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连炜炜专利>正文

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37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冲浪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为:拉丝布上下层之间易平移错位,而且由于拉丝布充气桨板的连接丝外露,在合幅时极易堆积,并粘接在包边布上,导致拉丝布充气桨板充气后造成空隙而漏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包括有支架和包边热压系统等;前后相邻的两个支架上侧连接有包边热压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边缘整理系统,通过边缘整理系统将拉丝布充气桨板外露的连接丝进行向内推进并拨开,使得连接丝不堆积在一块,防止了在合幅时粘接在包边布上。防止了在合幅时粘接在包边布上。防止了在合幅时粘接在包边布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冲浪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充气桨板是采用塑料泡沫制成,因其体积较大,不方便搬运,后逐渐采用拉丝布来制作充气桨板,拉丝布的充气桨板可以在将冲浪板放气之后进行折叠收纳,拉丝布具体重量轻、强度高的优点。拉丝布包括上层布、下层布以及若干根连接在上层布和下层布之间的连接丝。
[0003]拉丝布充气桨板一般为椭圆形状,在制作拉丝布充气桨板的时候,主要还是依靠两三个工人手工操作热熔机将包边布热熔连接在拉丝布的四周,在工人对拉丝布充气桨板合幅时,需要工人一边拉动,一边转动充气桨板,由于工人在转动时每只手的力度不一样,上层布和下层布之间所受到的摩擦力是不一样的,所以拉丝布上下层之间会平移错位,这样不仅效率低,还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而且由于拉丝布充气桨板的连接丝外露,在合幅时极易堆积,并粘接在包边布上,拉丝布充气桨板充气后,极易造成空隙而漏气。
[0004]结合上述问题,急需一种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包括有底架和支架;底架上侧左部和上侧右部各连接有两个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边缘整理系统和包边热压系统;底架上侧中部连接有边缘整理系统;边缘整理系统用于将拉丝布充气桨板边缘外露出的连接丝进行向内推进并拨开;前后相邻的两个支架上侧连接有包边热压系统;包边热压系统用于对拉丝布充气桨板边缘进行合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边缘整理系统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支撑板、第一固定板、第一连接板、第一滑槽板、第一长形滑块、第一传动柱、第一锥齿轮、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柱、第一动力电机、第二锥齿轮、第三连接板、第二支撑板和整理组件;底架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推杆;两个第一电动推杆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第一电动推杆伸缩部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相对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开有一个通槽;两个第一支撑板相背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滑槽板;两个第一滑槽板位于第一支撑板上方;两个第一滑槽板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一长形滑块;第一长形滑块上侧右部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柱;第一传动柱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柱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一锥齿轮位于第一长形滑块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二连接板下侧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与第一固定板上的通槽相接触;第一长形滑块下侧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电机;第一动力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传动柱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后侧上部连接有整理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丝布充气桨板可活动合幅热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整理组件包括有第一楔形块、第二电动推杆、第四连接板、第一弹性件、第二传动柱、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二楔形块、第二连接柱、第一条形板、第三连接柱、第二条形板、第三楔形块、第四连接柱、第三条形板、第五连接柱、第四条形板、第一环扣、第二环扣、第一细绳、第二细绳、第三细绳、第四细绳和伸缩皮条;第二支撑板后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楔形块;两个第一楔形块后侧均为斜面设置;第二支撑板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位于两个第一楔形块之间;第二电动推杆伸缩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左部和右部各开有一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四连接板上侧和下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性件;第四连接板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柱;第二传动柱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左部和右部各开有一个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二传动柱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板;第四连接板位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并且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与两个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第四支撑板左部和右部各开有一个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三支撑板上侧左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第一条形板;第三支撑板上侧右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柱;第三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第二条形板;第一条形板一端与第二条形板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皮条;第三支撑板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第一楔形块相接触;第三支撑板上侧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环扣;第四支撑板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楔形块;第三楔形块与下方的第一楔形块相接触;第四支撑板下侧左部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接柱;第四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第三条形板;第四支撑板下侧右部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接柱;第五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第四条形板;第三条形板一端与第四条形板一端之间固定连接伸缩皮条;第四支撑板下侧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环扣;第一条形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
一细绳;第一细绳穿过第二环扣,接着穿过右方的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并且第一细绳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条形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细绳;第二细绳穿过第二环扣,接着穿过左方的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并且第二细绳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三条形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细绳;第四细绳穿过第一环扣,接着穿过右方的第六通孔、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并且第四细绳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条形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细绳;第三细绳穿过第一环扣,接着穿过左方的第六通孔、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并且第三细绳另一端与第三支撑板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炜炜
申请(专利权)人:连炜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