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678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控制芯片、单节电池充电芯片、双节电池充电芯片和切换开关,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有USB充电插口,单节电池充电芯片的输出端和双节电池芯片的输出端均具有一正极接线和一负极接线,两正极接线并线成一条伸入壳体外的充电接线,两负极接线并线成一条伸入壳体外的充电接线,两充电接线的端部均设有一电池夹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采用电池夹紧件夹紧电池的方式来对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接线,使本新型的充电装置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灵活,且整体的体积明显变小,方便携带,再有,能对单节电池和双节电池进行识别来选择正确的输出电压进行充电,起到对电池的保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对讲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对讲机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对讲机的充电方式其与手机充电一样直接采用充电线进行带机充电,这样使对讲机在充电时无法随身携带使用。由于对讲机的电池与手机的电池不同,其可拆卸下来单独更换的,因此,为了对讲机的方便使用,现具有对对讲机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其结构具有一个充电壳,充电壳内具有供电池嵌入于内的充电槽,这样,对讲机的电池取下后直接放入充电装置内进行充电即可,再将充完好的另一电池装入对讲机内即可使用,无需等待,使用方便。然而,此种充电装置,其充电槽的容置是固定的,无法对于单节或双节电池的切换适用,使用局限,同时,对讲机电池具有一定的体积,使整个充电壳的体积相应具有一定的尺寸,不宜携带。
[0003]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单节或双节电池的切换充电,使用灵活,并方便携带的对讲机充电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包括壳体,上述壳体内设有控制芯片、单节电池充电芯片、双节电池充电芯片和切换开关,上述控制芯片通过切换开关分别与单节电池充电芯片和双节电池充电芯片切换电连接,上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有伸出壳体外的USB充电插口,上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有伸出壳体外的指示灯,上述单节电池充电芯片的输出端和双节电池芯片的输出端均具有一正极接线和一负极接线,两正极接线并线成一条伸入壳体外的充电接线,两负极接线并线成一条伸入壳体外的充电接线,两充电接线的端部均设有一电池夹紧件,上述电池夹紧件具有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上述第一臂杆处于第二臂杆上方,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均为金属杆,上述第一臂杆的第一端与第二臂杆的第一端通过扭簧以能上下对压或张开的方式铰接在一起,第一臂杆的第二端外和第二臂杆的第二端外均套紧有绝缘保护套,上述第一臂杆的第二端端部具有向下延伸出绝缘保护套外的接触头,上述充电接线的端部与第二臂杆的第一端端部电连接,且上述电池夹紧件外套装有将第一臂杆第一端和第二臂杆第一端容置于并能使第一臂杆在内上下活动的可拆撑紧保护套。
[0007]上述上述第二臂杆为横放设置的下横杆,下横杆具有扩径杆段和缩径杆段,上述第一臂杆具有处于下横杆第一端上方并呈向下倾斜设置的下倾斜段、与下倾斜段的下端连接并沿下横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呈向上倾斜的上倾斜段及与上倾斜段的上端连接呈向下倾斜的下延伸段,下倾斜段的宽度与扩径杆段的宽度相匹配,上倾斜段与下延伸段的宽度与缩径杆段的宽度相匹配,下延伸段的上端设有与下延伸段垂直的上述接触头,上述下倾斜段与扩径杆段通过销轴串接在一起,且销轴外套设有上述扭簧,上述缩径杆段外套设有塑
胶套,上述上倾斜段与下延伸段共同套设有一塑胶套,塑胶套为上述绝缘保护套。
[0008]上述可拆撑紧保护套为塑胶套,上述可拆撑紧保护套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套体,上述中空套体具有缩径套、扩径段和用于缩径段与扩径段连接的连接段,上述扩径段与上述下倾斜段共处于缩径段内,且下倾斜段的上部将缩径段向上撑紧,上述下倾斜段与扩径段的连接部位处于连接段内,上述扩径段与缩径段相连接的一端及上倾斜段与下倾斜段相连接的一端共同处于扩径段。
[0009]上述扩径杆段上开设有通孔,上述充电接线的端部伸入通孔内与扩径杆的上表面相贴配合并固定在一起。
[0010]上述充电接线的端部具有呈扁平结构的平贴部,上述平贴部与上述扩径杆段上表面相贴配合,上述平贴部上开设有穿过孔,上述平贴部与扩径杆通过紧配合穿过穿过孔及通孔的螺丝锁固在一起。
[0011]上述通孔为沿下横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
[0012]上述壳体呈长条状,上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上述USB充电插口,上述壳体的另一端具有供充电接线伸出的伸出线孔,上述伸出线孔内套装有将两充电接线束紧于内的防水硅胶套。
