不确定的状态进行初始化。
[0003]在现有技术中,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芯片的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对上电复位电路的性能要求也更高,由于传统的上电复位电路静态消耗大、结构复杂且无欠压检测,因此,传统的上电复位电路越来越难以满足如今集成电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为解决上述传统的上电复位电路静态消耗大、结构复杂且无欠压检测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电复位电路、电源装置及芯片。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包括:
[0006]上拉控制模块、第一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拉控制模块、第一上拉模块、第一下拉模块、第二下拉模块、第三下拉模块、第四下拉模块和输出模块;所述上拉控制模块连接电源输出端和第一控制节点;所述第一上拉模块连接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以及第一上拉节点;所述第一下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节点和所述输出模块;所述第二下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节点和所述第一下拉节点;所述第三下拉模块连接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下拉节点;所述第四下拉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下拉节点和所述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上拉节点和所述第一下拉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节点,另一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栅极和漏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拉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四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上拉节点,漏极连接第二上拉节点;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源输出端,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上拉节点,漏极连接所述第一上拉节点;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节点,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上拉节点,源极连接接地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电复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拉模块,包括:第五三极管和第六三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家敬,陆霄,马颖江,冯玉明,张彤,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