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607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其中所述全塑液体泵采用一塑料弹簧和一塑料塑料单向阀,所述塑料弹簧、所述塑料塑料单向阀以及所述全塑液体泵的其他零部件均为塑料材质,所述全塑液体泵无需拆分即可整个地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对所述全塑液体泵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成本,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更好地有利于保护环境。进而更好地有利于保护环境。进而更好地有利于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液体泵,特别涉及一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乳液泵被安装于盛装容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按压式取液装置,乳液泵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化产品,比如说,盛装洗手液、消毒液、洗发水、沐浴露、粉底液等产品的容器,也适用于药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乳液泵操作方便,受到各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0003]参照图1A和图1B,一乳液泵100P包括一泵主体110P、一吸液管120P、一出液管130P以及一按压头140P,所述泵主体110P包括一泵壳体111P、一进液球阀112P、一弹簧113P、一活塞114P、一空心柱塞115P以及一装配件116。所述泵壳体111P具有一容纳空间,所述进液球阀112P、所述弹簧113P以及所述空心柱塞115P被设置于所述泵壳体111P的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弹簧113P被安装于所述空心柱塞115P,所述活塞114P被套设于所述空心柱塞115P,所述出液管130P以被连通于所述空心柱塞115P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泵壳体111P。所述进液球阀112P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吸液管120P和所述泵壳体111P之间。所述按压头140P被安装于所述出液管130P,所述泵壳体111P藉由所述装配件16被安装于一容液瓶200P。当按压所述乳液泵100P的所述按压头140P时,所述活塞114P向下移动,所述弹簧113P压缩,所述泵壳体111P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压强增大,所述进液球阀112P封闭所述吸液管120P的开口,所述空心柱塞上115P的出液孔被打开,所述泵壳体111P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液体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自所述空心柱塞115P进入所述出液管130P,并能通过所述按压头140P流出。当所述按压头140P受到的外力撤销后,所述弹簧113P恢复初始位置,所述活塞114P向上移动,所述空心柱塞115P上的出液孔关闭,所述泵壳体111P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的压强减小,所述进液球阀112P打开所述吸液管120P的开口,并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所述容液瓶200内的液体自所述吸液管进入所述泵壳体111P的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反复按压所述按压头140P,能够持续取用所述容器瓶200P内的液体。
[0004]现有的所述乳液泵100P的所述弹簧被实施为金属材质制得,有利于保障所述弹簧能够长时间频繁地在压缩状态和初始状态之间切换,并且,金属的所述弹簧具有足够的弹力,能快速地驱使所述出液管、所述活塞以及所述空心柱塞向上运动。此外,所述乳液泵100P的所述进液球阀为一玻璃球,所述玻璃球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上下运动,以连通所述吸液管和所述泵主体,或是阻隔所述吸液管和所述泵主体的连通。而所述乳液泵100P除了所述弹簧和所述进液球阀以外的部分,其他部件都被实施为塑料材质。也就是说,现有的所述乳液泵100P至少采用三种材质制得。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废弃的所述乳液泵100P都会被回收再利用,而采用至少三种材质的所述乳液泵100P只有被拆分后才能被回收再利用。具体地,将所述乳液泵100P拆分后,将金属材质的所述弹簧、玻璃材质的所述进液球阀以及塑料材质的其他部件分类后,分类回收,增加了所述乳液泵100P的回收成本,不利于贯彻环保的理念。此外,即使在分类之后,对于三种不同的材质也需要采用至少三种工艺进行处理,才能对拆分后的所述乳液泵100P进行完整地再利用,增加了所述乳液泵100P回收再利
用的工艺难度,进一步增加了回收处理所述乳液泵100P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而且,在现有的乳液泵100P的使用过程中,金属的所述弹簧始终被浸泡于所述泵壳体111P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液体中,长时间浸泡后,所述弹簧容易和液体发生化学反应,而污染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其中所述全塑液体泵完全采用塑料材质制得,所述全塑液体泵无需拆分即可整个地回收再利用,降低了对所述全塑液体泵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成本,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更好地有利于保护环境。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其中所述全塑液体泵仅采用一种材质制得,降低了对回收之后再利用的处理工艺的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其中所述全塑液体泵采用一塑料弹簧和一塑料单向阀,所述塑料弹簧、所述塑料单向阀以及所述全塑液体泵的其他零部件均为塑料材质,便于后续完整地回收利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其中所述全塑液体泵的所述塑料弹簧包括一上维持部、一下维持部以及至少一弹性部,其中所述弹性部可形变地自所述上维持部弯曲地延伸至所述下维持部,在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被驱动地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所述弹性部被挤压地发生弹性形变,并积蓄弹性势能,当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受到的外部作用力被撤销后,所述弹性部释放弹性势能,并驱使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恢复至初始位置。所述塑料弹簧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一体成型,制造成本低,生产周期快,有利于降低所述全塑液体泵的生产成本。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全塑液体泵和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其中所述塑料单向阀包括一固定部、一连接部以及一遮挡部,其中所述固定部被固定于所述全塑液体泵的一泵壳体,所述连接部可形变地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能够被驱动地相对所述固定部上下运动,以允许液体通过或是阻隔液体流通。
[0010]依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全塑液体泵,其包括:
[0011]一活动引流件,其中所述活动引流件具有一引流通道;
[0012]一按压储液帽,其中所述按压出液帽具有一出液通道,其中所述按压出液帽以所述出液通道被连通于所述活动引流件的所述引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引流件;以及
[0013]一泵主体,其中所述泵主体包括一泵壳体、一塑料弹簧、一活塞、一活塞座、一塑料单向阀以及一装配壳体,其中所述泵壳体具有一储液腔,其中所述活塞座具有一引导通道和被连通于所述引导通道的一流通孔,其中所述塑料弹簧包括一上维持部、一下维持部以及至少一弹性部,其中两个所述弹性部可形变地自所述上维持部弯曲地延伸至所述下维持部,所述上维持部、所述下维持部以及所述弹性部一体成型,所述活塞以可遮挡所述活塞座的所述流通孔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活塞座,所述活塞座以所述引导通道被连通于所述活动引流件的所述引流通道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活动引流件,所述塑料单向阀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泵壳体,所述泵壳体被设置于所述装配壳体,所述塑料弹簧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引流
