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印刷方法
[0001]本申请为国际申请号为PCT/IL2017/050616,国际申请日为2017 年06月0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数字印刷方法”的PCT申请于2019年 01月25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号为201780046259.1的中国国家 阶段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公开要求2016年5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 62/343,123和2016年5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62/343,108 的优先权,这两个专利申请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4]本公开涉及一种数字印刷方法、水性处理制剂以及相关的套件和 系统。
技术介绍
[0005]以下专利公布提供潜在相关的背景材料,并且其全部内容均以引 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0006]WO/2017/009722(2016年5月25日提交的公布 PCT/IB2016/053049);
[0007]WO/2016/166690(2016年4月4日提交的公布 PCT/IB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系统,包括:a.中间转移构件(ITM),其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b.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形成油墨图像;c.所述ITM穿过的压印工位,所述压印工位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d.处理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压印工位的下游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上游,用于在所述ITM表面上形成液体处理制剂层,所述处理工位包括:i.用所述液体处理制剂涂布所述ITM的涂布机;以及ii.用于除去过量液体以仅留下处理制剂的所需层的涂层厚度调节组装件,所述涂层厚度调节组装件包括面向所述ITM表面的圆形尖端或刀片尖端;其中所述ITM表面被推向所述圆形尖端或所述刀片尖端。2.一种印刷系统,包括:a.中间转移构件(ITM),其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b.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形成油墨图像;c.所述ITM穿过的压印工位,所述压印工位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d.处理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压印工位的下游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上游,用于在所述ITM表面上形成液体处理制剂层,所述处理工位包括:i.用所述液体处理制剂涂布所述ITM的涂布机;以及ii.用于除去过量液体以仅留下处理制剂的所需层的涂层厚度调节组装件,所述涂层厚度调节组装件包括在所述ITM的水平取向的部分向上面向所述ITM表面的圆形尖端或刀片尖端,所述圆形尖端或所述刀片尖端被构造为用于除去所述过量液体。3.一种印刷系统,包括:a.具有疏水剥离表面的中间转移构件(ITM),所述ITM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b.一定量的水性油墨,其包括纳米颜料;c.一定量的水性处理制剂;d.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沉积包括所述纳米颜料的油墨液滴以形成油墨图像;e.所述ITM穿过的压印工位,所述压印工位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f.处理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压印工位的下游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上游,用于在所述ITM表面上形成水性处理制剂层,所述处理工位包括:i.用所述水性处理制剂涂布所述ITM的涂布机;以及ii.面向所述ITM表面的圆形尖端或刀片尖端。4.一种印刷系统,包括:a.中间转移构件(ITM),其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b.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形成油墨图像;c.所述ITM穿过的压印工位,所述压印工位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
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d.处理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压印工位的下游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上游,用于在所述ITM表面上形成液体处理制剂层,所述处理工位包括:i.用所述液体处理制剂涂布所述ITM的涂布机;以及ii.用于除去过量液体以仅留下处理制剂的所需层的涂层厚度调节组装件,所述涂层厚度调节组装件包括面向所述ITM表面的刀片尖端,(i)所述刀片尖端是刀片的尖端,所述刀片是安装在转动架圆周上的多个刀片中的一个,所述转动架可旋转以便于更换被推向所述表面的刀片;(ii)在所述转动架圆周上的所述刀片的间距使得在所述转动架旋转以更换所述刮刀期间,被更换的刀片在更换刮刀开始起作用之前不停止工作。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圆形尖端的存在使得速度梯度在强速度梯度(IVG)位置产生水性处理制剂的速度梯度,所述强速度梯度(IVG)位置通常自所述ITM的所述剥离表面移位至多1微米,使得在所述IVG位置,所述速度梯度的大小等于或超过VG值,所述VG值为至少106sec
