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宏彦专利>正文

蓄电池组自动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35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测量技术领域的蓄电池组自动监测仪,它包括主控制器、显示电路、报警测试驱动电路、数据存储器、模数转换器、数据总线驱动器、打印机接口、采样电路。采样电路获得的信号经模数转换送给主控制器,由主控制器对每一路采样值进行计算、比较、判断,再将每节电池的指标存储或输出显示或打印,经判断不合格的蓄电池则发出报警,并显示该蓄电池的序号和指标,实现对蓄电池组连续自动监测。(*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测量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对蓄电池组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的装置。目前,所有的整流供电场所,基本上都是以蓄电池组作为后备电源,尤其是电力、通讯系统,停电后的跳闸、合闸和其他控制全靠蓄电池供电、因此蓄电池能否可靠的工作至关重要,过去由于蓄电池故障(内部漏电、接头断路等)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导致重大事故的已有不少,但目前对蓄电池的检测靠人工定时手工检测,无法连续自动监测,两次检测之间发生故障时难以及时发现,且人工检测手段落后,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直流系统的监测成为一大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连续、自动、准确监测蓄电池组的仪器,以解决目前蓄电池检测的难题,本技术包括主控制器、电源、显示电路、报警测试驱动电路、模数转换器、数据总线驱动器、打印机接口、采样电路等9部分,采样电路获得的信号经模数转换送给主控制器,由主控制器对每一路采样值进行运算、比较、判断,再将每节电池的指标存储。或输出显示、或打印,经判断不合格的蓄电池,要发出报警,并显示该蓄电池的序号和指标。实现对蓄电池组连续自动监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主控制器的电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电源的电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显示器的电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报警测试驱动电路的电原理图。图6是本技术数据存贮器电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模数转换电路电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数据总线驱动器电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打印机接口电路电原理图。图10是本技术采样电路电原理图。主控制器1与报警测试电路4,数据存贮器5,模数转换器6,数据总线驱动器7,打印机接口8,采样电路9相连。电源2与另外8部分电路全都相连,数据总线驱动器7与显示电路3、报警测试驱动电路4,打印机接口8相连,模数转换器6还与采样电路9相连。键盘S1~S5的输出端接单片机89C51的P3口,复位电路和按键S6的输出端接89C51的RES端。晶振两端接X1和X2端。译码器74LS138的管脚A、B、C分别接89C51的P2.5、P2.6、P2.7端,其输出端Y0、Y1、Y2、Y5分别接锁存器(74LS273)IC0、IC1、IC2、IC5的CLK端,Y3接存贮器6264的CS1端,Y4接模数转换器ADC0801的CS端,89C51的P0口并接锁存器IC7的数据输入端、数据存贮器IC3的数据输入输出端、ADC0801的数据输出端、数据总线驱动器IC9的输入端,P1口接IC1的数据输入端,P1.6接打印机接口插座XS2的P1.6端,89C51的P2口接IC3的高位地址输入端、P2.5、P2.6、P2.7接译码器74LS138的地址输入端。图4显示电路由8只译码驱动器CD4511(IC10~IC17)、8只共阴极数码管LED0-LED7、电阻RP0~RPN、锁存器IC1组成,IC1的数据输出端Q1~Q8分别接IC10~IC17的锁存端,LED0~LED7的接地端接地线。图5,报警与输出驱动电路由锁存器IC2、晶体三极管V5~V8、讯响器SPK、继电器J1~J3、电阻R1~R4、二极管V9~V11、电容E6等组成。