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学功专利>正文

生姜专用容器基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52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生姜专用容器基质,包括以下所述工作步骤:一、原料配比;二、混合搅拌;三、成分检测;四、消毒处理;五、存储应用,所述步骤一中原料配比包括:主要原料有:1.植物叶子、2.蘑菇渣、3.造纸厂木浆沼渣、4.草木灰、5.陶粒、6.珍珠岩等,且植物叶子包含有甜叶菊叶子,对混合所需各种原料进行按比例分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生姜专用容器基质来种生姜,可把姜种在各种容器甚至是无纺布袋子里,基质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继而增添基质的适用性,且本基质适合生姜生产,产量比在大田地里还要高,在整个生产季节一次农药都不用打,减少用药支出的同时,减轻了毒害的问题,也降低了劳动成本,且通过本基质所产的姜是有机姜,品质高,姜味足。姜味足。姜味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姜专用容器基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
,具体为生姜专用容器基质。

技术介绍

[0002]生姜不同于其他经济作物,根据其生长习性,应该是一年一倒茬,三年一轮作,以防病害和虫害,但由于其特殊原因,生姜产区老百姓没有这么多地进行倒茬,今年种了明年后年继续种,后果就是土传疾病和虫害越来越多,没办法,老百姓只能拼命的施打农药,因此山东所产的生姜,农药超标率能达90%以上,生姜已成毒姜,这种毒姜,如果仅仅只是作为调料来用,害处还小一点,但生姜除了调料的用处外,还可以当药材来用,大部份人尤其是女性都有用生姜泡水喝的习惯,活血化於、驱寒祛毒,这样,毒姜就会对人们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0003]现有技术中生姜专用容器基质缺点不足:
[0004]专利文件CN208047632U,公开了一种生姜发芽培养装置,“包括主体和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固定设置在主体外侧,所述主体靠近控制箱的一侧安装柜门,所述主体内部远离柜门的一侧安装有水流控制箱,所述主体内部柜门与水流控制箱之间均匀安装有培养机构,所述培养机构内部顶端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水流控制箱靠近柜门的一侧安装有发热丝,所述培养机构内部底端安装有抽拉水槽,所述抽拉水槽顶端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内部均匀安装有放置槽,所述水流控制箱内部顶端安装有营养液箱,所述水流控制箱的底端安装有排水箱,所述排水箱顶端安装有营养液管,所述营养液管连通营养液箱。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能够快速的让生姜发芽”,上述装置中,装置在使用时,对生姜的培养和种植,缺乏实用的培养基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生姜专用容器基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姜专用容器基质,包括以下所述工作步骤:
[0007]一、原料配比;
[0008]二、混合搅拌;
[0009]三、成分检测;
[0010]四、消毒处理;
[0011]五、存储应用。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原料配比包括:主要原料有:1.植物叶子、2.蘑菇渣、3.造纸厂木浆沼渣、4.草木灰、5.陶粒、6.珍珠岩等,且植物叶子包含有甜叶菊叶子,对混合所需各种原料进行按比例分配。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混合搅拌包括:使用搅拌装置,对步骤一中分配后的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且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掺入三种有益活菌。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成分检测包括:对混合过程中的原料进行抽量检测,对其内部所含的成分与成品内成分的指标进行比对,检测成分是否达标,控制原料的补充量,从而判断混合工作是否完成;
[0015]检测成分的标准包括:1.有机质60%以上,2.氮磷钾6%以上,3.有效活菌2亿/公斤,比重800一1000斤/立方,水份≤35%,PH值5.5一7.5,4.不含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消毒处理包括:
[0017](1)将混合完后的基质,摊平放置在平滑的模板上,通过日光的照射2

3天从而达到杀灭了病菌及虫卵的作用;
[0018](2)将基质件进行翻晾,继而对翻晾的基质上泼洒适量的福尔马林水溶液,一般用36%~40%的福尔马林加水50倍稀释均匀泼洒在翻晾的基质上用量每平方米25千克,密闭3~6天,摊晾约2周即可使用,也可用40%福尔马林500毫升/米3均匀浇灌,用薄膜密闭1~2天,揭膜后摊晾7~10天,从而达到对基质的消毒作用,也可用氧化苦进行消毒处理,将基质或有机肥料放入大箱中,每10厘米一层,每层喷洒氧化苦用量42毫升/米2,密封10~15天,翻晾后使用。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存储应用包括:对混合完成后的基质进行收集存储,以及应用于生姜的种植工作,基质在进行存放时,可添加适量的保湿剂,但需对基质的存放时间进行限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生姜专用容器基质来种生姜,可把姜种在各种容器甚至是无纺布袋子里,容器放在任何地里,基质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继而增添基质的适用性,且本基质适合生姜生产,即使种在容器里,产量比在大田地里还要高,在整个生产季节一次农药都不用打,减少用药支出的同时,减轻了毒害的问题,也降低了劳动成本,且通过本基质所产的姜是有机姜,品质高,姜味足,质量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
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一:
[0027](1)原料配比:
[0028]1.甜叶菊叶子、2.蘑菇渣、3.造纸厂木浆沼渣、4.草木灰、5.陶粒、6.珍珠岩等。
[0029](2)混合搅拌:
[0030]使用搅拌装置,对分配后的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且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掺入三种有益活菌。
[0031](3)成分检测:
[0032]对混合过程中的原料进行抽量检测,对其内部所含的成分与成品内成分的指标进行比对,检测成分是否达标,控制原料的补充量,从而判断混合工作是否完成;
[0033]检测成分的标准为:1.有机质60%以上,2.氮磷钾6%以上,3.有效活菌2亿/公斤,比重800一1000斤/立方,水份≤35%,PH值5.5一7.5,4.不含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
[0034](4)消毒处理:
[0035]将混合完后的基质,摊平放置在平滑的模板上,通过日光的照射2

3天从而达到杀灭了病菌及虫卵的作用。
[0036](5)存储应用:
[0037]对混合完成后的基质进行收集存储,添加适量的保湿剂,以及应用于生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姜专用容器基质,包括以下所述工作步骤:一、原料配比;二、混合搅拌;三、成分检测;四、消毒处理;五、存储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专用容器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原料配比包括:主要原料有:1.植物叶子、2.蘑菇渣、3.造纸厂木浆沼渣、4.草木灰、5.陶粒、6.珍珠岩等,且植物叶子包含有甜叶菊叶子,对混合所需各种原料进行按比例分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专用容器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混合搅拌包括:使用搅拌装置,对步骤一中分配后的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且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掺入三种有益活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姜专用容器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成分检测包括:对混合过程中的原料进行抽量检测,对其内部所含的成分与成品内成分的指标进行比对,检测成分是否达标,控制原料的补充量,从而判断混合工作是否完成;检测成分的标准包括:1.有机质60%以上,2.氮磷钾6%以上,3.有效活菌2亿/公斤,比重800一1000斤/立方,水份≤35%,PH值5.5一7.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功
申请(专利权)人:王学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