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
×
FLAG标签融合表达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子生物学
,具体涉及一种3
×
FLAG标签融合表达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FLAG是一段由8个氨基酸残基(N
‑
DYKDDDDK
‑
C)组成的多肽,大约1012Da。在蛋白质表达、蛋白质互作等研究中,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将所要研究的目的基因和FLAG多肽序列连接起来,FLAG多肽可以连接在目的蛋白的C端或N端,然后将“目的基因
‑
FLAG”融合后的表达载体转入细菌、酵母、动物或者植物细胞中。一方面,因为FLAG标签的分子量很小,所以不会遮盖住融合蛋白中的蛋白表位和结构域,也不容易改变融合蛋白的功能、定位、分泌和运输等。FLAG标签中的四个连续的天冬氨酸(DDDD)带负电荷,可以让整个标签具有天然的亲水特性,使得FLAG标签很容易定位在融合蛋白的表面,便于利用抗体来检测。另一方面,目前FLAG标签蛋白的抗体已经商业化大规模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3
×
FLAG标签融合表达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S1、用KpnI/XhoI双酶切pGL3 Basic载体,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反应6h后,将酶切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分离后,切下4.8Kb大小的条带,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产物,得到KpnI/XhoI双酶切pGL3 Basic载体的回收产物;S2、以pRGEB32Bar
‑
Cas9质粒为模板,以特异性引物F1和特异性引物R1为引物进行PCR反应克隆2
×
35S启动子,PCR扩增后,将PCR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分离,切下677bp大小的条带,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PCR产物,得到2
×
35S启动子PCR回收产物;PCR反应体系为:2
×
Pfu Master Mix 10μL,特异性引物F11μL、特异性引物R11μL、pRGEB32Bar
‑
Cas9质粒1μL、灭菌超纯水补至20μL;PCR扩增的反应条件为:98℃预变性10min;98℃变性10s,55℃退火10s,68℃延伸40s,扩增40个循环;68℃延伸10min;所述特异性引物F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特异性引物R1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S3、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S2中得到的2
×
35S启动子PCR回收产物中的2
×
35S启动子连接至S1中得到的KpnI/XhoI双酶切pGL3 Basic载体的回收产物中pGL3 Basic载体的KpnI/XhoI位点之间,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连接反应25min,得到pGL
‑
35S连接产物,将所述pGL
‑
35S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中,扩增繁殖,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后,得到中间载体pGL
‑
35S;S4、将S3中得到的中间载体pGL
‑
35S用XhoI/SalI双酶切,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酶切反应6h后,将酶切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分离后,切下3.67Kb大小的条带,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产物,得到XhoI/SalI双酶切中间载体pGL
‑
35S的回收产物;S5、人工合成多克隆位点MCS正向引物和多克隆位点MCS反向引物,将所述多克隆位点MCS正向引物和所述多克隆位点MCS反向引物在95℃的条件下退火5min,得到MCS退火引物;所述多克隆位点MCS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多克隆位点MCS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S6、将S5中得到的MCS退火引物T4连接至S4中得到的XhoI/SalI双酶切中间载体pGL
‑
35S的回收产物中pGL
‑
35S的XhoI/SalI位点之间,在温度为22℃的条件下连接反应1h,得到pGL
‑
35S
‑
MCS连接产物;将所述pGL
‑
35S
‑
MCS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中,扩增繁殖,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后,得到中间载体pGL
‑
35S
‑
MCS;S7、克隆Nos Ter序列:以pCambia1302质粒为模板,以特异性引物F2和特异性引物R2为引物进行PCR反应克隆Nos Ter序列,PCR扩增后,将PCR扩增产物用1.5%琼脂糖凝胶分离,切下251bp大小的条带,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PCR产物,得到Nos Ter序列PCR回收产物;PCR反应体系为:2
×
Pfu Master Mix 10μL,特异性引物F21μL、特异性引物R21μL、pCambia1302质粒1μL、灭菌超纯水补至20μL;PCR扩增的反应条件为:98℃预变性10min;98℃变性10s,55℃退火10s,68℃延伸20s,扩增40个循环;68℃延伸10min;所述特异性引物F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特异性引物R2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S8、将S6中得到的中间载体pGL
‑
35S
‑
MCS用EcoRI/SalI双酶切,在温度为37℃的条件下酶切反应6h后,将酶切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分离后,切下3.72Kb大小的条带,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产物,得到EcoRI/SalI双酶切中间载体pGL
‑
35S
‑
MCS的回收产物;S9、利用同源重组方法将S7中得到的Nos Ter序列PCR回收产物中的Nos Ter序列连接至S8中得到EcoRI/SalI双酶切中间载体pGL
‑
35S
‑
MCS的回收产物中的pGL
‑
35S
‑
MCS的
EcoRI/SalI位点之间,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连接反应25min,得到pGL
‑
35S
‑
MCS
‑
Nos连接产物,将所述pGL
‑
35S
‑
MCS
‑
Nos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中,扩增繁殖,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后,得到中间载体pGL
‑
35S
‑
MCS
‑
Nos;S10、将S9中得到的中间载体pGL
‑
35S
‑
MCS
‑
Nos用BglII/BamHI双酶切,温度为37℃的条件下酶切反应6h后,将酶切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分离后,切下3.97Kb大小的条带,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产物,得到BglII/BamHI双酶切中间载体pGL
‑
35S
‑
MCS
‑
Nos的回收产物;S11、体外人工合成连接肽Linker正向引物和连接肽Linker反向引物,将所述连接肽Linker正向引物和所述连接肽Linker反向引物在温度为95℃的条件下退火5min,得到变性退火的连接肽Linker引物;所述连接肽Linker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所述连接肽Linker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S12、将S11中得到的变性退火的连接肽Linker引物T4连接至S10中得到的BglII/BamHI双酶切中间载体pGL
‑
35S
‑
MCS
‑
Nos的回收产物中pGL
‑
35S
‑
MCS
‑
Nos的BglII/BamHI位点之间,在温度为22℃的条件下连接反应1h,得到pGL
‑
35S
‑
MCS
‑
Linker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芳,姚文,李涛,张会勇,林楠,孙玉慧,连红梅,贾利华,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