件、所述活塞以及所述活塞座相对所述泵壳体运动,所述活动引流件的所述引流通道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泵壳体的所述储液腔。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弹性部被实施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部间隔地被保持于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之间。
[0015]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全塑液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活动引流件,其中所述活动引流件具有一引流通道;一按压储液帽,其中所述按压出液帽具有一出液通道,其中所述按压出液帽以所述出液通道被连通于所述活动引流件的所述引流通道的方式被设置于所述活动引流件;以及一泵主体,其中所述泵主体包括一泵壳体、一塑料弹簧、一活塞、一活塞座、一塑料单向阀以及一装配壳体,其中所述泵壳体具有一储液腔,其中所述活塞座具有一引导通道和被连通于所述引导通道的一流通孔,其中所述塑料弹簧包括一上维持部、一下维持部以及至少一弹性部,其中两个所述弹性部可形变地自所述上维持部弯曲地延伸至所述下维持部,所述上维持部、所述下维持部以及所述弹性部一体成型,所述活塞以可遮挡所述活塞座的所述流通孔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活塞座,所述活塞座以所述引导通道被连通于所述活动引流件的所述引流通道的方式被安装于所述活动引流件,所述塑料单向阀被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泵壳体,所述泵壳体被设置于所述装配壳体,所述塑料弹簧能够驱动所述活动引流件、所述活塞以及所述活塞座相对所述泵壳体运动,所述活动引流件的所述引流通道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泵壳体的所述储液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弹性部被实施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部间隔地被保持于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弹性部和所述上维持部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上维持部的对称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弹性部和所述下维持部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下维持部的对称轴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保持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上维持部和/或所述下维持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上维持部和/或所述下维持部的延伸方向和水平面存在夹角。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的形状选自: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椭圆形、半圆弧形组成的形状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弹性部的横截面的形状选自: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椭圆形、梯形组成的形状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弹性部呈波浪形地自所述上维持部延伸至所述下维持部。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两个所述弹性部呈螺旋状地自所述上维持部延伸至所述下维持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单元和至少一第二弹性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单元和所述第二弹性单元首尾连接,并藉由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单元连接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其中所述弹性部的所述第一弹性单元倾斜地向下延伸,所述弹性部的所述第二弹性单元平行于水平面。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弹性部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单元和
至少一第二弹性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单元和所述第二弹性单元首尾连接,并藉由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弹性单元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弹性单元连接所述上维持部和所述下维持部,其中所述弹性部的所述第一弹性单元倾斜地向下延伸,所述弹性部的所述第二弹性单元的延伸方向和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塑液体泵,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限制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限制部的延伸方向和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限制部的形状选自:圆环形、半圆弧形、折线形、方形、菱形、三角形、椭圆形组成的形状组。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限制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水平面。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限制部的延伸方向和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限制部的形状选自:圆环形、半圆弧形、折线形、方形、菱形、三角形、椭圆形组成的形状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塑料弹簧的所述弹性部被实施为一个,所述弹性部为波形管状结构。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任一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塑料单向阀包括一固定部、至少一连接部以及一遮挡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具有一流通通道,其中所述连接部可形变地自所述固定部延伸至所述遮挡部,其中所述遮挡部被可活动地保持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流通通道。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塑料单向阀的所述固定部通过间隙配合、螺纹连接或是胶黏的方式被固定于所述泵主的所述泵壳体。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塑料单向阀的所述遮挡部的下表面为弧形曲面或平面。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塑料单向阀的所述连接部为一个,所述遮挡部允许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上下翻转。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塑料单向阀的所述连接部被实施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部间隔地连接于所述遮挡部和所述固定部。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全塑液体泵,进一步包括一导流管,其中所述导流管具有一导流通道,其中所述导流管被设置于所述泵壳体,所述塑料单向阀被设置于所述导流管和所述泵壳体之间,藉由所述塑料单向阀打开或是关闭所述导流通道的开口。29.一带有全塑液体泵的盛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盛装容器,其中所述盛装容器具有一容液空间;和一全塑液体泵,其中所述全塑液体泵包括一活动引流件、一按压取液帽、一泵主体以及一导流管,其中所述活动引流件具有一引流通道,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克锋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绿亚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