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50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包括测距主体,所述测距主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远离测距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测距主体远离箱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箱体、限位片、第一弹簧、固定柱、第二弹簧、限位环、固定板和固定孔之间的配合设置,使用时拉出,不使用时收回,箱体在测距主体外部进行保护,使用方便,通过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以及减震块的配合设置,能够进行缓冲,避免测距主体在收回时受到冲击力而损坏。体在收回时受到冲击力而损坏。体在收回时受到冲击力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程测量
,特别是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测量误差基本理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应用、施工测量基础及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手持式激光测距仪为常见的工程测量工具,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是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的仪器,激光测距仪在工作时向目标射出一束很细的激光束,由光电元件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束,计时器测定激光束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从观测者到目标的距离,激光测距仪一般为长方体。
[0003]在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7037080U中公开的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该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虽然,通过超声波来对距离进行测算,该方法测算距离时间极短,且精准度也很高,无需人工进行测量,非常方便,且该设备小巧,轻便,安装有提手,人们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即可进行工作,该设备还配套安装有测量尺,可对短距位置进行测量,非常方便,满足了工作的需求,但是,该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在携带时测距主体直接裸露在外侧,容易受到磕碰,使得测距主体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包括测距主体,所述测距主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远离测距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测距主体远离箱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其中,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箱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
[0006]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箱体靠近缓冲垫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块。
[0007]可选的,所述底座位于箱体下方的一角,所述底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箱体下方的四角,支撑箱体。
[0008]可选的,所述导向杆与移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四个,对移动板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0009]可选的,所述限位片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限位片的直径大于导向杆的直径,避免第一弹簧脱离导向杆。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限位片与移动板之间,使得测距主体在固定时更加的稳定。
[0011]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U形,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支撑架与限位环之间,使得固定柱进入到固定孔的内部进行固定。
[0012]可选的,所述固定孔的直径与固定柱的直径相适配,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若干,若干所述固定孔线性阵列在固定板的内部。
[0013]可选的,所述缓冲垫的材质为海绵,所述减震块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减震块的数量为四个,能够进行缓冲,避免测距主体在收回时受到冲击力而损坏。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该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通过导向杆远离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以及第一弹簧、固定柱、第二弹簧、限位环、固定板和固定孔之间的配合设置,拉动固定柱,限位片压缩第二弹簧,固定柱脱离固定孔,第一弹簧顶住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板带动测距主体收回到箱体的内部,使用时拉出,不使用时收回,箱体在测距主体外部进行保护,解决了现有的携带测距主体时容易受到磕碰,使得测距主体容易损坏问题,使用方便。
[0016]2、该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通过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以及减震块的配合设置,移动板在收回时与减震块和缓冲垫接触,进行缓冲,避免测距主体在收回时受到冲击力而损坏。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

测距主体,2

箱盖,3

把手,4

移动板,5

箱体,6

底座,7

导向杆,8

限位片,9

第一弹簧,10

支撑架,11

固定柱,12

第二弹簧,13

限位环,14

固定板,15

固定孔,16

缓冲垫,17

减震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它包括测距主体1,测距主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箱盖2,箱盖2远离测距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测距主体1远离箱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移动板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5,箱体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6,其中,箱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导向杆7远离箱体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8,导向杆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9,箱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柱11,固定柱1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2,固定柱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3,箱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5,拉动固定柱11,限位片13压缩第二弹簧12,固定柱11脱离固定孔15,第一弹簧9顶住移动板4向下移动,移动板4带动测距主体1收回到箱体5的内部,使用时拉出,不使用时收回,箱体5在测距主体1外部进行保护,解决了现有的携带测距主体时容易受到磕碰,使得测距主体容易
损坏问题,使用方便,箱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6,箱体5靠近缓冲垫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块17,移动板4在收回时与减震块17和缓冲垫16接触,进行缓冲,避免测距主体1在收回时受到冲击力而损坏。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底座6位于箱体5下方的一角,底座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底座6固定连接在箱体5下方的四角,支撑箱体5。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导向杆7与移动板4滑动连接,导向杆7的数量为四个,对移动板4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移动板4在箱体5的内部上下滑动。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限位片8的形状为圆形,限位片8的直径大于导向杆7的直径,避免第一弹簧9脱离导向杆7。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弹簧9位于限位片8与移动板4之间,第一弹簧9顶住移动板4,使得测距主体1在固定时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距主体(1),所述测距主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箱盖(2),所述箱盖(2)远离测距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测距主体(1)远离箱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箱体(5),所述箱体(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座(6);其中,所述箱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7),所述导向杆(7)远离箱体(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片(8),所述导向杆(7)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箱体(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柱(11),所述固定柱(1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2),所述固定柱(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3),所述箱盖(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15);所述箱体(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6),所述箱体(5)靠近缓冲垫(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块(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测量用便携式测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位于箱体(5)下方的一角,所述底座(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