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725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包括本体,本体上开有两组第一固定孔,本体上设有上翻边、下翻边,下翻边的宽度大于上翻边的宽度,下翻边上开有长条孔,长条孔位于开关的后侧,在长条孔上安装有绝缘子,实现绝缘作用,长条孔用于固定开关的出线铜排,有效节省铜排。有效节省铜排。有效节省铜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的成套厂家出线开关只做一小段铜排直接搭接出线开关端子,或者在出线开关下增加一根安装梁或环氧棒固定铜排。对于只做一小段铜排的情况,连接电缆后,电缆松动或没有绑扎好,应力就直接作用于开关上,对开关造成伤害。而对于已做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现阶段的做法比较浪费铜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上翻边、下翻边,所述下翻边的宽度大于所述上翻边的宽度,所述下翻边上开有长条孔,所述长条孔位于开关的后侧。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长条孔上安装有绝缘子。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翻边的宽度为35mm,所述下翻边的宽度为45mm。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长条孔的数量与出线开关的数量对应。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上开有两组第一固定孔。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左右两侧分别弯折有侧板,所述侧板上开有两个第二固定孔。
[0009]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安装梁的下翻边加宽,对应开关铜排搭接位置开长条孔,此孔安装绝缘子,用于固定开关的出线铜排,有效节省铜排。
[001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前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参照图1至3所示,一种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包括本体100,本体100上开有两组第一固定孔140,本体100上设有上翻边110、下翻边120,下翻边120的宽度大于上翻边110的宽度,下翻边120上开有长条孔121,长条孔121位于开关的后侧,在长条孔121上安装有绝缘子130,实现绝缘作用,长条孔121用于固定开关的出线铜排,有效节省铜排。
[0018]在本实施例中,上翻边110的宽度为35mm,下翻边120的宽度为45mm。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条孔121的数量与出线开关的数量对应。长条孔121的长度根据出线开关大小变化。
[0020]本体100左右两侧分别弯折有侧板150,侧板150上开有两个第二固定孔151。
[00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包括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00)上设有上翻边(110)、下翻边(120),所述下翻边(120)的宽度大于所述上翻边(110)的宽度,所述下翻边(120)上开有长条孔(121),所述长条孔(121)位于开关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孔(121)上安装有绝缘子(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出线开关铜排的安装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边(11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凯旋陈绍庆于建军关金富吴剑华余恩赐方炯炀
申请(专利权)人: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