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诊肢体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门诊肢体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在对病人进行肢体手术时,比如骨折复位、肢体肿块或囊肿切除、肌腱修复、骨移植、截肢术和肢体再植术等等,都需要采用止血装置阻断该肢体的血供,以提供一个无血的手术视野,同时也是为了减少手术出血量。目前通常采用橡皮管或布条绑扎进行止血,这种方式不易控制绑扎力度,很容易造成肢体伤残,比如会造成绑扎部位淤伤、起水疱、拧伤和皮肤坏死等,术后还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减退等神经症状。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抬高出血部位,否则血液会朝向止血装置流动;现有的止血装置不方便与护理床配合使用,不方便将病人受伤的肢体抬高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方便调节止血装置在护理床上的位置的门诊肢体止血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门诊肢体止血装置,包括护理床、滑动块、安装板、伸缩杆、上弧形板、下弧形板、第一连接板、连接杆、滑块、螺纹杆、转动杆、滑杆和压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诊肢体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1)、滑动块(3)、安装板(4)、伸缩杆(5)、上弧形板(7)、下弧形板(8)、第一连接板(10)、连接杆(12)、滑块(13)、螺纹杆(14)、转动杆(15)、滑杆(16)和压紧块(17);滑动块(3)的侧端面设有滑槽;护理床(1)上端面一侧设有导向杆(6);滑动块(3)套在护理床(1)的一侧通过导向杆(6)与护理床(1)滑动连接;伸缩杆(5)安装在滑动块(3)上端面,伸缩杆(5)的上端与安装板(4)下端连接;安装板(4)上设有弧形槽(9);转动杆(15)的一端穿过安装板(4)并与第一连接板(10)连接,转动杆(15)与安装板(4)转动连接;滑杆(16)的一端穿过弧形槽(9)与第一连接板(10)的下端连接,滑杆(16)的另一端穿过压紧块(17)并与压紧块(17)螺纹连接;压紧块(17)朝向安装板(4)的端面压紧安装板(4);第一连接板(10)远离安装板(4)的端面设有安装槽(11);滑块(13)滑动安装在安装槽内部;上弧形板(7)的外周面一侧通过连接杆与滑块(13)连接;下弧形板(8)的外周面一侧通过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板(10)远离安装板(4)的端面下端连接;螺纹杆(14)的一端由第一连接板(10)的上端穿过第一连接板(10)伸入安装槽(11)内部并与滑块(13)转动连接,螺纹杆(14)与第一连接板(1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