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25562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该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当PDCCH和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所在载波或所在BWP的numerology不同时,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根据该调度偏移门限确定PDSCH的QCL信息,并根据确定的PDSCH的QCL信息,保证PDSCH的正确接收。保证PDSCH的正确接收。保证PDSCH的正确接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为申请日为2018年7月12日,申请号为2018107629718,专利技术名称为“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技术介绍

[0003]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下面先介绍几个用于提高通信效率的技术点:
[0004]1、关于多天线
[0005]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LTE的演进版本(LTE

Advanced,简称LTE

A)等无线接入技术标准都是以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简称MIMO)+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技术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其中,MIMO技术利用多天线系统所能获得的空间自由度,来提高峰值速率与系统频谱利用率。可以预见,在未来的5G移动通信系统中,更大规模、更多天线端口的MIMO技术将被引入。大规模(Massive)MIMO技术使用大规模天线阵列,能够极大地提升系统频带利用效率,支持更大数量的接入用户。
[0006]在massive MIMO技术中如果采用全数字阵列,可以实现最大化的空间分辨率以及最优多用户MIMO(Multi

User MIMO,简称MU

MIMO)性能,但是这种结构需要大量的模数/数模(AD/DA)转换器件以及大量完整的射频

基带处理通道,无论是设备成本还是基带处理复杂度都将是巨大的负担。
[0007]为了避免上述的实现成本与设备复杂度,数模混合波束赋形技术应运而生,即在传统的数字域波束赋形基础上,在靠近天线系统的前端,在射频信号上增加一级波束赋形。模拟赋形能够通过较为简单的方式,使发送信号与信道实现较为粗略的匹配。模拟赋形后形成的等效信道的维度小于实际的天线数量,因此其后所需的AD/DA转换器件、数字通道数以及相应的基带处理复杂度都可以大为降低。模拟赋形部分残余的干扰可以在数字域再进行一次处理,从而保证MU

MIMO传输的质量。相对于全数字赋形而言,数模混合波束赋形是性能与复杂度的一种折中方案,在高频段大带宽或天线数量很大的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实用前景。
[0008]2、关于波束测量和报告(beam measurement and beam reporting)
[0009]模拟波束赋形是全带宽发射的,并且每个高频天线阵列的面板上每个极化方向阵元仅能以时分复用的方式发送模拟波束。模拟波束的赋形权值是通过调整射频前端移相器等设备的参数来实现。
[0010]目前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通常是使用轮询的方式进行模拟波束赋形向量的训练,即每个天线面板每个极化方向的阵元以时分复用方式依次在约定时间发送训练信号(即候
选的赋形向量),终端经过测量后反馈波束报告,供网络侧在下一次传输业务时采用该训练信号来实现模拟波束发射。波束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最优的若干个发射波束标识以及测量出的每个发射波束的接收功率。
[0011]3、关于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简称BWP)
[0012]在NR Rel

15中,每个载波最大的信道带宽(Channel Bandwidth)是400MHz。但是考虑到终端(User Equipment,简称UE)能力,UE支持的最大带宽可以小于400MHz,且UE可以工作在多个小的BWP上。每个带宽部分对应于一个数值配置(Numerology),带宽(bandwidth),频域位置(frequency location)。
[0013]4、关于波束指示(beam indication)机制
[0014]在现有技术中,网络侧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信令为UE配置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简称TCI)状态和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简称RS)的对应关系。
[0015]当TCI用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的准共址(Quasi

colocation,简称QCL)指示时,UE根据该TCI状态即可获知使用哪个接收波束来接收PDCCH。
[0016]当TCI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的QCL指示时,UE根据该TCI状态即可获知使用哪个接收波束来接收PDSCH。
[0017]在进行PDSCH接收时,需要将接收PDCCH和接收PDSCH的时间偏移(time offset)与预设的调度偏移门限(Threshold

Scheduled

Offset)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PDSCH的QCL信息,并根据PDSCH的QCL信息,接收所述PDSCH。
[0018]在多载波系统中,网络侧有可能会对UE进行跨载波或跨BWP调度,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给出,当网络侧对UE做跨载波或跨BWP调度时,UE怎样确定此时的调度偏移门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以解决在网络侧对UE做跨载波或跨BWP调度时,无法准确确定调度偏移门限的问题。
[002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2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当PDCCH和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所在载波或所在BWP的数值配置numerology不同时,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
[00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度参数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向终端发送预设规则,以使得所述终端在PDCCH和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所在载波或所在BWP的numerology不同时,根据所述预设规则确定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
[002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PDCCH和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所在载波或所在BWP的numerology不同时,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
[002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预设规则,以使得所述终端在PDCCH和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所在载波或所在BWP的num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所述PDCCH调度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所在载波或所在带宽部分BWP的数值配置numerology不同时,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numerology基于载波配置时,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根据所述PDCCH所在载波的所述numerology所对应的调度偏移门限,确定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或者根据所述PDSCH所在载波的所述numerology所对应的调度偏移门限,确定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或者根据所述PDCCH或所述PDSCH所在载波的所述numerology中,最大或最小的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调度偏移门限,确定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当所述numerology基于BWP配置时,所述预设规则包括:根据所述PDCCH所在BWP的所述numerology所对应的调度偏移门限,确定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或者根据所述PDSCH所在BWP的所述numerology所对应的调度偏移门限,确定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或者根据所述PDCCH或所述PDSCH所在BWP的所述numerology中,最大或最小的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调度偏移门限,确定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其中,所述numerology包括子载波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规则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者,由协议约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接收所述PDCCH和接收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的时间偏移,与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PDSCH的准共址QCL信息;根据所述PDSCH的QCL信息,接收所述PDSC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向网络侧设备上报所述终端的能力参数信息,所述能力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终端支持的部分或全部子载波间隔的时间偏移信息,所述时间偏移信息为所述终端从接收所述PDCCH,到将所述PDCCH中下行控制信息DCI指示的QCL信息应用于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之间,所需的最少符号数;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所述终端上报的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调度偏移门限,所述调度偏移门限基于所述时间偏移信息得到;从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PDCCH,所述PDCCH所在载波和/或BWP由所述网络侧设备配置;根据所述PDCCH中的DCI,确定用于接收所述PDSCH的载波和/或BWP;其中,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所述预设规则和用于接收所述PDCCH和所述PDSCH的载波和/或BWP,确定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参数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终端是否在载波聚合中支持相同numerology的跨载波调度;所述终端是否在载波聚合中支持不同numerology的跨载波调度;所述终端是否支持相同numerology的跨BWP调度;所述终端是否支持不同numerology的跨BWP调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当所述PDCCH和所述PDCCH调度的PDSCH所在载波或所在BWP的numerology相同时,将相同的所述numerology所对应的调度偏移门限,作为所述当前使用的调度偏移门限。8.一种调度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孙鹏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