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630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包括穿戴式脊柱支撑架,曲形脊柱卡块,测评支撑架,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包括热导腰部卡带,所述热导腰部卡带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用于调整腰距的活动卡扣,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槽,所述活动卡扣的两侧焊接有卡带卡扣,所述卡带卡扣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紧扣的摩擦组块,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可伸缩式卡带,进而对人体的脊柱不良状态进行正确的矫正。传导测评板传递于计算机的数据自动生成脊柱功能评分以及定位判断,并得出辅助矫正装置的矫正度,从而实现了较好的提供后期辅助矫正的数据,便于后期的康复治疗。期的康复治疗。期的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 能测评便携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小孩刚出生的脊椎数量是32

33,成人 脊柱由26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1块(刚出生时5 块)、尾椎1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随着现在人生活方式的 改变,久坐以及不端正的坐姿致使人的脊柱出现慢性疼痛、侧弯等问题,严 重影响大众身体健康。
[0003]脊柱侧弯是指脊柱横向弯曲的脊柱畸形,即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 方弯曲形成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或伴有椎体旋转。可由炎症、椎间盘突出、 肿瘤等原因引起。脊柱侧弯可分为非结构性脊柱侧弯和结构性脊柱侧弯。非 结构性脊柱侧弯可由下列原因引起:姿势性脊柱侧弯、癔症性脊柱侧弯、神 经根受刺激椎间盘突出、肿瘤、炎症、下肢不等长、髋关节挛缩等;结构性 侧弯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神经肌肉型脊柱 侧弯、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弯、间充质病变合并脊柱侧弯、骨软骨营养 不良合并脊柱侧弯、代谢性障碍合并脊柱侧弯等问题。临床评价方法较为复 杂,且造价较高,整体的数据检测与分析也较为复杂。
[0004]慢性颈痛、慢性腰痛等脊柱疾患同样是世界范围的高发病,造成很大的 社会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大众健康。有效地预防措施无疑是解决此类问题的 关键,然而大众缺乏医学知识和医疗机构仅服务于临床疾病的现实造成人们 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自己的脊柱功能状况,也就不能通过科学的现代康复手 段预防脊柱功能不良甚至疾病的发生。目前,功能性评价量表的研制多针对 某临床疾病,不适合用于健康人群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且需要专业人士操 作。
[0005]同时由于市场上常用的脊柱功能测评装置直接通过背部脊椎的触摸后的 检测,将数据传递至计算机,则穿戴式测量器会由于与人体的差异,而背部 与其连接会有一定的偏差,需要多次检测,平均分析数据,整体的检测效果 较差,耗费的时间较多。只是收集计算机数据不与患者检测的脊柱情况进行 对比,会造成数据采集精度较低。同时,为便于大众测评,本测试装置为可 便于拆装的便携式设计。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 能测评便携式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 测评便携式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包括穿戴式脊柱支 撑架,曲形脊柱卡块,测评支撑架,所述曲形脊柱卡块活动连接在穿戴式脊 柱支撑架的外侧,所述测评支撑架活动连接在曲形脊柱卡块的侧面,所述穿 戴式脊柱支撑架包括热导腰部卡带,
所述热导腰部卡带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用 于调整腰距的活动卡扣,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传感 器的安装槽,所述活动卡扣的两侧焊接有卡带卡扣,所述卡带卡扣的内部设 置有用于紧扣的摩擦组块,所述卡带卡扣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可伸缩式卡带, 所述曲形脊柱卡块包括记忆金属塑性板,所述记忆金属塑性板的两侧开设有 塑性脊柱架,所述塑性脊柱架通过人体背部曲线贴合记忆金属塑性板后的压 力呈紧绷不动的状态,所述塑性脊柱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推杆,所述测 评支撑架包括固定滑杆,所述固定滑杆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观察脊柱上端弯曲 度的传导测评板,所述可伸缩式卡带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塑性脊柱架,所述伸 缩推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滑杆。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曲形脊柱卡块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用于辅 助矫正坐姿的辅助架,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调整人体上 半身测量的辅助卡板。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卡板包括滑动开关,所述滑动开关 的内侧设置有电能传导架,所述电能传导架与塑性脊柱架活动连接,所述电 能传导架用于塑性脊柱架的整体移动距离限位,所述电能传导架在塑性脊柱 架与人体背部接触塑型时受到连带的挤压呈电能传导状态。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架包括气囊推动杆,所述气囊推动 杆的两侧活动连接有用于具有弯折功能的夹板扣,所述夹板扣的一侧活动连 接有用于调控人体胸距的扭矩弹簧杆。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还包括穿孔块,所述 穿孔块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卡住安装槽的端部气管的夹子,所述热导腰部卡带 通过活动卡扣贴紧人体的腰部。
