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钛合金筒体锻件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092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1
一种用于生产钛合金筒体锻件的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耐热承力底座,上模具设置在下模具的上方,下模具固定设置在耐热承力底座上,上模具的截面呈T型,下模具中设置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下端设置有止口,止口的上端面为锥面,耐热承力底座中设置有第二通槽,上模具与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均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利用后一个锻件坯料将前一个锻件挤出,然后锻件在成型结束后,可以直接从耐热底座的第二通槽中将锻件取出,从而可以取消顶出装置,减少锻件与下模具工作面之间的摩擦,增加锻件表面的质量,减少下模具工作面的磨损,可实现筒体等温锻造连续稳定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产效率。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钛合金筒体锻件的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涉及等温锻造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生产钛合金筒体锻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主要用穿丝冷加工、热挤压或热轧的方法生产钛合金薄壁空心筒体,CN101244507A公布了一种将TC4钛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开坯—两相区锻造—再结晶退火—外形面加工—无损探伤—加工穿丝孔—电火花切割内圆,得到薄壁耐压筒体;CN101733641A公布了一种通过真空熔炼铸造大口径钛合金筒坯—热等静压—机加—多道次强力旋压—后续处理生产大口径无缝钛合金筒体的制造方法。等温锻造常用于钛合金锻件,目前采用等温锻造的方法生产钛合金筒体锻件需要设计顶出装置,在锻造完成后将锻件从下模具中顶出,但是这样锻件就需要与下模具工作面经历两次滑动摩擦,导致锻件表面质量较低以及模具工作面磨损严重,不利于稳定生产,并且锻件生产后容易产生椎体状飞边,导致成材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钛合金筒体锻件的模具,所述的这种用于生产钛合金筒体锻件的模具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等温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钛合金筒体锻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耐热承力底座,上模具设置在下模具的上方,下模具固定设置在耐热承力底座上,上模具的截面呈T型,下模具中设置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下端设置有止口,止口的上端面为锥面,耐热承力底座中设置有第二通槽,上模具与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均同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宇周建华孟庆通徐斌李哲洪凌翔黄春萍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特冶钛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