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833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石膏模具烘干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步骤一:将石膏模具进行前期定型;步骤二:将石膏模具转运到烘干设备上端的L板上;步骤三:将烘干设备转运到加热炉中,开启烘干设备,将石膏模具进行烘干;步骤四:关闭加热炉,等待石膏模具冷却后,将烘干的石膏模具进行转运,解决了由于石膏板模具过大,在现有生产过程中,由于烘干架采用横竖固定设置,受到烘干架局限,只能采用横向放入,通常采用叉车进行转运,但是叉车在转运时由于自身抖动导致湿润的石膏板自由度不好控制,在进行放置插起作业时容易导致石膏板撞击烘干架从而出现石膏板碎裂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导致了石膏板损坏的问题。进一步导致了石膏板损坏的问题。进一步导致了石膏板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膏模具烘干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膏板是一种重量轻、强度较高、厚度较薄、加工方便以及隔音绝热和防火等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是当前着重发展的新型轻质板材之一。石膏板已广泛用于住宅、办公楼、商店、旅馆和工业厂房等各种建筑物的内隔墙、墙体覆面板(代替墙面抹灰层)、天花板、吸音板、地面基层板和各种装饰板等。
[0003]由于石膏板模具过大,在现有生产过程中,由于烘干架采用横竖固定设置,受到烘干架局限,只能采用横向放入,通常采用叉车进行转运,但是叉车在转运时由于自身抖动导致湿润的石膏板自由度不好控制,在进行放置插起作业时容易导致石膏板撞击烘干架从而出现石膏板碎裂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导致了石膏板损坏的问题。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由于石膏板模具过大,在现有生产过程中,由于烘干架采用横竖固定设置,受到烘干架局限,只能采用横向放入,通常采用叉车进行转运,但是叉车在转运时由于自身抖动导致湿润的石膏板自由度不好控制,在进行放置插起作业时容易导致石膏板撞击烘干架从而出现石膏板碎裂的现象出现,进一步导致了石膏板损坏的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0007]步骤一:将石膏模具进行前期定型;
[0008]步骤二:将石膏模具转运到烘干设备上端的L板上;
[0009]步骤三:将烘干设备转运到加热炉中,开启烘干设备,将石膏模具进行烘干;
[0010]步骤四:关闭加热炉,等待石膏模具冷却后,将烘干的石膏模具进行转运,
[0011]其中步骤二、三和四中所述烘干设备包括地板,所述地板上端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两根主支架,两个所述主支架侧壁均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货架槽,多个所述货架槽下端面外端边缘均铰接有多个L板,所述L板外端L短边重量大于L板内端L长边板,所述L板后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垂直于L板上表面的长圆板,所述长圆板侧壁开设有长圆槽,所述长圆槽内通过支架滑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远离长圆槽的一端铰接在上方的L板下端外壁边缘,同一高度的两块所述L板水平状态时,中间相啮合,且L板上端开设有多个过流孔,两个所述主支架两端均竖向开设有风道,靠近每个货架槽上端面的所述主支架在侧壁朝向地板中间轴线垂直方向开设有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后端与风道相连通,每个所述主支架下端外壁均固定设置有两个与风道相连通的风管,所述主支架上端面上的风道内固定设置有检修
塞;
[0012]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将设备在加热炉内组装完毕后(设备本身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将热风管使用管道连接到风管外端(如图1和2中所示,石膏模具为a,L板短边为后端长边为前端,其中最下端的L板上端已经放置有石膏模具a,由于L板的后端重于前端板,从而在初始状态时,L板均是翘起状态,且最下层的L板后端下降时,紧邻上端的L板后端的顶板受到下方的L板的下降作用,使得紧邻的两块L板上端的倾斜斜度更大,从而使得紧邻的上端的L板中间上端旋转到货架槽内部,从而不会影响石膏板的下降,途中只采用三层不局限于设备只有三层,本设备可进行多层累加方式装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行吊起吊石膏板模具起吊到设备上端,再缓慢下降进行引导,随着石膏模具下降石膏模具首先与最下端的两块L板中间端相接触,随着石膏模具继续下降同一高度的两块L板绕着各自的铰接点克服后端的重力进行趋于水平方向的转动,同时的L板上端的长圆板上升,从而限制了长圆板侧壁的长圆槽内的顶板下端不能滑动只能开始上升,随着石膏模具的进一步下降最下端的两块L板趋于水平相啮合状态,这时的顶板继续上升,从而将紧邻的上端的L板后端向上顶起(如图1和2所示,在下端的L板转动时,顶板向上移动过程中,将上端紧邻的L板后端顶起,不止仅限于相邻的L板,由于采用同侧串联的方式,相邻的L板上移后会带动相邻的L板后侧的顶