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贤江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838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所述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内设有串联电池组、磁保持继电器、采样均衡功能电路、微控制器主机和微控制器从机,采样均衡功能电路控制不同状态来导通相对应电池并对该电池进行采样、补充能量,从而实现对整个电池组每串电池电压的精确采集与电压均衡,同时也降低了的物料成本与控制成本,同时通过算术逻辑运算电路可以让采样均衡功能电路不论微控制器从机提供什么的输出状态均可以正常工作而且不会出现异常导致电路烧毁;再通过对电流、温度进行采样,并计算串联电池组在充电时、放电时以及静止状态时的电量,以及电池的健康状况检测。状况检测。状况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电池组信息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在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就越专利技术显,这是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动力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在电动汽车中使用,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对负载能力和续航能力的需求,需要锂离子电池具有很大的容量。
[0003]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中广泛采用将大量锂离子电池串联形成电池组,以解决锂离子电池容量不足的问题。大量锂离子电池并联、串联使用的形式虽然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对电池容量的需求,但是在电池组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电池一致性恶化的现象。如果电池不一致性较大,则会造成电池单体严重过充、过放,进而导致电池被严重损坏。因此,电池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其具有在电池之间实现能量均衡的功能,保证电池组中电池的一致性较好。同时,电池管理系统可以保障电池组能够安全、可靠的工作,降低和避免不合理的使用对电池组造成能量的浪费和结构的损害,从而提高电池组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电池组(101)和电池组管理电路,所述电池组管理电路包括微控制器主机(109)和微控制器从机(107),微控制器主机(109)通过隔离通信(108)连接微控制器从机(107);微控制器主机(109)的输入端通过DC

DC隔离电源(106)与串联电池组(101)的正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主机(109)的输出端通过磁保持继电器(104)与串联电池组的正极连接;微控制器从机(107)的输入端通过DC

DC隔离电源(106)与串联电池组(101)的正极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从机(107)通过采样均衡功能电路(102)与串联电池组(101)实现数据交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从机(107)与采样均衡功能电路(102)之间设有算数逻辑运算电路(103),所述算数逻辑运算电路(103)的输入端与微控制器从机(10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算数逻辑运算电路(103)的输出端与所述采样均衡功能电路(102)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电池组(101)的负极设有电流采样电路(105),所述电流采样电路(105)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主机(109)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离电源(112)、第二隔离电源(113)、第三隔离电源(114)和隔离电源(115);所述第一隔离电源(112)设置在DC

DC隔离电源(106)与微控制器主机(109)之间,第一隔离电源(112)的输入端与DC

DC隔离电源(10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隔离电源(112)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主机(10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电源(113)设置在DC

DC隔离电源(106)与微控制器从机(107)之间,第二隔离电源(113)的输入端与DC

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江廖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王贤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