[0013]上述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检测锂电池电流的电流检测/短路保护电路,上述单节电池充电芯片的输出端和双节电池芯片的输出端共同与电流检测/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上述电流检测/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应用时,USB充电插口与供电电源电插接,与正极接线相配合的电池夹紧件一个夹紧在电池的正极,一个夹紧在电池的负板,此时控制芯片可检测到当时电池的电压,若电压为3.7伏时,控制芯片控制切换开关与单节电池充电芯片接通,此时电池即可实现充电,若电压为7.4伏时,控制芯片控制切换开关与双节电池充电芯片接通,此时电池即可实现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其采用电池夹紧件夹紧电池的方式来对电池的正负极进行接线,使本新型的充电装置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灵活,且整体的体积明显变小,方便携带,再有,能对单节电池和双节电池进行识别来选择正确的输出电压进行充电,起到对电池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0018]本技术的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控制芯片2、单节电池充电芯片3、双节电池充电芯片4和切换开关5,控制芯片2通过切换开关5分别与单节电池充电芯片3和双节电池充电芯片4切换电连接,控制芯片、单节电池充电芯片及双节电池充电芯片都是采用现在的芯片,在此不再累述,单节电池充电芯片的作用是使输出的电压为低电压,适宜3.7V电池充电,双节电池充电芯片的作用是使输出的电压为高电压,适宜7.4V电池充电。
[0019]所述控制芯片2的输入端电连接有伸出壳体1外的USB充电插口6,USB充电插口为公知产品,控制芯片2的输出端电连接有伸出壳体1外的指示灯7,单节电池充电芯片3的输出端和双节电池芯片4的输出端均具有一正极接线和一负极接线,两正极接线并线成一条伸入壳体外的充电接线100,两负极接线并线成一条伸入壳体外的充电接线200,两充电接线的端部均设有一电池夹紧件8,优佳的是,电池夹紧件8具有第一臂杆81和第二臂杆82,第一臂杆84处于第二臂杆82上方,第一臂杆81和第二臂杆82均为金属杆,第一臂杆81的第一端与第二臂杆82的第一端通过扭簧(图中未画出)以能上下对压或张开的方式铰接在一起,即以第一臂杆的底面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耳,第二臂杆的顶面相应向下延伸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凸耳,处于同一侧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相贴配合,二第一凸耳和二第二凸耳共同通过一销轴串接在一起,二第一凸耳处于二第二凸耳之间,扭簧套装于销轴外并处于二第一凸耳之间,扭簧的一臂向上倾斜顶靠在第一臂杆81的第一端端部底面,扭簧的另一臂向下倾斜抵压在第二臂杆的第一端端部顶面,利用销轴的串接使第一臂杆81与第二臂杆82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上述壳体内设有控制芯片、单节电池充电芯片、双节电池充电芯片和切换开关,上述控制芯片通过切换开关分别与单节电池充电芯片和双节电池充电芯片切换电连接,上述控制芯片的输入端电连接有伸出壳体外的USB充电插口,上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有伸出壳体外的指示灯,上述单节电池充电芯片的输出端和双节电池芯片的输出端均具有一正极接线和一负极接线,两正极接线并线成一条伸入壳体外的充电接线,两负极接线并线成一条伸入壳体外的充电接线,两充电接线的端部均设有一电池夹紧件,上述电池夹紧件具有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上述第一臂杆处于第二臂杆上方,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均为金属杆,上述第一臂杆的第一端与第二臂杆的第一端通过扭簧以能上下对压或张开的方式铰接在一起,第一臂杆的第二端外和第二臂杆的第二端外均套紧有绝缘保护套,上述第一臂杆的第二端端部具有向下延伸出绝缘保护套外的接触头,上述充电接线的端部与第二臂杆的第一端端部电连接,且上述电池夹紧件外套装有将第一臂杆第一端和第二臂杆第一端容置于并能使第一臂杆在内上下活动的可拆撑紧保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讲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述第二臂杆为横放设置的下横杆,下横杆具有扩径杆段和缩径杆段,上述第一臂杆具有处于下横杆第一端上方并呈向下倾斜设置的下倾斜段、与下倾斜段的下端连接并沿下横杆的长度方向延伸呈向上倾斜的上倾斜段及与上倾斜段的上端连接呈向下倾斜的下延伸段,下倾斜段的宽度与扩径杆段的宽度相匹配,上倾斜段与下延伸段的宽度与缩径杆段的宽度相匹配,下延伸段的上端设有与下延伸段垂直的上述接触头,上述下倾斜段与扩径杆段通过销轴串接在一起,且销轴外套设有上述扭簧,上述缩径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南安市国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