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40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包括多层介质基板;第一金属面;第二金属面;馈电网络;偶极子天线阵列;每个偶极子天线单元包括顶层偶极子臂、中间层偶极子臂、底层偶极子臂;第一金属面与顶层偶极子臂的一端连接;第二金属面与底层偶极子臂的一端相连;所述的馈电网络包括信号导带,金属化通孔;馈电网络输出端处信号导带直接与各偶极子天线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该天线阵列在恰当位置刻蚀一对缝隙,使得偶极子同时工作在半波长模式和1.5倍波长模式,大幅提高偶极子天线的阻抗带宽。该天线阵列采用SICL结构馈电,可以有效抑制偶极子天线的交叉极化,而且SICL结构工作在准TEM模式,无截止频率。无截止频率。无截止频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
,涉及一种低副瓣天线阵列,尤其涉及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毫米波系统的发展,人们对高效率毫米波天线阵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许多毫米波段的应用需要将平面天线与后端链路集成在一起,以减少整个系统的外形并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平面偶极子天线因其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辐射性能稳定和易于与有源电路集成而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天线。然而,毫米波波段的宽带偶极子天线的设计面临着如何拓宽带宽和如何改善交叉极化的难题。
[0003]几十年来,人们研究了许多方法来拓宽偶极子的工作带宽。主要方法包括使用蝶形偶极子,使用对数周期结构,增加引向阵子,或使用宽带巴伦。作为另一种平面天线,由集成巴伦馈电的蝶型偶极子天线已被广泛开发用于微波频率的无线通信。这些天线可以实现宽带或多频段工作,但它们的缺点是体积大,巴伦结构不仅增加了天线的尺寸,也增加了设计难度。
[0004]在毫米波频段,无论采用微带巴伦馈电还是基片集成波导(SIW)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为多层垂直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介质基板,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介质基板、第三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第一金属面,其位于第一介质基板的上表面;第二金属面,其位于第二介质基板的下表面;馈电网络;偶极子天线阵列,其由2
n
个偶极子天线单元组成,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其中,每个偶极子天线单元包括顶层偶极子臂、中间层偶极子臂、底层偶极子臂;所述的第一金属面的一侧面与各偶极子天线单元的顶层偶极子臂的一端连接,第一金属面用作偶极子的反射板;各偶极子天线单元的顶层偶极子臂的另一端悬空;所述的第二金属面的一侧面与各偶极子天线单元的底层偶极子臂的一端相连,第二金属面用作偶极子的反射板;各偶极子天线单元的底层偶极子臂的另一端悬空;所述的第三介质基板位于第一介质基板下表面;所述的馈电网络采用SICL馈电,所述SICL包括位于第三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间的信号导带,周期性分布在信号导带两侧以及馈电网络输出端侧的多个金属化通孔;所述的馈电网络拥有一个信号输入端,2
n
个信号输出端;上述2
n
个信号输出端处信号导带直接与各偶极子天线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各偶极子天线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为中间层偶极子臂的一端;各偶极子天线单元的中间层偶极子臂的另一端悬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层偶极子臂与第一金属面位于同一平面,中间层偶极子臂与SICL的信号导带位于同一平面,底层偶极子臂与第二金属面位于同一平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偶极子天线阵列顶部离介质基板边界存在一定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奎奎范潇飞罗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