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5612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的薄膜,通过使应用于手机后盖的装饰膜形成具有视觉上的朦胧感,从而可向使用者提供各种审美感及色彩。可向使用者提供各种审美感及色彩。可向使用者提供各种审美感及色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的前面形成使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Micro Lens Array,MLA)层的手机装饰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最近,随着手机及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各种设计的手机及智能手机(以下统称为

手机

)正不断上市。
[0003]这些手机由构成手机外观的外壳及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用以执行手机固有功能的各种电路部件构成。
[0004]其中,安装于手机背部的后盖(即外壳)通常由合成树脂制成且硬度比较低,因此受到外部冲击时容易产生划痕等瑕疵。
[0005]因此,最近为了保护手机产品并提高审美感,手机装饰膜的技术开发正活跃地展开。
[0006]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各种个性追求,手机装饰膜需要具有各种颜色、光泽、及花纹(即,图案)等。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第10

2018

0097670号

应用非对称结构光学图案的设计装饰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技术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应用于手机后盖的装饰膜相比于现有的薄膜,视觉上形成朦胧感,从而可向使用者提供各种审美感及色彩。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不仅可通过缩短薄膜的制造工序来降低成本,而且相比于现有的薄膜,耐刮痕性及耐药品性得到提高,且不残留指纹等痕迹,从而可确保高识别性状态。
[0013]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可向使用者提供基于手机装饰膜产生的各种色彩。
[0014]【技术方案】
[0015]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包括:
[0016]PC(Polycarbonate)层;微透镜阵列层,其以UV图案化方式形成于所述聚碳酸酯层
的前面;有色层,其为用于对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内进行着色而形成的UV有色树脂形态;下部UV图案层,其形成于所述聚碳酸酯层的背面;沉积层,其形成于所述下部UV图案层的背面;以及丝印层,其形成于所述沉积层的背面。
[0017]此外,所述微透镜阵列层,通过利用形成有预设图案或者形状的凹刻槽的凹版辊的凹版打印工艺形成于所述聚碳酸酯层的前面。
[0018]此外,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在组合物填充到凹刻槽之后,随着对所述微透镜阵列层的前面进行凹版打印,截面具有凹凸形状。
[0019]此外,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可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酰氨树脂、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石油树脂、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以及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个。
[0020]【有益效果】
[0021]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手机后盖上的装饰膜相比于现有的薄膜,可从视觉上形成朦胧感,从而具有向使用者提供各种审美感和色彩的优点。
[0022]此外,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不仅可通过缩短薄膜的制造工序来减低成本,而且相比于现有的薄膜,耐刮痕性及耐药品性得到提高,且不残留指纹等痕迹,从而可确保高识别性状态。
[0023]此外,具有可向使用者提供基于手机装饰膜产生的各种色彩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微透镜阵列层的示意图。
[0025]图2是将形成有微透镜阵列层的手机装饰膜部分应用于手机外壳的示意图。
[0026]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形成有微透镜阵列层的手机装饰膜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的说明】
[0028]100:手机装饰膜
[0029]110:聚碳酸酯层
[0030]120:微透镜阵列层
[0031]130:下部UV图案层
[0032]140:沉积层
[0033]150:丝印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进行详细说明。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相同的组成要素或者部件尽可能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图示。在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为了不使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发生混淆,相关的公知功能或者配置的具体说明将被省略。
[0035]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微透镜阵列层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实施例的形成有微透镜阵列层的手机装饰膜的示意图。
[0036]手机装饰膜100是一种应用于形成于手机背部的后盖上的薄膜,其可包括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层110及以UV图案化方式形成于聚碳酸酯层110的前面的微透镜阵
列(Micro Lens Array,MLA)层120。
[0037]此时,微透镜阵列层120可包括在依次形成于聚碳酸酯层110前面的UV图案上形成的UV有色树脂形态的有色层。
[0038]作为底膜的聚碳酸酯层110是一种热可塑性塑料。具有耐冲击性、耐热性、耐候性、自熄性、透明性等特性,具有相当于钢化玻璃的约150倍以上的冲击强度,因此具有优秀的柔韧性及加工性。作为容易破碎且容易变形的丙烯酸的取代材料和一般板玻璃的备用材料而被广泛使用。
[0039]根据一实施例的微透镜阵列层120作为以UV图案化方式形成的薄膜层可由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酰氨树脂、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石油树脂、酚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以及聚氨基甲酸酯树脂中的至少一个形成。
[0040]另外,微透镜阵列层120还可在聚碳酸酯层110的前面利用形成有预设图案或者形状的凹刻槽的凹版辊并通过凹版打印工艺形成。
[0041]对微透镜阵列层120而言,将组合物填充于凹刻槽之后,随着在微透镜阵列层的前面进行凹版打印,截面可具有凹凸形状。
[0042]另外,无需为了着色额外形成着色(tint)打印层,微透镜阵列层120本身可使用UV有色树脂。
[0043]例如,UV有色树脂通过在UV树脂中另行添加染料从而可起到着色层作用。
[0044]根据一实施例的染料可包括选自由Magenta VP、MS Red G、Macrolex Red Violet R及MS Magenta HM

1450组成的群中的至少一个红色系列的染料,而且可包括选自由Waxoline Yellow GFW、Kayaset Yellow GN及Foron Brillinat Yell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其包括:聚碳酸酯层;微透镜阵列层,其以UV图案化方式形成于所述聚碳酸酯层的前面;有色层,其为用于对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内进行着色而形成的UV有色树脂形态;下部UV图案层,其形成于所述聚碳酸酯层的背面;沉积层,其形成于所述下部UV图案层的背面;以及丝印层,其形成于所述沉积层的背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其中,所述微透镜阵列层通过利用形成有预设图案或者形状的凹刻槽的凹版辊的凹版打印工艺形成于所述聚碳酸酯层的前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采用UV有色树脂的微透镜阵列的手机装饰膜,其中,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在组合物填充到凹刻槽之后,随着对所述微透镜阵列层的前面进行凹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敏
申请(专利权)人:世灵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