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302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包括:第一外墙体、第二外墙体、龙骨架,龙骨架设置在第一外墙体、第二外墙体之间,龙骨架内设置有均匀布置的槽口,槽口的内设置有保温板、多个吸水树脂垫,保温板的外壁通过分别吸水树脂垫与龙骨架相贴合,龙骨架的前壁设置有网格布、后壁设置内挡板。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龙骨架、网格布、内挡板、吸水树脂垫和保温板,将保温板嵌合安装在槽口的内部,当保温板热增冷缩发生一定量的形变时,会挤压内部的吸水树脂垫,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保温板的热胀冷缩提供足够的形变空间,而网格布不仅化学稳定性好,还具有良好的防火、保温、隔音和绝缘的性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外墙整体的保温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件为202020167854.X的现有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节能保温结构,包括前板,前板为矩形结构,前板材质为耐腐蚀抗压外板,前板的后方设置有后板,后板为矩形结构,后板为吸音复合板,前板的后方设置有隔热层板,隔热层板为矩形结构,隔热层板的前壁面与前板的后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热层板的后方设置有保温层板,保温层板为矩形结构,保温层板的后壁面与后板的前壁面固定连接在一起,隔热层板与保温层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面上均对称开设有抗压槽,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包边块,两个包边块卡接在对应包边槽的内部,保温结构暖板顶部拐角容易受到挤压力变形,包边块为抗压耐磨结构,起到保护包边的作用。
[0003]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建筑节能保温结构主要对保温结构的边角进行保护,并没有考虑到建筑外墙内的保温结构很容易因热胀冷缩而导致保温板断裂,从而影响外墙整体的保温性能。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墙体(104)、第二外墙体(105)、龙骨架(1),所述龙骨架(1)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墙体(104)、第二外墙体(105)之间,所述龙骨架(1)内设置有均匀布置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内设置有保温板(103)、多个吸水树脂垫(102),且所述保温板(103)的外壁通过分别吸水树脂垫(102)与龙骨架(1)相贴合,所述龙骨架(1)的前壁设置有网格布(101)、后壁设置内挡板(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方所述网格布(101)的正面设置有前后布置的混凝土碎石层(2),两个所述混凝土碎石层(2)相互靠近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砌墙砖(201),且砌墙砖(201)的尺寸小于混凝土碎石层(2)的尺寸,所述砌墙砖(201)的正面贯穿设置有等距布置的置物孔(202),所述置物孔(202)的内部嵌合设置有加强筋(203),且所述加强筋(203)的长度小于置物孔(202)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方所述混凝土碎石层(2)的正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隔音毛毡(3),多个所述隔音毛毡(3)之间通过粘黏胶相连,所述隔音毛毡(3)的正面设置有吸音棉(301),所述内挡板(107)的背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棉质层(3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墙体(104)的前侧设置有棉质层(302),且所述第一外墙体(104)的尺寸与龙骨架(1)的尺寸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墙体(104)的背面设置有负离子涂层(106)。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墙体(105)的后侧设置有吸音棉(301),所述第二外墙体(105)的尺寸与第一外墙体(104)的尺寸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墙体(105)的正面设置有透明隔离涂层(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隔离涂层(4)的正面设置有均匀布置的装饰板(8),所述装饰板(8)的尺寸小于第二外墙体(105)的尺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装饰节能保温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1)的龙骨杆内壁上设置有加固槽,所述加固槽内设置有加固机构(5),所述加固机构(5)包括第一柔性层(51)、第二柔性层(52)、内骨模块层(53)、第三柔性层(54)以及内垫层(55),所述内垫层(55)设置在所述加固槽(111)的底部,所述第三柔性层(54)设置在内垫层(55)的上方,所述内骨模块层(53)设置在第三柔性层(54)的上方,所述第二柔性层(52)设置在内骨模块层(53)的上方,所述第一柔性层(51)设置在所述第二柔性层(52)的上方,所述内骨模块层(53)包括第一隔离层(531)、第一内骨架(53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