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0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洗碗机,具有上下分割的上门(16)和下门(17),向上方开口的上门(16)和向下方开口的下门(17)协调动作,密闭清洗室(3)的开口(30)。上门(16)的下缘的一部分和下门(17)的上缘的一部分在闭合的状态以重合的方式构成,在重合的部分之间夹持着密封部件(81)。(*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洗盘子等被洗涤物的洗碗机
技术介绍
例如,家庭用的洗碗机,具有可密闭的清洗室,在该清洗室内将盘子保持在筐内。另外,为了让盘子出入清洗室,在清洗室的前面形成有开口,设置着覆盖住开口的门。门由矩形的一块板形成,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其转动轴设置在门的下端。门朝前方打开,形成大致水平。盘子的出入是通过将筐从清洗室拉出到打开的门上,将筐整体放置在门上来进行的。然而,以往的食品容器为了打开门需要很大的空间,限制了设置场所和设置方向。例如,就不能够横向设置在水槽板上。也就是说,一旦横向设置,打开门就会碰到环接索眼。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受设置场所或者设置方向限制的洗碗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让食品出入的洗碗机。本专利技术的洗碗机带有分割为上下两半的上门和下门。向上方开口的上门和向下方开口的下门协调动作,密闭清洗室的开口,上述上门的下缘的一部分与上述下门的上缘的一部分在关闭的状态下重合,在重合的部分之间夹持着密封部件。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及结构通过参照下面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洗碗机的侧视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洗碗机正视图;图3(a)至图3(c)是说明打开上下门的操作的图;图4是清洗室及下门的一部分的剖视立体图;图5至图8是打开下门时,说明锁定机构及开关机构工作用的图;图9是说明上门支撑结构以及安装结构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10至图12是说明上门打开情况下停止机构工作用的图;图13和图14是表示油阻尼器构成例的剖视图;图15(a)至图15(d)是说明取出上门时的操作的示意图;图16是说明密封上下门之间的密封部件结构用的图;图17是说明密封部件结构用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18是表示下门的剖视侧视图中的打开状态的图;图19和图20是说明筐拉出到下门上的状态用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示的洗碗机的侧视剖视图。图2是图1的洗碗机的正视图。各图中示出了表示方向的箭头XYZ。在图3(a)至图3(c)以后根据需要示出了箭头XYZ。洗碗机1带有机壳2,在该机壳2内形成清洗盘子等被洗涤物P用的清洗室3。清洗室3内以可取出的方式收容着保持盘子用的筐4。清洗室3的前面31带有开口30,通过开口30可以将盘子放入、取出。另外,还设置有上门16和下门17。通过上下门16、17在清洗时封闭开口30。在清洗室3的内部筐4的下方配置着两条喷雾臂7。在和喷雾臂7上带有喷嘴8,从各喷嘴8喷射出清洗水。在清洗室3内从自来水管等外部供水设备(图中未示)供给清洗水。因而管路或者阀等(图中未示)设置在清洗室3的下方。清洗室3的底部32能够积存清洗水。清洗室3的底部32带有低一级的水槽33,该水槽33的入口上设置着过滤器6,同时,水槽33通过管道9连接着清洗泵10,该清洗泵10的排出口经管道11、12流向喷雾臂7。一旦由电机13驱动清洗泵10运转,清洗水便从水槽33吸入,通过压力送向喷雾臂7。各喷雾臂7绕着垂直轴线可自由旋转地支撑,通过清洗水喷射时的反力、特别是其水平方向的分力而旋转。清洗水喷射到盘子上,盘子被均匀清洗。之后,清洗水返回到清洗室3的底部32,一面朝清洗泵10、喷雾臂7循环,一面进行清洗。清洗完结后,清洗水通过排水泵14从排水管15排出。而本洗碗机1的外形平水平方向看形成大致长方形。即其外形是前后方向(箭头Y方向)短、宽度方向(箭头X方向)长。另外,配合着洗碗机1的外形,清洗室3及筐4也呈宽度方向长、前后方向短的形状。机壳2的前面稍微上向倾斜,在此设置着上下门16、17。