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原子吸收罩
[0001]本技术涉及原子吸收罩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的原子吸收罩。
技术介绍
[0002]原子吸收罩在实验室排风系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对实验中产生的一些气体和灰尘进行吸收的装置,现有的实验室中所使用的原子吸收罩大多数结构比较单一,调节性不够理想,原子吸收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能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不同位置的调节移动,使用时存在很多的工作死角,需要通过人力来移动原子吸收罩进行调节,比较费力,使用起来不够方便,而且现有的原子吸收罩一般只能够对实验室工作台的正面进行吸尘,对于一些工作台的侧壁吸尘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原子吸收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调节的原子吸收罩,包括壳体、活性炭吸附板、连接座、齿轮、原子吸收罩、波浪软管、散热翅片和第三电机,所述壳体的下方安装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下方安装有循环净化室,壳体左右两侧的上方安装有滑槽;所述壳体内部的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原子吸收罩,包括壳体(1)、活性炭吸附板(5)、连接座(11)、齿轮(18)、原子吸收罩(23)、波浪软管(27)、散热翅片(32)和第三电机(3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方安装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下方安装有循环净化室(3),壳体(1)左右两侧的上方安装有滑槽(7);所述壳体(1)内部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螺纹杆(9),第一螺纹杆(9)与壳体(1)之间通过轴承座(37)连接,第一螺纹杆(9)的右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6);所述连接座(11)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2)的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远离第一连接板(12)的一侧安装有滑块(8),滑块(8)安装在滑槽(7)内,第一连接板(12)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的右侧安装有第二电机(15),第二螺纹杆(14)上安装有第二螺纹套(16),第二螺纹套(16)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连接板(17),第二连接板(17)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19)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21);所述齿轮(18)的右侧安装有转轴(39),转轴(39)的右侧安装有第三电机(38),第二连接杆(19)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连接板(22),第三连接板(22)下方的右侧安装有L型连接管(26),L型连接管(26)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25),L型连接管(26)的下方安装有第一安装座(24),第一安装座(24)的下方安装有原子吸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存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鸿皆实验室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