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97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所述腰靠控制阀包括阀体、工作口、进气口、排气口、排气阀杆和活塞组件,所述排气阀杆插入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密封圈和复位弹簧,所述活塞的中段包括一径向突出的支撑片,所述活塞的外壁开设多个从端面到所述支撑片的端面的轴向的通气槽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连接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排气口的一端;所述密封圈包括圈体、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所述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分别设置在所述圈体的上下两端。本申请结构简单紧凑,活塞结构设计成带有引流槽结构,有效控制活塞的流动气流,确保了活塞的稳定,不产生噪音。不产生噪音。不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阀,具体涉及到一种车辆的用于控制座椅靠背气囊开关气阀的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

技术介绍

[0002]腰靠控制阀是一种装在汽车座椅上,用于控制座椅靠背气囊开关的气阀,所述气阀可以设计一个或者多个阀位,分别控制多个装在不同位置的座椅气囊。腰靠控制阀的原理是通过进气开关、排气开关的按钮来调节气囊的充气量,从而调整人体舒适度。但是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适应不同车型的各种气压,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习惯,还有考虑气囊本身的抗气压耐爆破能力,因此对气阀的设计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的腰靠控制阀,普遍存在因出气气流不稳定而出现噪音,经研究,出现噪音的原因是阀体内部活塞抖动,在排气过程中,流动的气流造成活塞偏移,使得出气气流不稳定导致发生噪音。
[0004]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不改变外观、不改变功能、不改变客户技术要求,又能更好的满足及适应市场上所有的车型座椅气囊,需要设计开发一种全新结构的腰靠控制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性能稳定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不改变外观、不改变功能、不改变客户技术要求,又能更好的满足及适应市场上所有的车型座椅气囊,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所述腰靠控制阀包括一阀体、一工作口、一进气口、一排气口、一排气阀杆和一活塞组件,所述工作口、进气口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气阀杆和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气阀杆插入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一活塞、一密封圈和一复位弹簧,所述活塞为一圆柱体,所述活塞的中段包括一径向突出的支撑片,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对应所述支撑片的位置;所述活塞的外壁开设多个从端面到所述支撑片的端面的轴向的通气槽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连接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排气口的一端;所述密封圈包括圈体、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所述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分别设置在所述圈体的上下两端,所述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连接所述活塞的外壁,并且所述下密封唇连接所述支撑片的端面。
[0008]依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排气阀杆的一端开设一阀杆凹槽,所述排气阀杆的一端插入连接所述阀杆凹槽。
[0009]依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还包括一按钮盖,所述按钮盖设置在所述阀体上。
[0010]本申请的设计思想是,在原理上继承传统腰靠控制阀的功能,不改变外观、不改变
功能、不改变客户技术要求,在内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设计,特别是将活塞与密封圈的配合结构重新调整设计,引流槽的设计可以防止活塞抖动,使得腰靠控制阀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可靠,无噪音,进气气压范围不限的条件下,工作气压都能稳定在客户要求的气压范围内,误差不会超过0.01MPa。解决了多年来客户针对噪音产品的困扰,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增加了该产品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0011]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特征,使得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2]第一、本申请的腰靠控制阀用简单、紧凑的结构,继承原结构产品的所有功能和技术要求;
[0013]第二、本申请结构简单紧凑,活塞结构设计成带有引流槽结构,有效控制活塞的流动气流,确保了活塞的稳定,不产生噪音;
[0014]第三、本申请密封圈设计为带有两处密封唇的异形结构,密封嘴与活塞外壁接触,防止活塞在吹开或者复位时发生抖动,避免噪音形成,
[0015]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0016]当然,实施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具有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活塞组件示意图;
[0019]图3是本申请活塞组件气流示意图;
[0020]图4是本申请活塞示意图;
[0021]图5是图4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0023]请参考图1本申请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为一种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所述腰靠控制阀包括一阀体1、一工作口11、一进气口12、一排气口13、一排气阀杆21和一活塞组件,所述工作口11、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排气阀杆21和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1上,所述排气阀杆21插入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如图1所示,气体从所述进气口12进入后,有一气路从所述进气口12没有阻碍的通往所述工作口11;另外有一气路则是从所述进气口12通往所述排气口13,但是在气体来到溢流腔5时,所述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溢流腔5,并且所述活塞组件形成屏障阻挡气体的流动,在气体压力不够时,气体无法主动从所述排气口13中排出。
[0024]请参考图2、图4和图5,图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一活塞31、一密封圈32和一复位弹簧33,所述活塞31为一圆柱体,所述活塞31的中段包括一径向突出的支撑片311,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对应所述支撑片的位置,所述活塞31朝向所述排气阀杆21的一端开设一阀杆凹槽312,图2中,所述排气阀杆21插入连接所述活塞组件的所述阀杆凹槽312中,并且按压排气按钮41时,所述排气按钮41向下,抵靠所述阀杆凹槽312的槽底后继续向下,压迫所
述活塞组件下行,可以将所述溢流腔5中的气体采用人为的方式排出去;所述活塞31的外壁开设多个从端面到所述支撑片311的端面的轴向的通气槽孔313,进入所述溢流腔5的气体从所述通气槽孔313压迫所述密封圈32,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通气槽孔313的数量是6个,但是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
[0025]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密封圈32包括圈体321、上密封唇322和下密封唇323,所述上密封唇322和下密封唇323分别设置在所述圈体321的上下两端,如图所示,是在朝向活塞一侧的上下两端,所述上密封唇322连接所述活塞31的外壁,所述下密封唇323连接所述活塞31的外壁和所述支撑片311的端面;图5中,所述活塞31的外壁开设5个从端面到所述支撑片311的端面的轴向的通气槽孔313,所述通气槽孔313是所述活塞31的外壁向中心凹进的凹槽,在气体流动时成为引流槽;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上密封唇322、下密封唇323和支撑片311的端面合围形成的气密空间,防止气体泄漏,密封功能主要是所述下密封唇323和支撑片311的端面形成,气体首先进入所述气密空间,并在此处堆积,在所述支撑片311向下移动时,所述气密空间产生空隙,气体从空隙中排出。本申请将密封圈32设计为带有两处密封唇的异形结构,上密封唇与活塞外壁接触,防止活塞在吹开或者复位时发生抖动,避免噪音形成。此外,下密封唇与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噪音的引流槽式腰靠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靠控制阀包括一阀体、一工作口、一进气口、一排气口、一排气阀杆和一活塞组件,所述工作口、进气口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气阀杆和活塞组件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排气阀杆插入连接所述活塞组件,其中,所述活塞组件包括一活塞、一密封圈和一复位弹簧,所述活塞为一圆柱体,所述活塞的中段包括一径向突出的支撑片,所述密封圈设置在阀体上对应所述支撑片的位置;所述活塞的外壁开设多个从端面到所述支撑片的端面的轴向的通气槽孔;所述复位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代王吉利李达芦杰李永顺潘勤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日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