[00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滑杆的两侧焊接有用于受压力偏转 的曲形推杆,所述曲形推杆的外侧设置有用于矫正脊椎的气囊架,所述气囊 架与塑性脊柱架形成矫正脊椎模块。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性脊柱架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反应脊柱 弯曲度的贴合辅助脊柱杆,所述贴合辅助脊柱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用于适应 背部厚度的调距杆。
[00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计 算机,所述传导测评板的数量设置为三组,且每组所传导测评板的数量为三 个,所述传导测评板通过伸缩推杆向外挤压的推力呈弯折状态,且伸缩推杆 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整体恢复的负载弹簧,每组所述传导测评板受到不同程度 的挤压通过电能传导将信息传递至计算机。
[0015]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通过由于病人的乱 动使曲形脊柱卡块没有贴近人体,则电能传导架挣脱与曲形脊柱卡块的两端, 进而传导测评板,传导测评板不会发生变化,则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可观察到 情况,从而实现了便于工作人员对病人的装置安装情况观察,避免数据在评 测中不符
[0017]2、该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通过下移辅助卡板, 使可伸缩式卡带紧贴人体的两侧,而滑动开关在下移过程中触碰到曲形脊柱 卡块的两端表面时,电能传导架受到挤压,测评支撑架处于通电状态,由于 记忆金属塑性板根据通电产生的热量进而改变形状与人体脊柱的两侧相贴合, 两者形成贴合脊柱的大致模样,从而实现了评
测人员通过观察贴合脊柱,与 计算机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提高了数据的精确。
[0018]3、该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通过病人手动偏转 夹板扣,使气囊推动杆通过扭矩弹簧杆向病人的表面移动,则气囊推动杆内 部的气压挤压人体的脊柱整改中央,进而对人体的脊柱不良状态进行正确的 矫正,工作人员通过观察传导测评板传递于计算机的数据,得出辅助矫正装 置的矫正度,从而实现了较好的提供后期辅助矫正的数据,便于后期的康复 治疗。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穿戴式脊柱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曲形推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伸缩式卡带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记忆金属塑性板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包括穿戴式脊柱支撑架(1),曲形脊柱卡块(2),测评支撑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形脊柱卡块(2)活动连接在穿戴式脊柱支撑架(1)的外侧,所述测评支撑架(4)活动连接在曲形脊柱卡块(2)的侧面,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1)包括热导腰部卡带(103),所述热导腰部卡带(1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用于调整腰距的活动卡扣(102),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安装传感器的安装槽(105),所述活动卡扣(102)的两侧焊接有卡带卡扣(106),所述卡带卡扣(106)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紧扣的摩擦组块,所述卡带卡扣(106)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可伸缩式卡带(101),所述曲形脊柱卡块(2)包括记忆金属塑性板(203),所述记忆金属塑性板(203)的两侧开设有塑性脊柱架(202),所述塑性脊柱架(202)通过人体背部曲线贴合记忆金属塑性板(203)后的压力呈紧绷不动的状态,所述塑性脊柱架(20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推杆(201),所述测评支撑架(4)包括固定滑杆(403),所述固定滑杆(40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观察脊柱上端弯曲度的传导测评板(402),所述可伸缩式卡带(10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塑性脊柱架(202),所述伸缩推杆(20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滑杆(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形脊柱卡块(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用于辅助矫正坐姿的辅助架(3),所述穿戴式脊柱支撑架(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调整人体上半身测量的辅助卡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穿戴式脊柱功能测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卡板(5)包括滑动开关(502),所述滑动开关(502)的内侧设置有电能传导架(501),所述电能传导架(501)与塑性脊柱架(202)活动连接,所述电能传导架(501)用于塑性脊柱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丁杰张霞李璟桂超陈建谈艳宋洪强展嘉文戚天津姜雯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