两条喷雾臂7在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管11分出枝来,连接2条喷雾臂7和清洗泵10的排出口。通过将洗碗机1形成上述的外形,从而能够实现前后方向薄的薄型洗碗机1。其结果是即使在不能够设置以往的平面上看其外形呈大致正方形的洗碗机的空间中也能够设置本洗碗机1。例如,可以将本洗碗机1横向设置在水槽板的角上。洗碗机1带有上下分开的上门16和下门17。这样,能够使上下门16、17开启的空间小。另外,由于下门17载着筐4,容易将盘子取出及放入。它还设置有密封开口30的周缘部与上下门16、17之间的垫圈18、19(图10和图18中示出了一部分)。垫圈18设置在开口30上方的周缘部上,垫圈19则设置在开口30下方的周缘部上。两者协同工作围住开口30。另外,上门16及下门17之间也设置着密封部件81(参照图16)。对该密封部件81将在后面详述。上门16通过一对上铰链24可转动地支撑,而下门17则通过一对下铰链25可转动地支撑。各下铰链25带有轴22及支撑组件23。各上铰链24带有轴20、第1支撑部件73及第2支撑部件74(参照图9)。下门17一旦朝前方拉动,就会绕轴22朝下方转动打开。轴22固定在下门17的下部,朝左右水平突出。支撑组件23固定在开口30的下方两侧,分别可自由转动地由轴22支撑。上门16一旦朝前方拉动,就会绕轴20朝上方转动打开。下门17比上门16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稍短。上门16和下门17分别带有把手42、43。上门16的把手42带有位于上门16下端的挂指槽51。下门17的把手43则带有位于下部17上端的挂指槽54。另外,由下门17开启而打开上门16,即,上门16不能比下门17先打开,在下门17的把手43上设置着盖住上门16的把手42的挂手槽51的盖板57。盖板57在上下门16、17关闭时,以使上门16的把手42中不能够伸入手指的方式盖住把手42的至少一部分。下面参照图3(a)至图3(c)说明上下门16、17的打开操作。在关闭状态下,如图3(a)所示,上门16及下门17协同工作,将开口30密封住。打开操作如图3(b)所示,首先打开下门17,然后再开启上门16。下门17绕着轴22转动大约90度而打开。在打开的状态下,下门17的里面(关闭状态下形成于清洗室3一侧的面)呈大致水平。通过下门17的开启,便可以握住上门16的把手42。将该把手42朝前方拉,就会将上门16打开。上门16如图3(c)的实线所示,绕轴20大约转动180度而打开。上门16还如图3(c)中的点划线所示,也可以停在转动大约150度的状态。在上门16及下门17打开的状态下,如图3(c)所示,能够将筐4从清洗室3拉出到下门17的里面。另外,还可以将拉出的筐4取出。然而,在打开时,上门16的里面会附着水滴,水滴会落下。而本实施例中由于是先打开下门17,因而在打开上门16时即使从上门16落下水滴,水滴也会被下门17接住。另外,在打开上门16时,形成上门16最前缘的部分处于比打开的下门17最前缘更靠后方的位置,因此,上门16的轴20从水平方向上看配置在比下门17的轴22更靠后方。图4是清洗室3及下门17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在下门17上带有左右设置的一对锁定机构26和开启时停止清洗工作的一对开关机构27 。此外,开关机构27可以仅设置在右侧或者左侧。另外,在把手43的附近设置有按钮63。下面对右侧的锁定机构26进行说明,左侧的锁定机构也具有相同的结构。按钮63配置在把手43的凹槽54内。按钮63与左右方向延伸的轴64相连,通过让轴64转动。轴64由下门17的支撑部65来支撑。在轴64的右端连接着臂66。臂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碗机,包括前面开口的清洗室和覆盖该清洗室开口的门,其特征在于:上述门具有上下方向并列设置的上门和下门,向上方开口的上述上门和向下方开口的上述下门协调动作密闭上述开口,上述上门的下缘的一部分与上述下门的上缘的一部 分在关闭的状态下重合,在该重合的部分之间夹持着密封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1-31 022460/00;JP 2000-4-18 117117/001.一种洗碗机,包括前面开口的清洗室和覆盖该清洗室开口的门,其特征在于上述门具有上下方向并列设置的上门和下门,向上方开口的上述上门和向下方开口的上述下门协调动作密闭上述开口,上述上门的下缘的一部分与上述下门的上缘的一部分在关闭的状态下重合,在该重合的部分之间夹持着密封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野智彦原田哲夫福井康久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