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第三块L板也出现转动,同一侧的L板属于递进过程),紧邻的上端的L板后端升起从而使得相邻的L板绕着铰接点转动使得前端已经超过货架槽的端面,从而使得相邻的L板处于预备状态,当石膏模具完全放置到最下端的两块已经啮合的L板上端时,L板长边下平面于货架槽内壁下平面重合且处于静止(如图1所示,两块L板的啮合使得石膏模具能完全的放置到两个L板组成的平面上,从而避免了还没固化的石膏模具出现变形的现象出现;其次也L板端面开设的孔在后面进行烘干时,也能避免石膏模具底端受力不均匀发生形变龟裂的现象出现,其次采用L板铰接在货架槽后端边缘,在L板水平时,L板长边下端于货架槽下端平面重合,保证了L板绝对水平的同时从而减轻了后端铰链的作用力,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进行第二块石膏模具的吊装,过程与第一块石膏模具操作过程类似(如图1所示,主支架和货架槽均采用曲面圆角将直角边进行处理,避免在吊装过程中石膏模具出现摇摆撞击,从而使得石膏模具出现损坏的现象出现),在此不做赘述,石膏模具放置完毕后将热空气通入风管内,风管再将热空气吹入风道内再分配到每层的烘干腔,再通过烘干腔将热空气吹向L板上的石膏模具各方向(如图3和4所示,从而有效解决了主支架的遮挡从而导致石膏模具受热不均匀出现龟裂或者高低不平的现象出现,顶端的检修塞一方面堵住风道上端避免热空气乱流造成热量浪费,另外一方面避免设备堵塞时不好检修的现象出现),当石膏模具装载好后,启动加热炉将设备和石膏模具进行加热即可;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多层累加的转动连接在主支架侧壁的货架槽内的L板的连杆递进结构,使得最下层石膏模具在进行放置时,上层的L板不遮挡,在最下层放置完毕后,紧邻上一层已经处于预备放置阶段,进而可采用行吊进行竖直上下操作,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烘干架结构设计局限,只能采用水平放置方式,从而导致的石膏模具在水平方向需要控制上下左右前后Z轴方向旋转四个甚至多个自由度,使得石膏模具撞击烘干架,导致石膏模具破裂变形的现象出现。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每个所述烘干腔内壁均接触有挡板,所述挡板侧壁固定设置有触发架,所述触发架穿过主支架侧壁开设的竖向避让槽且竖向滑动连接在竖向避
让槽内壁所述触发架和L板下端均采用磁性材料;
[0015]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可能由于生产需要设备上不能放满石膏模具,从而造成了热空气的浪费,从而造成热量浪费的问题出现,在此希望设置一套阀门装置用于关闭没有石膏模具的烘干腔,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如图2和4所示,开始状态时触发架受到L板的下端的磁力吸引作用,克服重力处于避让槽和烘干腔上端),当石膏模具落到L板上端时,L板发生转动下降,L板下降压动触发架,使得触发架沿着避让槽向下滑动,触发架下降带动挡板向下滑动,挡板下滑后将烘干腔打开,从而使得热空气能正常吹向石膏模具,没有石膏模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石膏模具进行前期定型;步骤二:将石膏模具转运到烘干设备上端的L板上;步骤三:将烘干设备转运到加热炉中,开启烘干设备,将石膏模具进行烘干;步骤四:关闭加热炉,等待石膏模具冷却后,将烘干的石膏模具进行转运,其中步骤二、三和四中所述烘干设备包括地板(11),所述地板(11)上端面对称固定设置有两根主支架(12),两个所述主支架(12)侧壁均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货架槽(13),多个所述货架槽(13)下端面外端边缘均铰接有多个L板(14),所述L板(14)外端L短边重量大于L板(14)内端L长边板,所述L板(14)后端上表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垂直于L板(14)上表面的长圆板(15),所述长圆板(15)侧壁开设有长圆槽(16),所述长圆槽(16)内通过支架滑动设置有顶板(17),所述顶板(17)远离长圆槽(16)的一端铰接在上方的L板(14)下端外壁边缘,同一高度的两块所述L板(14)水平状态时,中间相啮合,且L板(14)上端开设有多个过流孔,两个所述主支架(12)两端均竖向开设有风道(20),靠近每个货架槽(13)上端面的所述主支架(12)在侧壁朝向地板(11)中间轴线垂直方向开设有烘干腔(21),所述烘干腔(21)后端与风道(20)相连通,每个所述主支架(12)下端外壁均固定设置有两个与风道(20)相连通的风管(22),所述主支架(12)上端面上的风道(20)内固定设置有检修塞(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使用的石膏模具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烘干腔(21)内壁均接触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侧壁固定设置有触发架(26),所述触发架(26)穿过主支架(12)侧壁开设的竖向避让槽(27)且竖向滑动连接在竖向避让槽(27)内壁,所述触发架(26)和L板(14)下端均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邦建罗守群陈正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蓝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