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91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所述拐杖包括杆部和把手部,所述杆部具有电动推杆组和控制电动推杆组伸缩的第一电机;所述把手部具有位于杆部顶端且支撑于人体腋下的腋下支撑部和与腋下支撑部间隔设置且供人体手部支撑的手部支撑部;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拐杖利用杆部电动伸缩结构可辅助使用者蹲下或站起,使得蹲起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降低因蹲起导致摔倒安全隐患的发生,日常生活更方便且安全;而且该拐杖可伸缩变换成腋下拐杖和手拄拐杖,一副拐杖两个用法,实用性更好。更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行走器械,尤其是指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

技术介绍

[0002]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面临着行动不便、记忆力减退和跌倒等普遍问题,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和独立生活能力,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腿脚也越来越不灵活,出行不便,且由于疾病的侵扰,体能的下降,“行路难”问题,在生活上蹲下起立、爬楼梯非常不便,给老人带来了许多困扰;现有拐杖分成手杖、肘杖、腋杖,然而这些拐杖并不能合并使用;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当病情严重时使用腋下拐杖,腋下支撑力量大;当病情减轻且在身体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另外购置一副手拄的拐杖,原来使用的腋下拐杖因为不再需要而会被丢弃,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成本较高;而且,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视力不断下降,反应逐渐迟钝等,最近几年老人走失情况越来越严重,在网络和微博上经常会看到寻找走失老人的新闻,因此拐杖单一的拄拐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老人的需求。
[0003]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拐杖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该拐杖利用杆部电动伸缩结构可辅助使用者蹲下或站起,使得蹲起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降低因蹲起导致摔倒安全隐患的发生,日常生活更方便且安全;而且该拐杖可伸缩变换成腋下拐杖和手拄拐杖,一副拐杖两个用法,实用性更好。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所述拐杖包括杆部和把手部,所述杆部具有电动推杆组和控制电动推杆组伸缩的第一电机;所述把手部具有位于杆部顶端且支撑于人体腋下的腋下支撑部和与腋下支撑部间隔设置且供人体手部支撑的手部支撑部。
[0007]所述腋下支撑部的顶面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圆弧部,所述圆弧部向下延伸有固定于杆部顶端的凸柱,所述手部支撑部为设置于凸柱侧面的圆杆;且所述腋下支撑部设置有位于圆弧部下方的长条形通孔。
[0008]所述把手部设置有可勾扣在楼梯栏杆的扶手上的开槽、设置于开槽的槽底且抵靠于扶手上的电动轮和驱动电动轮沿扶手延伸方向滚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开槽设置于腋下支撑部上;且所述开槽和手部支撑部分别位于杆部两侧。
[0009]所述电动轮为橡胶轮。
[0010]所述开槽设置于把手部的底侧壁上,所述电动轮抵靠于扶手的顶面,且所述开槽两侧的槽壁紧靠于扶手的侧面;所述开槽两侧的槽壁设置有抵顶扶手的侧面的牛眼万向轮;每一槽壁上间隔设置有两牛眼万向轮。
[0011]所述拐杖还设置有照明灯、抽屉式药柜、充电接口。
[0012]所述拐杖内设置有智能系统,所述智能系统包括有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的升降系统模块、爬行系统模块、GPS定位系统、监控模块、SOS蜂鸣报警器、健康监测模块和供电的电源模块,所述升降系统模块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爬行系统模块与第二电机连接。
