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814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点排水,高点无需打孔焊接即可进行排气,并且还能够自动排气的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包括有Z型管、电磁阀和L型管等,Z型管左部下侧安装有电磁阀,Z型管上部右侧联通有L型管。连接弹簧复位,卡杆在连接弹簧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直齿轮向右移动,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脱离啮合,以此即可进行自动放线的操作,无需人工操作即可避免第二直齿轮一直进行收线运动。操作即可避免第二直齿轮一直进行收线运动。操作即可避免第二直齿轮一直进行收线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力管道一般是用于传输热能介质的一种管道,通常传输的物质有热水、导热油和蒸汽等。
[0003]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在冬天进行供暖时,都会需要使用到热力管道对屋内进行供热传输,所铺设的热力管道也会逐渐地增加,在进行管道安装前,有些管道的铺设需要进行折弯走线,一旦管道折弯走线,就会出现上下高低点,在使用管道传输蒸汽时,管道低点就会聚集水液,随着时间的增加,水液也聚集地越来越多,聚集的水液会导致蒸汽在进行传输时发生“水锤效应”,在使用管道传输热水时,管道高点就会堵塞空气,容易影响到热水的传输。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象的发生,人们都会在低点设置排水阀以解决“水锤效应”的发生,人们在解决空气堵塞的现象时,会提前在管道高点进行打排气孔,通水排气后再将管道上的排气孔焊死,以避免热水透出,使这种方法,在焊接时,需要操作人有较强硬的焊接技术,并且焊接完后,就无法进行下次排气的操作,焊接完后管道会出现较难发现的破损点,使用时间久后,破损点扩大,管道就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维修起来就较为麻烦。
[0005]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特此设计一种能够实现低点排水,高点无需打孔焊接即可进行排气,并且还能够自动排气的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需要打孔进行排气,排气完后需要将孔焊接死,焊接会破损点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点排水,高点无需打孔焊接即可进行排气,并且还能够自动排气的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包括有Z型管、电磁阀、L型管、动力机构、排气机构和辅助机构,Z型管左部下侧安装有电磁阀,Z型管上部右侧联通有L型管,Z型管与L型管之间设有动力机构,Z型管上设有排气机构,排气机构上设有辅助机构。
[0010]优选地,动力机构包括有安装箱体、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涡轮叶片、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轮、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架、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第二内齿圈、第二行星架、顶盖和第一直齿轮,Z型管与L型管之间联通有安装箱体,安装箱体上转动式贯穿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上套设有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位于安装箱体内部,第二传动轴外圆柱面上呈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五片涡轮叶片,第一转轴前部套设有第一太阳轮,安装箱体
前侧连接有第一内齿圈,第一内齿圈围绕于第一太阳轮,第一太阳轮和第一内齿圈之间间隔均匀地啮合有三个第一行星轮,三个第一行星轮前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架前侧中部套设有第二太阳轮,第一内齿圈前侧连接有第二内齿圈,第二内齿圈围绕于第二太阳轮,第二太阳轮和第二内齿圈之间间隔均匀地啮合有三个第二行星轮,三个第二行星轮前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架前侧中部连接有第一直齿轮,第二内齿圈前侧连接有顶盖,第一直齿轮位于顶盖内部。
[0011]优选地,排气机构包括有三通管、第一堵块、第一复位弹簧、铰接块、排气管、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二堵块,L型管上部前侧联通有三通管,三通管内部连接有两块第一环块,两块第一环块呈前后设置,后方第一环块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堵块,第一堵块前侧连接有支杆,支杆滑动式贯穿于前方第一环块和三通管前部,第一堵块前侧与前方第一环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绕设在支杆外侧,支杆前端转动式设有铰接块,铰接块形状为口哨型,三通管后部上侧联通有排气管,排气管位于第一堵块前方,L型管内部连接有两块第二环块,两块第二环块基于三通管圆心为对称中心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块第二环块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二堵块,第二堵块与左方第二环块接触配合,第二堵块与右方第二环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0012]优选地,辅助机构包括有安装导管、第三复位弹簧、推管、第一拉绳、安装架、导轨、卡杆和第二直齿轮,L型管右部前侧连接有导管,导管位于三通管正左方,导管右侧开有滑槽,三通管上滑动式套设有推管,推管能够与铰接块接触配合,推管后部左侧连接有焊接板,焊接板与滑槽滑动式配合,焊接板与导管之间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L型管左部前侧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前部左侧连接有导轨,导轨左部滑动式贯穿有卡杆,卡杆上转动式套设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上连接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尾端通过导管与焊接板相连。
[0013]优选地,还包括有开合机构,开合机构包括挡板、连接板、第二拉绳、内棱环、连接盘、外棱环、棱杆和转动架,五片涡轮叶片上均转动式设有一组挡板,每四块挡板为一组,每组中的五块挡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第一传动轴后部滑动式设有棱杆,棱杆后端连接有连接盘,五块连接板均与连接盘之间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滑动式贯穿于第二传动轴,安装箱体后部中侧连接有内棱环,连接盘前侧连接有外棱环,外棱环和内棱环均围绕于第二拉绳,外棱环能够与内棱环卡接配合,顶盖后侧转动式设有两个转动架,转动架后侧与连接盘接触配合。
