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体式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38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连体式防护服,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服本体和防护手套,防护手套和防护服本体焊接、缝合或者粘贴在一起;调节松紧机构,调节松紧机构设置于防护服本体和防护手套连接部位;其中,调节松紧机构包括第一限位带、第二限位带和固定带,第一限位带设置于防护服本体手腕对应区域,第一限位带沿防护服本体袖子纵向设置,第二限位带设置于固定带的第一端部,第二限位带套设于第一限位带上;连接扣,连接扣设置于固定带的外侧面,固定带穿过第二限位带后反折通过连接扣紧固在防护服本体的手腕对应区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防护服和防护手套不连体而导致防护手套污染或者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问题。暴露风险的问题。暴露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连体式防护服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连体式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及进入特定医药卫生区域的人群所使用的防护性服装。医用防护服的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
[0003]防护性是医用防护服最为重要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液体阻隔、微生物阻隔和对颗粒物质的阻隔等方面。国家标准GB19082

2009规定了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由连帽上衣和裤子构成,分为连体式结构和分体式结构。
[0004]根据应用环境及功能不同,医用防护服对于液体及细菌渗入由不同的标准等级,所采用的材料也各不相同。不过,按照基本功能大致分为重复使用型和一次性两类。重复使用的防护服,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和消毒,操作不方便。鉴于此国际上逐渐采用一次性非织造材料制成的防护服。
[0005]2019年新冠疫情肆虐全国,防护服成了保护一线工作人员的重要防护物品,防护服的结构和尺寸直接影响穿着者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有研究表明:以抗疫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连体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1)和防护手套(2),所述防护手套(2)和所述防护服本体(1)焊接、缝合或者粘贴在一起;调节松紧机构(3),所述调节松紧机构(3)设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和所述防护手套(2)连接部位;其中,调节松紧机构(3)包括第一限位带(31)、第二限位带(32)和固定带(33),所述第一限位带(31)设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手腕对应区域,所述第一限位带(31)沿所述防护服本体(1)袖子纵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带(32)设置于所述固定带(33)的第一端部(331),所述第二限位带(32)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带(31)上;连接扣(333),所述连接扣(333)设置于所述固定带(33)的外侧面,所述固定带(33)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带(32)后反折通过所述连接扣(333)紧固在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手腕对应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连体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温机构(4),所述降温机构(4)包括可拆解冰袋(41)和冰袋放置兜(42),所述冰袋放置兜(42)设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人体易于出汗的腋窝、肘窝、膝盖窝、腹股沟和后背对应的区域;所述冰袋放置兜(42)上设置开口(421),通过所述开口(421)放入或取出所述可拆解冰袋(41),且所述开口(421)为夹链自封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连体式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引流机构(5),所述液体引流机构(5)包括正压送风动力系统(51)、送风管(52)、引流管(53)和控制过滤阀(54),所述正压送风动力系统(51)设置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背部,所述送风管(52)一端连接所述正压送风动力系统(51),所述送风管(5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冰袋放置兜(42)的一端部,所述引流管(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丽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