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胡玲专利>正文

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68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包括握把机构、推抬机构和吸引机构;握把机构包括包括外壳,外壳顶部开设有圆孔,握把机构便于使用者手持推抬机构和吸引机构;推抬机构安装在外壳内部,推抬机构用于对病人训练吞咽时喉结上抬的动作;吸引机构安装在外壳外壁上,吸引机构用于对病人训练吞咽时伸舌的动作。本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推抬机构,对病人训练吞咽时喉结上抬的动作,诱发咽反射,通过反复训练以刺激吞咽相关肌肉、神经,引起各种收缩反射和调节吞咽运动肌肉的协调性,并通过神经的可塑机制形成神经肌肉新的侧支通路,从而被动的弥补吞咽功能的丧失,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正常饮食。恢复正常饮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领域,具体为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
[0003]
技术介绍

[0004]吞咽是食物经咀嚼而形成的食团由口腔运送入胃的动作或整个过程。吞咽不是一个随意活动,而是一种反射,必须有特定的刺激才能引起。正常进食时的吞咽是由于舌的翻卷把食团推送入咽部,咽与口腔、鼻腔、喉腔、食道相通,必须关闭咽与鼻腔、喉腔的通道,食物才能经咽入食道。吞咽时食团刺激了咽部感受器,反射性地使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从而封闭了鼻咽通道,不便食物进入鼻腔;同时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前紧贴会厌软骨,封住咽喉通道,使呼吸暂停,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假如偶尔有一颗饭粒漏入,要靠气管内的纤毛上皮层和肌肉纤维借用由肺内冲出的空气经咳嗽而把小饭粒逆推出来临床中,昏迷的病人不具主动吞咽功能,不能够完成吞咽动作,因此无法自行吞咽水以及食物,而病人还是需通过肠内营养维持生命的,为此,提出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
[0007]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包括握把机构、推抬机构和吸引机构;其中,所述握把机构包括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握把机构便于使用者手持所述推抬机构和所述吸引机构;其中,所述推抬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推抬机构用于对病人训练吞咽时喉结上抬的动作;其中,所述吸引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外壁上,所述吸引机构用于对病人训练吞咽时伸舌的动作。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吸引机构,对病人训练吞咽时伸舌的动作,设置推抬机构,对病人训练吞咽时喉结上抬的动作,诱发咽反射,并加强喉结上抬时咽部肌群的力量,通过反复训练后形成机体记忆。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抬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安装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贯穿所述圆孔,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顶端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数个推块,所述推板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推块推面相向。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所述推板对病人的喉结上抬,诱发咽反射。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引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一端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通过阻尼轴
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外壁,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内部设有导管,所述导管的顶端安装有吸套,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吸套的一端设有气仓,所述气仓在所述第一活动杆内部,所述气仓内设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靠近所述导管的一侧设有橡胶块,所述推拉杆远离所述橡胶块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推拉柄,所述第一活动杆靠近所述推拉柄外壁开设有推拉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病人舌头放入所述吸套内,拉动所述推拉杆吸引病人舌头,被动完成吞咽时的伸舌动作。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动推杆远离所述圆孔的一端安装有电池,所述电池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述外壳外壁设有伸缩开关,所述伸缩开关与所述电池和所述电动推杆串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不受电源线的控制启动所述电动推杆,操作灵活。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块上黏贴有硅胶垫。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表面亲肤,使病人感受更舒适。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板上一体成型有球型接头,所述推块底部一体成型有活动槽,所述球型接头安装在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外壁设有螺纹,所述活动槽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调整两个所述推块的夹角大小,适应不同病人的脖颈尺寸。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推块之间安装有硅胶带。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病人喉结上抬使,同时支撑喉结底部。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底部开设有充电槽,所述充电槽内壁设有充电孔,所述充电孔与所述电池串联,所述充电槽顶端安装有橡胶盖。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所述电池充电,方便操作。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杆外壁一体成型有固定柄。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推拉所述推拉柄。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套靠近所述导管的一端开设有透气孔。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在对病人吸引伸舌时,舌头进入所述导管。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套靠近所述导管的一端外壁设有螺纹,所述导管靠近所述吸套的一端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导管与吸套螺纹连接。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更换所述吸套,每次使用一次性的吸套,干净卫生。
[002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推抬机构,对病人训练吞咽时喉结上抬的动作,诱发咽反射,暗示病人维持喉结上抬并保持位置,从而降低食管上括约肌的静止期压力,增加松弛的时间和程度,通过反复训练以刺激吞咽相关肌肉、神经,引起各种收缩反射和调节吞咽运动肌肉的协调性,并通过神经的可塑机制形成神经肌肉新的侧支通路,从而被动的弥补吞咽功能的丧失,恢复正常饮食;2、本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吸引机构,对病人训练吞咽时伸舌的动作,帮助加强病人吞咽的动作能力,通过反复训练后形成机体记忆。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箱盖的底部示意图。
[0031]图中:1、外壳;11、圆孔;12、电池;121、充电孔;13、充电槽;131、橡胶盖;14、伸缩开关;2、电动推杆;21、推板;211、球型接头;22、推块;221、硅胶垫;222、活动槽;223、螺母;224、硅胶带;3、第一活动杆;31、第二活动杆;32、导管;33、吸套;331、透气孔;34、气仓;341、推拉杆;342、橡胶块;343、推拉柄;344、推拉孔;345、固定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把机构、推抬机构和吸引机构;其中,所述握把机构包括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顶部开设有圆孔(11),所述握把机构便于使用者手持所述推抬机构和所述吸引机构;其中,所述推抬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部,所述推抬机构用于对病人训练吞咽时喉结上抬的动作;其中,所述吸引机构安装在所述外壳(1)外壁上,所述吸引机构用于对病人训练吞咽时伸舌的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抬机构包括电动推杆(2),所述电动推杆(2)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部,所述电动推杆(2)的伸缩杆贯穿所述圆孔(11),所述电动推杆(2)的推杆顶端安装有推板(21),所述推板(21)上设有数个推块(22),所述推块(22)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推块(22)推面相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昏迷病人吞咽功能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杆(3),所述第一活动杆(3)一端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杆(31),所述第二活动杆(31)远离所述第一活动杆(3)的一端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1)外壁,所述第一活动杆(3)远离所述第二活动杆(31)的一端内部设有导管(32),所述导管(32)的顶端安装有吸套(33),所述导管(32)远离所述吸套(33)的一端设有气仓(34),所述气仓(34)在所述第一活动杆(3)内部,所述气仓(34)内设有推拉杆(341),所述推拉杆(341)靠近所述导管(32)的一侧设有橡胶块(342),所述推拉杆(341)远离所述橡胶块(34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推拉柄(343),所述第一活动杆(3)靠近所述推拉柄(343)外壁开设有推拉孔(3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胡玲狄海波王丽华唐辉顾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曹胡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