‑1、或至少2
×
106sec
‑1、或至少4
×
106sec
‑1、或至少5
×
106sec
‑1、或至少7.5
×
106sec
‑1、或至少107sec
‑1、或至少2
×
107sec
‑1、或至少4
×
107sec
‑1、或至少5
×
107sec
‑1、或至少7.5
×
107sec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速度梯度沿印刷方向定位,由此使得:i.在所述IVG位置上游的上游位置处,最大速度梯度为在所述IVG位置处的速度梯度值的至多x%;ii.在所述IVG位置下游的下游位置处,最大速度梯度为在所述IVG位置处的速度梯度值的至多x%;iii.x的值为至多50、或至多30、或至多20、或至多10;并且iv.所述上游位置和所述下游位置各自从所述IVG位置位移至多2cm、或至多1.5cm、或至多1.25cm、或至多1cm、或至多9mm、或至多8mm、或至多7.5mm、或至多7mm、或至多6mm、或至多5mm。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A)所述中间转移构件(ITM)包括有机硅基剥离层表面,所述有机硅基剥离层表面具有足够的亲水性以满足以下性质中的至少一种:(i)沉积在所述有机硅基剥离层表面上的蒸馏水滴的后退接触角为至多60
°
;以及(B)沉积在所述有机硅基剥离层表面上的蒸馏水滴的10
‑
秒动态接触角(DCA)为至多108
°
。8.一种印刷方法,包括:a.提供油墨、处理制剂和印刷系统,所述印刷系统包括:i.中间转移构件(ITM),其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ii.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形成油墨图像,iii.压印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iv.面向所述ITM的所述表面的圆形尖端或刀片尖端;b.通过(A)施加所述处理制剂到所述剥离表面和(B)经由将所述ITM表面推向所述圆形尖端或所述刀片尖端来除去过量液体,从而在ITM表面上形成湿处理层;c.随后并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在所述ITM表面上沉积水性油墨液滴以在其上形成油墨图像;以及
d.在所述压印工位,将所述油墨图像转移到印刷基材上。9.一种印刷方法,包括:a.提供油墨、处理制剂和印刷系统,所述印刷系统包括:i.中间转移构件(ITM),其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ii.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形成油墨图像,iii.压印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iv.面向所述ITM的所述表面的圆形尖端或刀片尖端;b.通过(A)施加所述处理制剂到所述剥离表面和(B)采用在所述ITM的水平取向的部分向上面向所述ITM表面的所述圆形尖端或所述刀片尖端来除去过量液体,从而在所述ITM的水平取向的部分在ITM表面上形成湿处理层;c.随后并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在所述ITM表面上沉积水性油墨液滴以在其上形成油墨图像;以及d.在所述压印工位,将所述油墨图像转移到印刷基材上。10.一种印刷系统,包括:a.具有疏水剥离表面的中间转移构件(ITM),所述ITM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b.一定量的水性油墨,其包括纳米颜料;c.一定量的水性处理制剂;d.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沉积包括所述纳米颜料的油墨液滴以形成油墨图像;e.所述ITM穿过的压印工位,所述压印工位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f.处理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压印工位的下游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上游,用于在所述ITM表面上形成水性处理制剂层,所述处理工位包括:i.用所述水性处理制剂涂布所述ITM的涂布机;以及ii.面向所述ITM表面的圆形尖端或刀片尖端。11.一种印刷系统,包括:a.具有疏水剥离表面的中间转移构件(ITM),所述ITM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b.一定量的水性油墨,其包括纳米颜料;c.一定量的水性处理制剂;d.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沉积包括所述纳米颜料的油墨液滴以形成油墨图像;e.所述ITM穿过的压印工位,所述压印工位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f.处理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压印工位的下游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上游,用于在所述ITM表面上形成水性处理制剂层,所述处理工位包括:i.用所述水性处理制剂涂布所述ITM的涂布机;以及