[0014]优选地,还包括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杆、扭簧、转动板、第二连接杆、T型棘齿板、棘齿环和第三直齿轮,顶盖上部前侧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转动式套设有转动板,第一直齿轮外圆柱面上侧连接有凸块,凸块与转动板接触配合,转动板与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扭簧,顶盖上部后侧转动式设有T型棘齿板,T型棘齿板与转动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两个转动架上均转动式套设有第三直齿轮,顶盖后侧转动式设有棘齿环,棘齿环围绕于两个第三直齿轮,两个第三直齿轮均与棘齿环内侧啮合,棘齿环外侧与T型棘齿板相互啮合。
[0015]优选地,还包括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有安装杆、第四复位弹簧、卡槽板、连接弹簧和压块,安装箱体前侧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前部滑动式套设有卡槽板,卡槽板与安装杆之间连接有第四复位弹簧,卡槽板上间隔均匀地开有多个卡孔,卡杆后端连接有卡块,卡
块与卡孔卡接配合,第一拉绳左部套设有压块,压块向左移动能够与卡槽板接触配合,卡杆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
[0016]优选地,还包括有补偿机构,补偿机构包括有安装环、波纹管膨胀节和双向螺杆,电磁阀左右的两侧、Z型管和L型管相向的一侧上均连接有安装环,左方的两个安装环之间和右方的两个安装环之间均连接有波纹管膨胀节和四根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与安装环螺纹式配合。
[0017](3)有益效果
[0018]对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0019]1、连接弹簧复位,卡杆在连接弹簧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二直齿轮向右移动,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脱离啮合,以此即可进行自动放线的操作,无需人工操作即可避免第二直齿轮一直进行收线运动。
[0020]2、通过使转动架与连接盘脱离配合,挡板受水流冲击在涡轮叶片上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包括有Z型管(1)、电磁阀(2)、L型管(3),Z型管(1)左部下侧安装有电磁阀(2),Z型管(1)上部右侧联通有L型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动力机构(4)、排气机构(5)和辅助机构(6),Z型管(1)与L型管(3)之间设有用于进行减速控制的动力机构(4),Z型管(1)上设有用于高点排气的排气机构(5),排气机构(5)上设有用于辅助排气的辅助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4)包括有安装箱体(41)、第一传动轴(42)、第二传动轴(43)、涡轮叶片(44)、第一太阳轮(45)、第一行星轮(46)、第一内齿圈(47)、第一行星架(48)、第二太阳轮(49)、第二行星轮(410)、第二内齿圈(411)、第二行星架(412)、顶盖(413)和第一直齿轮(414),Z型管(1)与L型管(3)之间联通有安装箱体(41),安装箱体(41)上转动式贯穿有第一传动轴(42),第一传动轴(42)上套设有第二传动轴(43),第二传动轴(43)位于安装箱体(41)内部,第二传动轴(43)外圆柱面上呈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五片涡轮叶片(44),第一转轴前部套设有第一太阳轮(45),安装箱体(41)前侧连接有第一内齿圈(47),第一内齿圈(47)围绕于第一太阳轮(45),第一太阳轮(45)和第一内齿圈(47)之间间隔均匀地啮合有三个第一行星轮(46),三个第一行星轮(46)前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一行星架(48),第一行星架(48)前侧中部套设有第二太阳轮(49),第一内齿圈(47)前侧连接有第二内齿圈(411),第二内齿圈(411)围绕于第二太阳轮(49),第二太阳轮(49)和第二内齿圈(411)之间间隔均匀地啮合有三个第二行星轮(410),三个第二行星轮(410)前侧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行星架(412),第二行星架(412)前侧中部连接有第一直齿轮(414),第二内齿圈(411)前侧连接有顶盖(413),第一直齿轮(414)位于顶盖(413)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机构(5)包括有三通管(51)、第一堵块(52)、第一复位弹簧(53)、铰接块(55)、排气管(56)、第二复位弹簧(57)和第二堵块(58),L型管(3)上部前侧联通有三通管(51),三通管(51)内部连接有两块第一环块,两块第一环块呈前后设置,后方第一环块上滑动式设有第一堵块(52),第一堵块(52)前侧连接有支杆,支杆滑动式贯穿于前方第一环块和三通管(51)前部,第一堵块(52)前侧与前方第一环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53),第一复位弹簧(53)绕设在支杆外侧,支杆前端转动式设有铰接块(55),铰接块(55)形状为口哨型,三通管(51)后部上侧联通有排气管(56),排气管(56)位于第一堵块(52)前方,L型管(3)内部连接有两块第二环块,两块第二环块基于三通管(51)圆心为对称中心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两块第二环块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二堵块(58),第二堵块(58)与左方第二环块接触配合,第二堵块(58)与右方第二环块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5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热力管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机构(6)包括有安装导管(61)、第三复位弹簧(62)、推管(63)、第一拉绳(64)、安装架(65)、导轨(66)、卡杆(69)和第二直齿轮(610),L型管(3)右部前侧连接有导管(61),导管(61)位于三通管(51)正左方,导管(61)右侧开有滑槽,三通管(51)上滑动式套设有推管(63),推管(63)能够与铰接块(55)接触配合,推管(63)后部左侧连接有焊接板,焊接板与滑槽滑动式配合,焊接板与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洪刚齐广鑫许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同心热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