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伤口处理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辅助器械
,尤其是一种外科伤口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是研究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科学,是以手术切除、修补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专业科室;现在大多数的医院内都配备有一些用于外科伤口处理的设备,但这些设备多数能起到一个简单的承托固定伤员受伤部位的作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受伤部位无法适应装置上用于承托固定的机构的位置时,这会使伤员的痛感增加;多数的伤口处理设备是需要人手搬动,在需要对紧急移动伤员时,无法快速地实现伤员的转移,人们针对这一问题在伤口处理设备上设置了一些用于移动的结构,但这些结构在移动伤员的过程中无法减少颠簸对伤员受伤部位产生的作用力,会使伤员的痛感增加,在不需要移动设备时,若不对用于移动的结构进行位置固定,会导致设备出现自行移动的情况,容易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有必要地设计一种外科伤口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固定装置能供伤员的手臂或腿部进行放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伤口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前端上设有前支架固定座,所述前支架固定座的左右两侧通过定位轴芯连接有前支架,所述前支架的一侧上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的顶端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前支架的外侧端、底架中部的两侧以及底架后端的两侧上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底架的中后段上设有第一调节支架,所述第一调节支架的顶端上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底面的边沿处设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侧上设有第二调节支架,所述第二调节支架的上分别设有切除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一端的上下两侧为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轴芯配合孔,两个所述前支架的一端通过轴芯配合孔配合在定位轴芯上,所述定位轴芯的上下两端设有螺纹段,带有所述螺纹段的定位轴芯部分贯穿前支架固定座的上下两端,位于所述前支架固定座外的螺纹段上配合有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板、齿条和齿轮,所述连接支架由两个呈C字型的支撑板构成,所述支撑板的底端固定在前支架的一侧上,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处配合有第一转轴,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转轴上设有以第一转轴为摆动中心的连接臂,所述固定托板连接在连接臂的顶端上,所述齿轮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中部,所述齿轮的下方设有齿条固定座,所述齿条固定座的两端固定在支撑板上,与所述齿轮位置相对应的齿条固定座上设有齿条配合槽,所述齿条配合在齿条配合槽内,所述齿条通过轮齿啮合的方式与齿轮配合,所述齿条固定座的一端上设有调节螺杆固定板,所述调节螺杆固定板上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配合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旋转配合的方式与齿条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一扭柄,所述固定托板的顶面上设有乳胶垫,所述乳胶垫的中部设有放置槽,所述固定托板底面的边沿处设有穿带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滚轮固定座、滚轮连接架、滚轮、支撑杆和弹簧,所述前支架的外侧端上至少设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滚轮固定座的外侧端和内侧端上分别设有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所述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内均配合有滚轮连接架,所述支撑杆从上至下贯穿滚轮固定座并延伸至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内,所述支撑杆的底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滚轮连接架连接,所述滚轮通过转轴配合在滚轮连接架上,所述弹簧配合在前支架与滚轮固定座之间的支撑杆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科伤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槽横向贯穿滚轮固定座,所述滚轮连接架以支撑杆为轴心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位于所述滚轮固定座外侧处的滚轮连接架上通过第二转轴设有限位卡扣,位于所述滚轮固定座内侧处的滚轮连接架上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卡扣卡接在限位框一侧的边沿处,位于所述滚轮固定座内侧处的支撑杆上设有牵引柄,所述牵引柄位于前支架外侧端内的支撑杆上,所述牵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