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771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酒产品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酒瓶盖。包括外帽座、倒酒器、内帽、内塞、内桶和外桶;其中,所述外帽座内壁上的内防转筋与内帽外壁上的外防转筋咬合装配;所述倒酒器顶部的环形卡槽与内帽顶部内壁上的环形卡圈对应卡扣装配;所述内帽内壁下部的内螺纹与内桶外壁上部的外螺纹对应螺纹装配,所述内桶内壁上部的定位卡扣卡入倒酒器外壁上的定位卡槽;所述内塞装配在倒酒器的中心筒状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降低了酒瓶盖整体高度的同时,又能匹配瓶口高度较高的酒瓶,降低酒瓶的生产难度,用普通行列机便可生产,使酒瓶的生产方式多样化。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齿拧断方式进行防伪,瓶盖开启后防伪牙被破坏,以此达到防伪效果。到防伪效果。到防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瓶盖


[0001]本技术涉及酒产品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酒瓶盖。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酒瓶盖构造如图1所示,其内部设置的传统倒酒器高度较高(达到36mm左右),进而使酒瓶盖的的总高度h1至少要43mm,这就使得成品酒的包装具有局限性,影响整体的美观。为此,人们采用减小酒瓶盖高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减小酒瓶盖高度尺寸的前提是必须要减小酒瓶瓶口的高度,又提高了酒瓶的生产难度。此外,现有的瓶盖防伪效果差,很容易被仿造、假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酒瓶盖,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酒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帽座、倒酒器、内帽、内塞、内桶和外桶;其中,所述外帽座内壁上的内防转筋与内帽外壁上的外防转筋咬合装配;所述倒酒器顶部的环形卡槽与内帽顶部内壁上的环形卡圈对应卡扣装配;所述内帽内壁下部的内螺纹与内桶外壁上部的外螺纹对应螺纹装配,同时,所述内桶内壁上部的定位卡扣卡入倒酒器外壁上的定位卡槽;所述内塞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倒酒器的中心筒状体上;所述外桶下部内壁上的防伪牙与内桶下部外壁上的拨齿咬合装配,同时,内桶下部的限位凸块卡入防伪牙与限位牙的间隙中。
[0006]优选的,所述外帽座的顶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装配有外帽片。
[0007]优选的,所述倒酒器的中心筒状体外壁上设有外限位梗,所述内塞的内壁上对应设有内限位梗,内塞与倒酒器采用过盈配合组装后外限位梗与内限位梗相交错。
[0008]优选的,所述酒瓶盖的整体高度h2为31

32mm,外帽座顶板到酒瓶盖底沿的高度h2为24

25mm。
[000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在降低了酒瓶盖整体高度的同时,又能匹配瓶口高度较高(如图4所示,h4=15.4mm)的酒瓶,降低酒瓶的生产难度,用普通行列机便可生产,使酒瓶的生产方式多样化。此外,本技术采用齿拧断方式进行防伪,酒瓶盖开启后防伪牙被破坏,以此达到防伪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传统酒瓶盖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所述酒瓶盖所适配的酒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5]实施例:
[0016]参照图1

2,本实施例所述的酒瓶盖,包括外帽座2、倒酒器3、内帽4、内塞5、内桶6和外桶7,所述外帽座2的顶部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装配有外帽片1。
[0017]本实施例所述的酒瓶盖的各个部件所述外帽座2内壁上的内防转筋21与内帽4外壁上的外防转筋42咬合装配,以防止转动,同时,内帽4底部的凸缘44被外帽座2下部内壁上的防脱扣22托住,起限位作用,防止内帽4在高度方向上窜动。
[0018]所述倒酒器3顶部的环形卡槽31与内帽4顶部内壁上的环形卡圈41对应卡扣装配;所述内帽4内壁下部的内螺纹44与内桶6外壁上部的外螺纹62对应螺纹装配,同时,所述内桶6内壁上部的定位卡扣61卡入倒酒器3外壁上的定位卡槽32。
[0019]所述内塞5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倒酒器3的中心筒状体上;所述倒酒器3的中心筒状体外壁上设有外限位梗33,所述内塞5的内壁上对应设有内限位梗51,内塞5与倒酒器3采用过盈配合组装后外限位梗33与内限位梗51相交错,防止高度方向窜动。
[0020]所述外桶7下部内壁上的防伪牙71与内桶6下部外壁上的拨齿63咬合装配,同时,内桶6下部的限位凸块64卡入防伪牙71与限位牙72的间隙中。
[0021]本实施例所述的酒瓶盖的组装方式如下:先把倒酒器3和内桶6组装到一起,然后,将外桶7装配在内桶6上,再将内帽4螺纹装配在内桶6上,然后压上外帽座2和外帽片1,最后压上内塞5。
[0022]本实施例所述的酒瓶盖采用拧断方式进行防伪,即:当外帽座2逆时针转动打开时,受外力影响,外桶7内壁上的四个防伪牙71断裂后脱落,再次关闭时,四个防伪牙不能复原,从而达到防伪目的。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技术特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帽座(2)、倒酒器(3)、内帽(4)、内塞(5)、内桶(6)和外桶(7);其中,所述外帽座(2)内壁上的内防转筋(21)与内帽(4)外壁上的外防转筋(42)咬合装配;所述倒酒器(3)顶部的环形卡槽(31)与内帽(4)顶部内壁上的环形卡圈(41)对应卡扣装配;所述内帽(4)内壁下部的内螺纹(44)与内桶(6)外壁上部的外螺纹(62)对应螺纹装配,同时,所述内桶(6)内壁上部的定位卡扣(61)卡入倒酒器(3)外壁上的定位卡槽(32);所述内塞(5)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在倒酒器(3)的中心筒状体上;所述外桶(7)下部内壁上的防伪牙(71)与内桶(6)下部外壁上的拨齿(63)咬合装配,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召
申请(专利权)人:郓城羽林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