锁存器IC2的输入端接数据总线驱动器74LS244的输出端,IC2的输出端Q1~Q4分别通过电阻R1~R4接三极管V5~V8的基极,V5~V8的发射极接地,V5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接讯响器SPK、V6~V8的集电极分别接控制继电器J1、J2、J3的线圈和二极管V9~V11的阳极,J1、J2、J3线圈另一端接+12V,V9~V11的阴极接+12V。电容E6正极接V5的集电极,负极接地。继电器J1、J2、J3的触头控制接触器以接通或断开充放电回路和假负载以实现充电(或浮充)条件下及放电条件下的测试。图6,存贮电路由地址锁存器74LS373和存贮器6264组成,74LS373的输入端接89C51的P0口,输出端接6264的低位地址端,6264的高位址接89C51的P2.0~P2.4端,6264的数据端口接89C51的P0口,其OE、WE端分别接89C51的RD、WR端,CS1接译码器74LS138的Y3端,CS2接电源VCC。图7,模数转换器ADC0801的CS接74LS138的Y4端,RD、WR端分别接89C51的RD和WR端,其INTR端接89C51的INTO,VIN+接输入模拟信号电压VIN,CLKR与CLKIN之间串接电阻R5,CLKIN对数字地DGND之间串接电容C2,VIN-接模拟地AGND,模拟地AGND与电源+5V之间接电容E5,ADC0801的数据输出端接89C51的P0口。图8,数据总线驱动器74LS244的数据输入端接89C51的P0口,数据输出端接数据总线T0.0~T0.7.其1G、2G接地。图9,打印机接口电路由锁存器IC5(74LS273)和插座XS1、XS2组成,IC5的数据输入端与数据总线T1.0~T1.7相连,其数据输出端与插座XS1相连。其CLK端接译码器74LS138的Y5端,插座XS2是打印机控制信号接口,其接线端分别与89C51的WR、INTO、P1.6相连。图10,采样电路由锁存器IC0、多路模拟开关IC18、电阻R1、R2、电位器RP1~RPN,稳压二极管Z1~ZN等组成,IC0的输入端接数据总线T1.0~T1.7,IC0的输出端接多路模拟开关IC18(1)~IC18(M)的地址输入端,多路模拟开关的各输入端分别与电位器RP1~RPN的中抽头和稳压二极管Z1~ZN的阴极相连,Z1~ZN的阴极接地。多路模拟开关的公共端COM接模数转换器ADC0801的VIN端,IC18(M)中的M表示多路模拟开关集成电路芯片的个数,PRN和ZN中的N表示所用电位器或稳压管的个数。设所测蓄电池组有X节蓄电池,则所用多路模拟开关的总路数N要≥X。本仪器的实施例设计为N=32。能满足所有变电站和通信站直流系统的需要。权利要求1.蓄电池组自动监测仪,它包括主控制器、显示电路、报警测试驱动电路、数据存贮器、模数转换器、数据总线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及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与报警测试驱动电路、数据存贮器,模数转换电路、数据总线驱动器、打印机接口采样电路相连,数据总线驱动器还与显示电路,报警测试驱动电路、打印机接口相连,模数转换器还与采样电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组自动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中的键盘输出端接单片机89C51的P3口,复位电路的复位信号端接89C51的RES端,晶振两端接X1和X2端,译码器74LS138的管脚A、B、C分别接主控制器89C51的P2.5、P2.6、P2.7,其输出端Y0、Y1、Y2、Y5分别接锁存器IC0、IC1、IC2、IC5的CLK端,Y3接存贮器6264的CS1端,Y4接模数转换器IC4的CS端,89C51的PO口并接锁存器IC7的数据输入端、数据存贮器IC3的数据输入输出端、模数转换器ADC0801的数据输出端、数据总线驱动器IC9的输入端,P1口接IC1的数据输入端,P1.6接打印机接口插座XS2的P1.6端,89C51的P2口接IC3的高位地址输入端,P2.5、P2.6、P2.7接译码器74LS1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蓄电池组自动监测仪,它包括主控制器、显示电路、报警测试驱动电路、数据存贮器、模数转换器、数据总线驱动器、打印机接口及采样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与报警测试驱动电路、数据存贮器,模数转换电路、数据总线驱动器、打印机接口采样电路相连,数据总线驱动器还与显示电路,报警测试驱动电路、打印机接口相连,模数转换器还与采样电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宏彦
申请(专利权)人:毕宏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