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体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18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体阵列,涉及浮体阵列技术领域。浮体阵列包括若干浮体和若干连接装置,浮体包括容纳腔,连接装置包括连接轴、第一弹性件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相邻两浮体的容纳腔,连接轴可在容纳腔内调整位置,第一弹性件套设于连接轴,且位于相邻两浮体之间,第一弹性件贯穿于相邻两浮体之间的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部分别套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置于容纳腔内。当相邻两浮体随水面运动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受到挤压发生形变,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具有缓解相邻两浮体承受的瞬间作用力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浮体阵列内部结构受到的载荷,以避免浮体阵列承受载荷过大而损坏。以避免浮体阵列承受载荷过大而损坏。以避免浮体阵列承受载荷过大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体阵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浮体阵列
,特别是涉及一种浮体阵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海洋开发的不断推进,对海洋的利用也越来越高,例如,海上养殖、海上风电、波浪能发电、潮汐发电等。目前,海上风电机组的集成度较高,一台机组可视作一个超大型的结构单体,海上风电机组使用漂浮式结构布置在水面,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电力能源。
[0003]而对于水上光伏而言,需要通过模块化来实现设计、生产和安装,这就面临着浮体结构连接的挑战。由于浮体在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相对运动,使连接结构面临着应力集中和疲劳的挑战,故浮体之间的连接装置是决定浮体阵列可靠性的关键。传统浮体间连接装置抗载荷能力较弱,水面遇到较大风浪时易变形,且容易与浮体发生撞击使浮体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浮体阵列。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浮体阵列,所述浮体阵列包括若干浮体和若干连接装置,相邻两所述浮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浮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体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阵列包括若干浮体(1)和若干连接装置(2),相邻两所述浮体(1)通过所述连接装置(2)连接;所述浮体(1)包括容纳腔(11),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连接轴(3)、第一弹性件(4)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所述连接轴(3)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相邻两所述浮体(1)的容纳腔(11),所述连接轴(3)可在所述容纳腔(11)内调整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4)套设于所述连接轴(3)且位于相邻两所述浮体(1)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4)贯穿于所述相邻两浮体(1)之间的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的两端部分别套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当相邻两所述浮体(1)在相向运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4)承受载荷呈压缩状态,所述连接轴(3)不承受载荷,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压缩状态;当相邻两所述浮体(1)在相背离运动的状态下,所述连接轴(3)承受载荷,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4)不承受载荷;当相邻两所述浮体(1)在上下运动状态下,所述连接轴(3)承受载荷,所述第二弹性件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弹性件(4)不承受载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体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座(5),所述轴座(5)包括上盖(52)和底座(53),所述上盖(52)与所述底座(53)覆盖连接,所述容纳腔(11)位于所述上盖(52)与所述底座(53)之间,所述连接轴(3)的端部穿设于所述容纳腔(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浮体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3)的两端部可分别连接第一球体(31)和第二球体(32);所述第一球体(31)和所述第二球体(32)的球心均位于所述连接轴(3)的中心轴线上,且远离所述第一弹性件(4);所述第一球体(31)的直径和所述第二球体(32)的直径均大于所述连接轴(3)的直径;所述第一球体(31)和所述第二球体(32)均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浮体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可采用橡胶套(6),所述橡胶套(6)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球体(31)的形状和所述第二球体(3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橡胶套(6)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俊刘勇王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