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654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大数据服务网元,设置在无线网络端,包括第一存储节点、第二存储节点和第三存储节点,第一存储节点用于存储威胁物分别对应的各帧标准轮廓图案,第二存储节点用于存储待护卫区域的亮度数值分布区间,第三存储节点用于存储场景判断机构的输出数据;场景判断机构,用于确定选定待护卫区域的某一分段区域是否威胁物侵入区域,同时输出分段区域对应的侵入威胁物种类。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大数据服务与高清遥感技术以及导航应用技术结合,用于跨度较广的待护卫区域的人工智能监控,并对人工智能的监控结果执行大数据采集和维护,从而便于导航应用程序参考和使用。和使用。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数据”(Big data),一般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0003]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0004]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0005]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0006]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0007]现有技术中,大数据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由于毕竟属于发展不久的新技术,对于一些应用领域尚缺乏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其与应用场景的数据融合仍需要不断尝试才能获得更为优化的处置策略。例如,在对于跨度较广且处于荒野地段的待护卫区域的数据监控,现有技术中的大数据服务缺乏有效的着力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能够结合高清遥感技术以及导航应用技术为跨度较广且处于荒野地段的待护卫区域的数据监控提供大数据服务的有效着力点,将大数据存储数据用于选定待护卫区域的各个分段路面的实时监控,并对人工智能的监控结果执行大数据采集和维护,以便于导航应用程序参考和使用,从而降低荒野地段的待护卫区域发生威胁物撞击事故的概率。
[0009]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1)采用大数据服务网元提供大数据存储服务以及大数据记载服务,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包括第一存储节点、第二存储节点和第三存储节点,第一存储节点和第二存储节
点用于分别存储各种威胁物分别对应的各帧标准轮廓图案以及预先存储待护卫区域路面的亮度数值分布区间,第三存储节点用于存储选定待护卫区域每一分段路面是否被威胁物侵袭的智能化识别结果;(2)在选定待护卫区域每一分段路面对应的高清遥感画面与某一个威胁物对象占据的图像分块重叠或者部分重叠时,判断所述分段路面为威胁物侵入区域且提供侵入的威胁物类型;(3)引入接口修改机构,用于基于第三存储节点存储的被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对应的待护卫区域的每一个分段区域的标志符号和侵入威胁物种类对导航应用程序的API接口函数进行参数修改,以使得当前运行导航应用程序的终端的导航界面实时显示与分段区域的标志符号和侵入威胁物种类对应的提示信息,从而为待护卫区域过往车辆提供预警数据。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大数据服务网元,设置在无线网络端,用于预先存储各种威胁物分别对应的各帧标准轮廓图案以及预先存储待护卫区域路面的亮度数值分布区间;数据采集机构,设置在地面监控室内,用于基于地面监控室操作人员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从遥感卫星处下载被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对应的待护卫区域的各个分段区域分别对应的各帧高清遥感画面;去云执行机构,与所述数据采集机构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当前处理的分段区域对应的高清遥感画面中存在云块成像区域时,对存在的各处云块成像区域执行去云处理,以获得所述高清遥感画面对应的云块清除画面;第一识别机构,分别与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以及所述去云执行机构连接,用于基于各种威胁物分别对应的各帧标准轮廓图案识别所述云块清除画面中的每一个威胁物对象占据的图像分块;第二识别机构,分别与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以及所述去云执行机构连接,用于基于待护卫区域路面的亮度数值分布区间识别所述云块清除画面中的路面占据分块;场景判断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识别机构和所述第二识别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云块清除画面中的路面占据分块与某一个威胁物对象占据的图像分块重叠或者部分重叠时,将所述云块清除画面对应的分段区域作为威胁物侵入区域,同时与所述路面占据分块重叠或者部分重叠的图像分块对应的威胁物对象的参考种类作为所述云块清除画面对应的分段区域的侵入威胁物种类输出;其中,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包括第一存储节点、第二存储节点和第三存储节点,所述第一存储节点用于预先存储各种威胁物分别对应的各帧标准轮廓图案,所述第二存储节点用于预先存储待护卫区域路面的亮度数值分布区间;其中,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还与所述场景判断机构连接,用于采用所述第三存储节点存储被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对应的待护卫区域的每一个分段区域是否属于威胁物侵入区域的标志符号,以及存储每一个分段区域对应的侵入威胁物种类。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如上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平台以在大数据服务的基础上对高清遥感画面执行选定待护卫区域每一个分段区域是否存在威胁物侵袭场景的智能化识别和大数据记载。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方法的各个步骤。
附图说明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流程图。
[0014]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示出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示出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示出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示出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示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大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越来越成为数据的主要部分。据调查报告显示:企业中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每年都按指数增长60%。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看起来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大数据服务网元,设置在无线网络端,用于预先存储各种威胁物分别对应的各帧标准轮廓图案以及预先存储待护卫区域路面的亮度数值分布区间;数据采集机构,设置在地面监控室内,用于基于地面监控室操作人员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从遥感卫星处下载被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对应的待护卫区域的各个分段区域分别对应的各帧高清遥感画面;去云执行机构,与所述数据采集机构连接,用于在监测到当前处理的分段区域对应的高清遥感画面中存在云块成像区域时,对存在的各处云块成像区域执行去云处理,以获得所述高清遥感画面对应的云块清除画面;第一识别机构,分别与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以及所述去云执行机构连接,用于基于各种威胁物分别对应的各帧标准轮廓图案识别所述云块清除画面中的每一个威胁物对象占据的图像分块;第二识别机构,分别与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以及所述去云执行机构连接,用于基于待护卫区域路面的亮度数值分布区间识别所述云块清除画面中的路面占据分块;场景判断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识别机构和所述第二识别机构连接,用于在所述云块清除画面中的路面占据分块与某一个威胁物对象占据的图像分块重叠或者部分重叠时,将所述云块清除画面对应的分段区域作为威胁物侵入区域,同时与所述路面占据分块重叠或者部分重叠的图像分块对应的威胁物对象的参考种类作为所述云块清除画面对应的分段区域的侵入威胁物种类输出;其中,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包括第一存储节点、第二存储节点和第三存储节点,所述第一存储节点用于预先存储各种威胁物分别对应的各帧标准轮廓图案,所述第二存储节点用于预先存储待护卫区域的亮度数值分布区间;其中,所述大数据服务网元还与所述场景判断机构连接,用于采用所述第三存储节点存储被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对应的待护卫区域的每一个分段区域是否属于威胁物侵入区域的标志符号,以及存储每一个分段区域对应的侵入威胁物种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口修改机构,设置在地面监控室内,分别与大数据服务网元以及当前运行导航应用程序的终端无线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三存储节点存储的被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对应的待护卫区域的每一个分段区域的标志符号和侵入威胁物种类对导航应用程序的API接口函数进行参数修改,以使得当前运行导航应用程序的终端的导航界面实时显示与分段区域的标志符号和侵入威胁物种类对应的提示信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液晶显示机构,设置在地面监控室内,与大数据服务网元无线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三存储节点存储的被输入的待护卫区域编号对应的待护卫区域的每一个分段区域的标志符号和侵入威胁物种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户操控机构,设置在地面监控室内,与所述数据采集机构连接,用于根据地面监控室操作人员的操作,向所述数据采集机构输入待护卫区域编号。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人工智能大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增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智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