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719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合金成分为T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轻合金材料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轻量化是国家重大战略急需。TiAl金属间化合物理论密度只有3.9g/cm3,不到镍基高温合金的1/2,是迄今唯一能够在600℃以上氧化环境长期使用的轻质耐热金属结构材料,用TiAl合金替代镍基高温合金实现减重,具有重大意义。
[0003]2016年,欧洲空客公司使用锻造TNM(Ti

43.5Al

4Nb

1Mo

0.1B)合金替代镍基高温合金,制造A320neo飞机PW1100G

JM发动机最后一级低压涡轮叶片。该发动机结合空气动力学及其他技术改进,实现节油12~15%,降噪15~20db,每架飞机每年减少2700~3600吨CO2和50~55%的NOx排放量。显然,TiAl合金替代镍基高温合金制造600℃以上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热端部件是国际发展方向。
[0004]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TiAl合金在国内尚处于实验室研究和产业化前期阶段,没有得到实际应用。其难点主要包括:一是TiAl合金具有本征脆性,室温拉伸塑性低;二是TiAl合金变形抗力大,热加工成形困难;三是TiAl合金向多组元发展,材料成本不断攀升。因此,开发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是实现应用的前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材料。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材料,其合金成分为Ti

(40~45)Al

(3~8)Mn。
[0007]较佳的,该TiAl合金材料的组织特征为:细小的黑色γ晶粒弥散分布在等轴状α2/γ片层和白色β
o
相之间,其中γ尺寸≈5μm,α2/γ尺寸≈40μm。
[0008]较佳的,该TiAl合金材料的室温抗拉强度870MPa,延伸率1.5%,700℃的抗拉强度670MPa,延伸率11%。
[0009]一种制备上述TiAl合金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一:将金属原料的表面机械打磨去掉氧化皮后,按照所述合金成分进行配料,每锭25kg左右;
[0011]步骤二: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制备感应铸锭,向熔炼坩埚内依次加入Al、Mn、Ti,盖上炉盖抽真空至0.1Pa,向炉内充入0.04~0.06MPa的高纯氩气(99.99%),1次熔炼得到均匀的感应铸锭(Φ80
×
1200mm);
[0012]步骤三:采用真空自耗熔炼炉制备合金铸锭,将感应铸锭作为电极,封闭炉门抽真空至0.1Pa,向炉内充入0.04~0.06MPa的高纯氩气(99.99%),1次熔炼得到均匀的合金铸锭(Φ120
×
550mm);
[0013]步骤四:采用电火花线切割机从合金铸锭中部切取试样(Φ50
×
110mm);
[0014]步骤五:采用液压机对试样进行高温锻压,以消除铸造缺陷,选择特点变形温度、变形道次、变形量和冷却方式,以获得目标组织和性能。
[0015]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所述的合金组元纯度大于99.9%。
[0016]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的真空感应熔炼功率100KW。
[0017]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的真空自耗熔炼功率80KW。
[0018]进一步的,步骤五中所述的变形温度在(β+α)两相区,优选1300℃,变形道次为3次,每道次变形量23%,总变形量70%,冷却方式为空冷。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兼具低成本、易变形、轻质和高强等一系列优势。(2)该材料在高温下不仅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而且具有较好的塑性。(3)不需要等温/包套变形,降低了制备成本,减少了加工工序,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TiAl合金材料制备流程图。
[0021]图2是实施例1合金锻压变形后的EPMA组织图。
[0022]图3是对比例1合金锻压变形后的EPMA组织图。
[0023]图4是对比例2合金锻压变形后的EPMA组织图。
[0024]图5是对比例3合金锻压变形后的EPMA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专利技术创新点一是利用Mn元素微合金化制备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因为Mn可以降低堆垛层错能,促进孪生,对合金的塑性改善具有重要作用。Mn还会促进TiAl合金在高温下析出大量的体心立方β相,β相具有较多独立的<111>(110)滑移系,有助于提高合金的热加工性能,在(β+α)两相区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还可以抑制晶粒长大。Mn的工业价格仅为Cr的1/3、Ni的1/4、Mo的1/10、Nb的1/23以及V的1/133,可以大幅度降低材料成本。
[0026]本专利技术创新点二是变形温度选择(β+α)两相区。传统TiAl合金普遍选择(β+α+γ)三相区,约1100℃

1200℃,虽然可利用多相竞争机制避免晶粒长大,但高温β相含量只有40~50%,降低了热加工性能,本专利技术优选1300℃,此时高温β相含量高达90%,既提高了热加工性能,又利用两相竞争机制避免晶粒长大。
[0027]本专利技术创新点三是变形道次选择3次,每道次变形量23%,总变形量70%。实践证明,多道次锻压可促进合金再结晶程度,有效细化晶粒,强化力学性能,在总变形量一致的情况下,多道次锻压显著优于单道次,但高温锻压并非道次越多越好,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TiAl合金材料,探明最佳变形道次为3次。
[0028]下面各实施例涉及的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材料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变形工艺如表1所示。
[0029]表1
[0030][0031]实施例1
[0032]步骤一:选取合金成分为Ti

43Al

4Mn(原子百分比),本专利技术制备合金铸锭选用的各金属组元的纯度如表2所示。首先将金属原料的表面机械打磨去掉氧化皮后,按照设计好的成分配比备料,每锭25kg左右;
[0033]表2
[0034][0035]步骤二: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制备感应铸锭,向熔炼坩埚内依次加入Al、Mn、Ti,盖上炉盖抽真空至0.1Pa,向炉内充入0.04~0.06MPa的高纯氩气(99.99%),1次熔炼得到均匀的感应铸锭(Φ80
×
1200mm),熔炼时采用的功率100KW;
[0036]步骤三:采用真空自耗熔炼炉制备合金铸锭,将感应铸锭作为真空自耗熔炼炉的电极,封闭炉门抽真空至0.1Pa,向炉内充入0.04~0.06MPa的高纯氩气(99.9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易变形轻质高强TiAl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合金成分为Ti

(40~45)Al

(3~8)M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iAl合金,其特征在于,该TiAl合金的组织特征为:细小的黑色γ晶粒弥散分布在等轴状α2/γ片层和白色β
o
相之间,其中γ尺寸≈5μm,α2/γ尺寸≈40μ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iAl合金,其特征在于,该TiAl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870MPa,延伸率1.5%,700℃的抗拉强度670MPa,延伸率11%。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T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昊陈光祁志祥郑功陈旸李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