ii.面向所述ITM表面的圆形尖端或刀片尖端。12.一种印刷方法,包括:a.提供包括纳米颜料的水性油墨、水性处理制剂和印刷系统,所述印刷系统包括:i.具有疏水剥离表面的中间转移构件(ITM),所述ITM包括安装在多个导辊上的柔性环形带;ii.图像形成工位,其被构造为在所述ITM的表面上形成油墨图像,iii.压印工位,其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的下游且被构造为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表面转移到基材;以及iv.面向所述ITM的所述表面的圆形尖端或刀片尖端;b.通过(A)施加所述水性处理制剂到所述疏水剥离表面和(B)经由将所述ITM表面推向所述圆形尖端或所述刀片尖端来除去过量液体,从而在ITM表面上形成湿处理层;c.随后并且在所述图像形成工位,在所述ITM表面上沉积包括所述纳米颜料的水性油墨液滴,以在其上形成油墨图像;以及d.在所述压印工位,将所述油墨图像转移到印刷基材上。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尖端穿入所述ITM,以使得穿入深度的大小为至少1mm、或至少2mm和/或至多5mm、或至多4mm、或至多3mm。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ITM表面和所述刀片之间的间隙的大小调节处理制剂的所需均匀薄层的厚度。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隙和所述所需均匀薄层的厚度之间的比率为至少0.1、或至少0.25、或至少0.5和/或至多10、或至多4、或至多2。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隙的大小为至多0.8微米或至多0.6微米。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间隙的大小和所述圆形尖端穿入所述ITM表面的穿入深度之间的比率为至多0.01、或至多0.005、或至多0.001、或至多0.0005。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穿入深度设定为设定点值,并且调节推动力的大小以将所述穿入深度保持在所述设定点值。19.根据权利要求8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尖端的存在使得速度梯度在强速度梯度(IVG)位置产生水性处理制剂的速度梯度,所述强速度梯度(IVG)位置通常自所述ITM的所述剥离表面移位至多1微米,使得在所述IVG位置,所述速度梯度的大小等于或超过VG值,所述VG值为至少106sec
‑1、或至少2
×
106sec
‑1、或至少4
×
106sec
‑1、或至少5
×
106sec
‑1、或至少7.5
×
106sec
‑1、或至少107sec
‑1、或至少2
×
107sec
‑1、或至少4
×
107sec
‑1、或至少5
×
107sec
‑1、或至少7.5
×
107sec
‑1。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速度梯度沿印刷方向定位,由此使得:i.在所述IVG位置上游的上游位置处,最大速度梯度为在所述IVG位置处的速度梯度值的至多x%;ii.在所述IVG位置下游的下游位置处,最大速度梯度为在所述IVG位置处的速度梯度值的至多x%;iii.x的值为至多50、或至多30、或至多20、或至多10;并且iv.所述上游位置和所述下游位置各自从所述IVG位置位移至多2cm、或至多1.5cm、或至多1.25cm、或至多1cm、或至多9mm、或至多8mm、或至多7.5mm、或至多7mm、或至多6mm、或至多5mm。21.根据权利要求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i)在所述ITM处于运转中时将所述处理制剂施加到所述ITM,由此使得其至少一个或多个部分以至少0.5、或至少1、或至少
1.5、或至少2、或至少2.5、或至少3米/秒,任选地,至多5.5米/秒、至多5.0米/秒、至多4.5米/秒、至多4.0米/秒、或至多3.8米/秒,并且通常在0.5至5米/秒、1至5米/秒、1至4.5米/秒、1至4米/秒、1.5至5米/秒、1.5至4.5米/秒、1.5至4米/秒、2至5米/秒、2至4.5米/秒、2.5至4.5米/秒、或3至4.5米/秒的范围内的速度移动;并且(ii)将所述处理制剂施加到所述ITM的一个或多个运转中的部分以在其上形成湿处理层。22.根据权利要求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湿处理层的厚度为至多0.7μ、或至多0.6μ、或至多0.5μ、或至多0.4μ。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处理溶液的干燥足够快地执行以防止成珠并留下厚度为至多150nm、或至多120nm、或至多100nm、或至多80nm、或至多70nm、或至多60nm、或至多50nm、或至多40nm、或至多30nm的连续亲水性且内聚性的聚合物处理膜。24.根据权利要求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A)所述中间转移构件(ITM)包括有机硅基剥离层表面,所述有机硅基剥离层表面具有足够的亲水性以满足以下性质中的至少一种:(i)沉积在所述有机硅基剥离层表面上的蒸馏水滴的后退接触角为至多60
°
;以及(B)沉积在所述有机硅基剥离层表面上的蒸馏水滴的10
‑
秒动态接触角(DCA)为至多108
°
。25.根据权利要求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沉积所述油墨液滴之前,所述处理溶液经受干燥处理,并且所述处理溶液的干燥执行得足够快以防止成珠,使得由此形成的干燥亲水处理膜是内聚性的聚合物处理膜。26.根据权利要求8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湿处理层的干燥处理足够快,由此使得所述水性处理制剂的粘度迅速增加到足以抑制表面张力驱动的成珠,由此使得所述干燥处理膜具有光滑的上表面,所述干燥处理膜的所述光滑的上表面的特征在于平均粗糙度R
a
为至多12纳米。27.一种印刷方法,包括:a.提供中...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