[0013]所述智能系统还包括有通过蓝牙模块、WIFI通信模块或3G/4G通信模块和控制模块连接的智能APP监测平台。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在使用者要蹲下时,使用者手扶把手部,并驱动第一电机逐渐将杆部缩短,拐杖可支撑使用者慢慢蹲下;当使用者要站起时,使用者驱动第一电机逐渐将杆部伸长,拐杖可支撑使用者慢慢站起,该拐杖利用杆部电动伸缩结构可辅助使用者蹲下或站起,使得蹲起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降低因蹲起导致摔倒安全隐患的发生,日常生活更方便且安全;而且该拐杖可伸缩变换成腋下拐杖和手拄拐杖,一副拐杖两个用法,实用性更好;在病人病情较严重时,该拐杖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杆部伸长拐杖长度,所述腋下支撑部抵到腋下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病人的手部可支撑于手部支撑部,支撑更稳固,支撑效果更好;当病人病情缓解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杆部缩短拐杖长度,病人手部可支撑于手部支撑部或腋下支撑部,变成手拄拐杖,更轻便支撑病人;拐杖可作为腋下拐杖和手拄拐杖,一副拐杖两个用法,实用性更好;而且可方便调整杆部的高度,进而调整把手部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需要。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技术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3为本技术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的正视示意图。
[0018]符号说明
[0019]杆部1
ꢀꢀꢀꢀꢀꢀꢀꢀꢀꢀ
把手部2
[0020]电动推杆组11
ꢀꢀꢀ
第一电机12
[0021]腋下支撑部221
ꢀꢀ
手部支撑部222
[0022]开槽21
ꢀꢀꢀꢀꢀꢀꢀꢀꢀ
电动轮22
[0023]第二电机23
ꢀꢀꢀꢀꢀ
牛眼万向轮24
[0024]按键组3
ꢀꢀꢀꢀꢀꢀꢀꢀ
抽屉式药柜4
[0025]充电接口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7]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所述拐杖包括杆部1和把手部2,所述杆部1具有电动推杆组11和控制电动推杆组11伸缩的第一电机12;所述把手部2具有位于杆部1顶端且支撑于人体腋下的腋下支撑部221和与腋下支撑部221间隔设置且供人体手部支撑的手部支撑部222。
[0028]本技术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在使用者要蹲下时,使用者手扶把手部2,并驱
动第一电机12逐渐将杆部1缩短,拐杖可支撑使用者慢慢蹲下;当使用者要站起时,使用者驱动第一电机12逐渐将杆部伸长,拐杖可支撑使用者慢慢站起,该拐杖利用杆部1的电动推杆组11电动伸缩结构可辅助使用者蹲下或站起,使得蹲起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降低因蹲起导致摔倒安全隐患的发生,日常生活更方便且安全;而且该拐杖可伸缩变换成腋下拐杖和手拄拐杖,一副拐杖两个用法,实用性更好;在病人病情较严重时,该拐杖通过第一电机12驱动杆部1伸长拐杖长度,所述腋下支撑部221抵到腋下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病人的手部可支撑于手部支撑部222,支撑更稳固,支撑效果更好;当病人病情缓解后,所述第一电机12驱动杆部1缩短拐杖长度,病人手部可支撑于手部支撑部222或腋下支撑部221,变成手拄拐杖,更轻便支撑病人;拐杖可作为腋下拐杖和手拄拐杖,一副拐杖两个用法,实用性更好;所述电动推杆组11是通过直流电机通过齿轮减速后带动螺杆从而使得内管运行,通过直流电机输了线正负调换控制电机正反转使推杆上升或下降,采用电动推杆组11升降来支撑人体下蹲起立,使用者无需自己使力费劲蹲下或站起,使得蹲起变得相对容易和轻松;而且可方便调整杆部的高度,进而调整把手部的位置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需要。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包括杆部和把手部,所述杆部具有电动推杆组和控制电动推杆组伸缩的第一电机;所述把手部具有位于杆部顶端且支撑于人体腋下的腋下支撑部和与腋下支撑部间隔设置且供人体手部支撑的手部支撑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支撑部的顶面呈两端高中间低的圆弧部,所述圆弧部向下延伸有固定于杆部顶端的凸柱,所述手部支撑部为设置于凸柱侧面的圆杆;且所述腋下支撑部设置有位于圆弧部下方的长条形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部设置有可勾扣在楼梯栏杆的扶手上的开槽、设置于开槽的槽底且抵靠于扶手上的电动轮和驱动电动轮沿扶手延伸方向滚动的第二电机;所述开槽设置于腋下支撑部上;且所述开槽和手部支撑部分别位于杆部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辅助蹲起的两用拐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为橡胶轮。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平黄国强叶建德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