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填充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751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其包括由呈类球型状的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及填充于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间隙中的填充粉末所组成,所述填充粉末包括铁硅铬粉末和/或羰基铁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间隙填充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通过应用有填充粉末对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作填充配合,全部或部分的填充粉末置入至各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之间,从而有效增加该混合粉末粉粒之间的结合强度;并使得以该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制备的非晶纳米晶产品具有产品密度高、性能改善的技术效果。性能改善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隙填充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磁合金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间隙填充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非晶材料具有高的饱和磁感、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的高频损耗、良好的强硬度、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良好的温度及环境稳定性等,其优异的综合性能,代替坡莫合金、硅钢和铁氧体,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应用,显示出体积小、效率高、节能等特点,在所有的金属软磁材料中具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0003]现有技术中,主要以羰基铁粉及铁硅铬粉以作一体成型电感的制备原料,但以上两种粉末具有更大的磁滞损耗,并且粉末体电阻率较低造成产品应用过程更大的涡流损耗,该类产品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损耗,引起产品发热、能效降低等问题。
[0004]“非晶纳米晶”,于本领域而言可视为是对非晶、纳米晶两者的并列概念约定俗成称谓,而本领域中,基于合金的处理阶段不同,于非晶至纳米晶的转化过程中,或存在有非晶态、非晶态与纳米晶共存的形态及纳米晶态的三者形态,故该“非晶纳米晶”的限定描述,可视为是对非晶态、非晶且纳米晶态、纳米晶态三种的合金形态的上位概括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间隙填充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0006]间隙填充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其包括由呈类球型状的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及填充于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间隙中的填充粉末所组成。
[0007]非晶纳米晶粉末硬度较大,在压制成型过程中很难发生形变,合金的成型难度大。而晶态粉末具有强度较低的特点,可用于填充于非晶纳米晶粉末的间隙,则使合金的成型过程发生一定的形变,增加了粉末于其中的填实密度,进一步增加产品粉末之间的结合力,从而有效增加合金产品强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100

a

b

c

x

y

z
Si
a
B
b
C
c
Mn
x
Cr
y
X
Z
,,式中X为P、Cu、Mo、Ni中的任意一种,其中8≤a≤15,6≤b≤12,0.2≤c≤3.0,0.1≤x≤3.5,0.5≤y≤2.5,0≤Z≤4.0。
[0009]进一步地,其中6≤b≤9,0.3≤y≤2.5。
[0010]进一步地,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75
Si
11
B9C
2.5
Cr
2.3
Mn
0.2

[0011]进一步地,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74.8
Si
11
B9C
1.5
Cr
2.5
Mn
0.2
P1或Fe
74.8
Si
11
B9C
0.5
Cr
1.5
Mn
0.2
P2或Fe
73.8
Si
11
B9C
1.5
Cr
1.5
Mn
0.2
P2或Fe
79
Si
11
B7C
0.5
Cr
0.3
Mn
0.2
P2或Fe
79
Si9B
6.2
C
0.5
Cr
0.3
Mn1P4。
[0012]进一步地,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74.8
Si
11
B9C
1.5
Cr
2.5
Mn
0.2
Mo1或Fe
76.8
Si
11
B9C
0.5
Cr
1.5
Mn
0.2
Mo1或Fe
73.8
Si
11
B9C
1.5
Cr
1.5
Mn
1.2
Mo1或Fe
78
Si
11
B7C
0.5
Cr
0.5
Mn1Mo2。
[0013]进一步地,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74.8
Si
11
B9C
1.5
Cr
2.5
Mn
0.2
Ni1或Fe
74.8
Si
11
B9C
0.5
Cr
1.5
Mn
0.2
Ni2或Fe
74.8
Si
11
B7C
1.5
Cr
1.5
Mn
0.2
Ni3或Fe
76.8
Si
11
B7C
0.5
Cr
0.5
Mn
0.2
Ni4。
[0014]进一步地,所述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中,其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粒度范围为

325~+800目,所采用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配比为

800:

500:

325=1:3:6;所述填充粉末的粒度范围为

600~+800目;,所述填充粉末包括铁硅铬粉末和/或羰基铁粉末。
[0015]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粉末相对于该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整体,其添加占比比例为2~15%。
[0016]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将原料按预设成分分子式进行调配及冶炼,以制备有母合金;
[0018]S2、以雾化制粉方法将所得母合金进行粉末的制备,以得到有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
[0019]S3、将所得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以填充粉末进行填充,充分搅拌均匀,以得到有所述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的间隙填充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通过应用有填充粉末对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作填充配合,全部或部分的填充粉末置入至各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之间,从而有效增加该混合粉末粉粒之间的结合强度;并使得以该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制备的非晶纳米晶产品具有产品密度高、性能改善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3]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感器制备方法,其具体涉及有以下步骤:...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间隙填充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呈类球型状的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及填充于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间隙中的填充粉末所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100

a

b

c

x

y

z
Si
a
B
b
C
c
Mn
x
Cr
y
X
Z
,,式中X为P、Cu、Mo、Ni中的任意一种,其中8≤a≤15,6≤b≤12,0.2≤c≤3.0,0.1≤x≤3.5,0.5≤y≤2.5,0≤Z≤4.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其特征在于,其中6≤b≤9,0.3≤y≤2.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75
Si
11
B9C
2.5
Cr
2.3
Mn
0.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74.8
Si
11
B9C
1.5
Cr
2.5
Mn
0.2
P1或Fe
74.8
Si
11
B9C
0.5
Cr
1.5
Mn
0.2
P2或Fe
73.8
Si
11
B9C
1.5
Cr
1.5
Mn
0.2
P2或Fe
79
Si
11
B7C
0.5
Cr
0.3
Mn
0.2
P2或Fe
79
Si9B
6.2
C
0.5
Cr
0.3
Mn1P4。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晶纳米晶混合粉末,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纳米晶雾化粉末成分包括有Fe
74.8
S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策陈卫红宗伟胡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研非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