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的真空抽拉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420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真空阀门领域,公开了一种机械式的真空抽拉阀,包括外壳、抽拉件、上波纹管、外锁紧组件和内锁紧组件,外壳包括上壳体、下波纹管和下壳体;抽拉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外壳内,上波纹管的一端与抽拉件密封连接,另一端与上壳体密封连接;外锁紧组件包括外膜片;内锁紧组件包括连接座、内膜片和配合件;初始状态,外膜片与配合件具有间距,抽拉件向下移动至内膜片与抽拉件卡接,抽拉件带动真空塞向上移动,使真空塞处于打开状态;抽拉件向下移动至真空塞闭合时,上壳体向下移动使下压部下压外膜片,外膜片变形带动配合件向下移动,使配合件下压内膜片,解除内膜片与所述抽拉件的卡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打开和关闭真空塞的过程中实现零泄漏。零泄漏。零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的真空抽拉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阀门领域,尤指一种机械式的真空抽拉阀。

技术介绍

[0002]对设备抽真空时需要打开设备抽空口,抽真空完成后需要关闭设备抽空口以进行密封,现在常用的是采用机械式抽拉阀实现设备抽空口的打开和关闭。
[0003]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机械式抽拉阀,抽空拉杆和阀座采用径向密封结构。设备抽空口的打开和关闭以及抽空口真空塞拧紧和松脱是通过抽拉拉杆的提拉和旋转实现。采用这种结构的抽拉阀,由于密封结构的限制会产生以下不利的影响:
[0004]第一,打开和关闭设备抽空口需要抽上拉和下压空拉杆,拧紧和松脱真空塞需要旋转抽空拉杆。以上操作会使抽空拉杆和阀座产生相对运动,使得产生一定的真空泄漏,尤其在高真空度的情况下,泄漏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加的显著。
[0005]第二,真空塞拧紧和松脱都需要旋转抽空拉杆,而真空塞与设备抽空口为径向密封结构,若设备抽空口与真空塞摩擦力较小,在旋转抽空拉杆时会造成真空塞“跟转”,产生一定的泄漏,为了增加摩擦力,往往需要打开泵连接口以依靠大气压来增大摩擦力,但是,此时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的真空抽拉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包括上壳体、下波纹管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包括沿径向间隔设置的安装部和下压部,所述下压部位于所述安装部的内侧,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下波纹管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下波纹管的底端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密封连接,所述下壳体的底部与设备抽空口密封连接;抽拉件,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抽拉件的顶端伸出所述上壳体的顶端,所述抽拉件的底部侧壁设有卡接槽;上波纹管,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且套设在所述抽拉件外,所述上波纹管的一端与所述抽拉件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壳体密封连接;外锁紧组件,包括外膜片,所述外膜片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侧;内锁紧组件,包括连接座、内膜片和配合件,所述连接座的底端用于与设置在所述设备抽空口的真空塞连接,所述内膜片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顶端,所述配合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外侧且位于所述内膜片上方;初始状态,所述外膜片与所述配合件具有间距,所述抽拉件向下移动至所述内膜片与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抽拉件带动所述真空塞向上移动,使所述真空塞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抽拉件向下移动至所述真空塞闭合时,所述上壳体向下移动使所述下压部下压所述外膜片,所述外膜片变形与所述配合件接触并带动所述配合件向下移动,使所述配合件下压所述内膜片,解除所述内膜片与所述卡接槽的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的真空抽拉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对所述配合件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的真空抽拉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还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外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壳体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向下转动所述外套管时带动所述上壳体向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的真空抽拉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锁紧组件还包括弹簧座、第一弹簧和松扣环,所述弹簧座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外膜片设置在所述弹簧座上,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王健崔腾飞程子云何慧翔吴昊李子木程亦薇张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