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719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包括可调储能单元、负荷单元、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输变电单元、智慧调控单元以及实现可调储能单元与负荷单元、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输变电单元、智慧调控单元协调通讯的通讯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基于负荷侧需求和能源侧资源将工业区配电网络数字化,然后通过对各个结点的状态数据采集,有效管理负荷与可调储能单元的通讯单元(路由器),在满足智能变压器、智能电缆动态阈值内的快速响应,完成电力平衡柔性互联的新型配电网能量流(碳流)监控。实现区域配电网络能源测与负荷侧互联、互调和互补。互调和互补。互调和互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用于工业区配电网能源流向调控和优化各馈线网络负荷水平。

技术介绍

[0002]近年大量工业园区的负荷增长过快引发供能风险,市电难以满足能源需求,且大量的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和储能、充电桩等柔性可调控负荷面临难以分配管理的问题。合理分配能源流向,改善馈线负荷均衡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成为我国电网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另外,电网状态数据一般采用中心节点服务器方式存储,系统网络内的设备用电详情虽有记账,但中心化的存储一般只保存用电量,而对于电力设备的动态特性没有详细记载;且中心化数据面临传输丢失、已被篡改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以“中压侧调能源、低压侧调负荷”为核心调控准则的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技术,实现“能源侧与负荷侧的柔性互联、互调、互补”。目标在于针对工业园区用电,实现区域负荷平衡调控,合理分配能源流向,改善馈线负荷均衡水平,形成全“数字化、智能化”区块链式的新型配电网。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储能单元、负荷单元、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输变电单元、智慧调控单元,以及实现可调储能单元与负荷单元、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输变电单元、智慧调控单元协调通讯的通讯单元;该调控能源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的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电性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的输变电单元之间通过智能软开关进行电性连接,所述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还接入输变电单元的输入端;该输变电单元、负荷单元以及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均通过智慧调控单元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变电单元包括AC/DC换流器、公用环网柜、变电站、充电桩和智能变压器,该智能变压器通过智能电缆与所述的公用环网柜以及充电桩连接;所述可调储能单元以及负荷单元的输出端接入AC/DC换流器的输入端,该AC/DC换流器的输出端与公用环网柜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电站的输入端与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该变电站的输出端接入公用环网柜和充电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储能单元包括储能站,该储能站具有能源供给和负载的双重属性;当低负荷时,能源测市电输入单元的能量流入储能站;当高负荷时,电能由储能站流出供给低压侧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可控配电网柔性设备与数字化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荷单元包括固定负荷和可调负荷。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忠张伟超徐明忠邓世聪胡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壹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