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洪臣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82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两个与其螺纹连接的支撑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板移动后会改变装置与模架的接触范围,让装置适用于更大的模架,进而实现对不同尺寸模架使用的目的,在调节两个支撑板的间距后,中间位置处的辅助框会失去支撑板的限位,此时弹簧的弹力会带动辅助框向左移动,辅助框接着会与模架接触,进而将两个支撑板之间空隙位置填补,提高与模架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模架的支撑效果。提高对模架的支撑效果。提高对模架的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0003]建筑模板是建筑业经常使用的工具,建筑模板支撑装置是建筑模板组成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现有的模板支撑装置,通常只适用于一种规格大小的模板,适用性较差,并且支撑装置很难完全与建筑模板贴合,这导致支撑装置与建筑模板之间会存在缝隙,进而影响对建筑模板的支撑效果,所以需要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两个与其螺纹连接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架的左侧,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左侧铰接有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顶端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均与支撑架固定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左侧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上穿插有等距离排列的辅助框,所述辅助框的左侧贯穿支撑架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板接触,所述辅助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以及辅助框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框的一侧开设有斜槽。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盒,两个所述支撑盒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气囊,相邻的两个气囊之间均通过导管相连通,顶部的所述气囊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依次贯穿支撑盒和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顶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支撑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垫,所述耐磨垫的右侧与气囊接触。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液压推杆以及电动推杆信号连接。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旋转丝杆可以带动两个支撑板朝相背方向移动,支撑板移动后会改变装置与模架的接触范围,让装置适用于更大的模架,进而实现对不同尺寸模架使用的目的,并且弹簧的弹力会驱使辅助框具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初始状态下,支撑板会对辅助框进行限位,在调节两个支撑板的间距后,中间位置处的辅助框会失去支撑板的限位,此时弹簧的弹力会带动辅助框向左移动,辅助框接着会与模架接触,进而将两个支撑板之间空隙位置填补,提高与模架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模架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主观图;
[0021]图3为本技术调节支撑板间距后辅助支撑装置的主观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中气囊的剖视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底座;2、调节结构;201、底板;202、液压推杆;203、电动推杆;3、支撑架;4、丝杆;5、支撑板;501、橡胶垫;502、支撑盒;503、气囊;504、进气管;6、辅助支撑结构;601、支撑框;602、辅助框;603、弹簧;604、斜槽;7、耐磨垫;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中: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调节结构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丝杆4,丝杆4上套设有两个与其螺纹连接的支撑板5,两个支撑板5的左侧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架3的左侧,支撑架3上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6。
[0027]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底座1可以对整个装置提供稳定的支撑,接着将两个支撑板5与建筑模架接触即可起到对模架的支撑,而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旋转丝杆4可以带动两个支撑板5朝相背方向移动,支撑板5移动后会改变装置与模架的接触范围,让装置适用于更大的模架,进而实现对不同尺寸模架使用的目的,并且调节两个支撑板5的间距后,辅助支撑结构6会弹出将两个支撑板5之间空隙位置填补,进而提高与模架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模架的支撑效果,而在使用之前,通过调节结构2可以改变支撑板5的高度以及角度,进而适配不同状态下的模架,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28]请参阅图1~3,其中:调节结构2包括底板201,底板201的底部与底座1转动连接,底座1的左侧铰接有液压推杆202,液压推杆202的顶端与底板201滑动连接,底板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203,两个电动推杆203的另一端均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
[0029]本技术中,使用时,启动液压推杆202,液压推杆202会收缩,液压推杆202的顶端会沿着底板201的底部滑动,此时底板201会在底座1上旋转,底板201旋转后进而改变支撑板5的角度,并且通过启动两个电动推杆203可以带动支撑板5升降,进而实现对支撑板5高度进行调节的目的,让该装置可以适配不同状态下的模架,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30]请参阅图1与3,其中:辅助支撑结构6包括支撑框601,支撑框601的左侧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支撑框601上穿插有等距离排列的辅助框602,辅助框602的左侧贯穿支撑架3并分别与两个支撑板5接触,辅助框602上套设有弹簧603,弹簧60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框601以及辅助框602固定连接,辅助框602的一侧开设有斜槽604。
[0031]本技术中,弹簧603的弹力会驱使辅助框602具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初始状态下,支撑板5会对辅助框602进行限位,在调节两个支撑板5的间距后,中间位置处的辅助框602会失去支撑板5的限位,此时弹簧603的弹力会带动辅助框602向左移动,辅助框602接着会与模架接触,进而将两个支撑板5之间空隙位置填补,提高与模架的接触面积,提高对模架的支撑效果。
[0032]请参阅图1~3,其中:支撑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垫501,支撑板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盒502,两个支撑盒50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气囊503,相邻的两个气囊503之间均通过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结构(2),所述调节结构(2)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右侧转动连接有丝杆(4),所述丝杆(4)上套设有两个与其螺纹连接的支撑板(5),两个所述支撑板(5)的左侧贯穿并延伸至支撑架(3)的左侧,所述支撑架(3)上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包括底板(201),所述底板(201)的底部与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左侧铰接有液压推杆(202),所述液压推杆(202)的顶端与底板(201)滑动连接,所述底板(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203),两个所述电动推杆(203)的另一端均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结构(6)包括支撑框(601),所述支撑框(601)的左侧与支撑架(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601)上穿插有等距离排列的辅助框(602),所述辅助框(602)的左侧贯穿支撑架(3)并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臣秦岩王天柱秦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郑洪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