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76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处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组件,冷凝器处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与冷凝水收集组件通过水管相连。喷淋组件包括立式喷淋件,立式喷淋件上设置有多个喷口,多个喷口沿立式喷淋件的高度方向分布,立式喷淋件通过喷口从冷凝器的侧面向冷凝器喷淋冷凝水。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立式喷淋件通过喷口从冷凝器的侧面向冷凝器喷淋冷凝水,可以实现对冷凝器整体更加均匀地喷淋冷凝水,避免以往无法有效对冷凝器的中部及下部喷淋冷凝水的问题,提高对于冷凝器的喷淋降温效果。提高对于冷凝器的喷淋降温效果。提高对于冷凝器的喷淋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厨房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进出的场所,但厨房内热源多,湿度大,夏季炎热的气温使厨房内的热湿环境更加恶劣,给住户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因此夏季厨房对制冷空调的需求很大。
[0003]现有家用空调一般为分体式,内、外机需通过管路连接,结构不够紧凑,厨房外墙一般也没有预设安装位,给空调的安装造成不便。空调器在制冷时会产生冷凝水,目前,处理冷凝水的基本方法是直接排放至室外,对于湿负荷大的环境,冷凝水量相当可观,直接排走造成能源的浪费。再之,冷凝水的直接排放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多层住宅无冷凝水管道时,各户排出的冷凝水不仅影响建筑物的表面,还可能给行人带来不便。
[0004]基于此,在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对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再利用的技术,一般是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然后再将冷凝水喷淋到冷凝器上。而现有技术中,自上而下的冷凝水喷淋方式,并不能对冷凝器进行充分的喷淋,致使对于冷凝器的降温效果不够均匀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存在的采用冷凝水对冷凝器喷淋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蒸发器处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组件,冷凝器处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与冷凝水收集组件通过水管相连,喷淋组件包括:立式喷淋件,立式喷淋件上设置有多个喷口,多个喷口沿立式喷淋件的高度方向分布,立式喷淋件通过喷口从冷凝器的侧面向冷凝器喷淋冷凝水。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凝器为筒式冷凝器,立式喷淋件设置在冷凝器的中心位置处。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口沿立式喷淋件的周向外侧均匀设置。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凝器为板式冷凝器,立式喷淋件设置在冷凝器的侧面位置处。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口设置在立式喷淋件的朝向冷凝器的一侧。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冷凝器为水冷式冷凝器。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喷淋组件还包括集水槽,集水槽设置在冷凝器的下方。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集水槽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器还包括水泵,水泵设置在水管上。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空调器为一体式空调器,包括主壳体、压缩机和风机,压缩机、风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均设置在主壳体内。
[0016]在上述实施例中,立式喷淋件通过喷口从冷凝器的侧面向冷凝器喷淋冷凝水,可以实现对冷凝器整体更加均匀地喷淋冷凝水,避免以往无法有效对冷凝器的中部及下部喷淋冷凝水的问题,提高对于冷凝器的喷淋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及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2]以往自上而下的冷凝水喷淋方式,由于冷凝器上部结构的干扰,并不能使得冷凝水也可以有效的经过冷凝器的中部及下部,这样就造成了对于冷凝器的降温效果不够均匀充分的技术问题。
[0023]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该空调器包括蒸发器10和冷凝器20,蒸发器10处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组件30,冷凝器20处设置有喷淋组件40,喷淋组件40与冷凝水收集组件30通过水管w相连。喷淋组件40包括立式喷淋件41,立式喷淋件41上设置有多个喷口411,多个喷口411沿立式喷淋件41的高度方向分布,立式喷淋件41通过喷口411从冷凝器20的侧面向冷凝器20喷淋冷凝水。
[0024]相较于以往的技术方案,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立式喷淋件41通过喷口411从冷凝器20的侧面向冷凝器20喷淋冷凝水,可以实现对冷凝器20整体更加均匀地喷淋冷凝水,避免以往无法有效对冷凝器的中部及下部喷淋冷凝水的问题,提高对于冷凝器的喷淋降温效果。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冷凝器20为筒式冷凝器,立式喷淋件41设置在冷凝器20的中心位置处。在使用时,立式喷淋件41对筒式冷凝器的周向内侧面进行喷淋冷凝水。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多个喷口411沿立式喷淋件41的周向外侧均匀设置,这样可以更加均匀的对筒式冷凝器的周向内侧面进行喷淋冷凝水。
[0026]作为其他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冷凝器20为板式冷凝器,在该实施方式中,立式喷淋件41设置在冷凝器20的侧面位置处。立式喷淋件41可以对板式冷凝器的单个侧面或者两个侧面都进行喷淋冷凝水。优选的,在该实施方式中,多个喷口411设置在立式喷淋件41的朝向冷凝器20的一侧,从而便于立式喷淋件41向冷凝器20喷淋冷凝水。
[0027]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冷凝器20为水冷式冷凝器。空调冷凝器20为水冷式冷凝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从上部进入外套管空间,冷凝为液体后由下部流出;自来水由下部进入内管,吸热后由上部流出,与制冷剂蒸气呈逆流传热。此外,采用水冷
式冷凝器,冷凝器20实现散热的同时达到制备热水的目的。在使用时,通过喷淋组件40,对水冷式冷凝器进行均匀的辅助换热,降低负荷,减小水冷式冷凝器对自来水的消耗,还可防止管内水温过高导致产生水垢,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
[0028]在使用的过程中,水冷式冷凝器的进水口21位于空调器右侧面板下方,与自来水管相连,出水口22位于左侧面板上方。自来水从冷凝器20侧面端盖的下部进水口进入管内,多次往返流动后由端盖上部的出水口流出,这样可保证在运行中冷凝器20的管内始终被水充满。水温调节可通过出水口处的混流阀24及电加热装置23实现,电加热装置23默认处于关闭状态,当出水温度无法满足需求时,可启动电加热对出水进行加热。利用自来水对冷凝器20进行散热,同时达到制备热水的目的。
[0029]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喷淋组件40还包括集水槽42,集水槽42设置在冷凝器20的下方。通过集水槽42可以收集从冷凝器20上滴落的冷凝水,避免冷凝水外流。更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集水槽42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421。通过水位传感器421可以监测集水槽42内的水位,避免集水槽42内水过多而溢流。
[0030]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的,空调器还包括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包括蒸发器(10)和冷凝器(20),所述蒸发器(10)处设置有冷凝水收集组件(30),所述冷凝器(20)处设置有喷淋组件(40),所述喷淋组件(40)与所述冷凝水收集组件(30)通过水管(w)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组件(40)包括:立式喷淋件(41),所述立式喷淋件(41)上设置有多个喷口(411),多个所述喷口(411)沿所述立式喷淋件(41)的高度方向分布,所述立式喷淋件(41)通过所述喷口(411)从所述冷凝器(20)的侧面向所述冷凝器(20)喷淋冷凝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为筒式冷凝器,所述立式喷淋件(41)设置在所述冷凝器(20)的中心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口(411)沿所述立式喷淋件(41)的周向外侧均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0)为板式冷凝器,所述立式喷淋件(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强车雯叶培龙李丽芳王锐锋王喜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