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视力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43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视力训练仪。包括镜架、固定镜片、相对固定镜片移动的活动镜片和用于驱使活动镜片移动的驱动机构,该固定镜片、活动镜片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镜架上;该固定镜片和活动镜片分别划分成三个沿平行于活动镜片移动路径排列的不同的视力矫正区域;其中,该三个视力矫正区域分别为近视矫正区域、远视矫正区域和散光矫正区域;该驱动机构驱使活动镜片移动时可选择地使活动镜片上的各视力矫正区域与固定镜片上的任一视力矫正区域重叠或错开。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更多种视力组合训练方式,无需更换镜片操作,更好更全面地可以刺激睫状肌的收缩与放松,由此以锻炼睫状肌,提升视力。提升视力。提升视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视力训练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视力训练仪。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 209911682 U公开的一种镜片调节结构以及眼镜能够通过驱动两块镜片的移动产生若干种不同组合的透镜屈光效果,从而利用这种组合的透镜屈光度对眼睛进行变焦训练,通过佩戴眼镜而进行变焦训练可以帮助近视患者提升裸眼视力或者预防眼镜出现屈光不正。然而,各镜片只为近视镜、散光镜和远视镜中的一种,组合的方式太少,如果需要更多的组合方式时,只能更换镜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视力训练仪,包括镜架、固定镜片、相对固定镜片移动的活动镜片和用于驱使活动镜片移动的驱动机构,该固定镜片、活动镜片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镜架上;该固定镜片和活动镜片分别划分成三个沿平行于活动镜片移动路径排列的不同的视力矫正区域;其中,该三个视力矫正区域分别为近视矫正区域、远视矫正区域和散光矫正区域;该驱动机构驱使活动镜片移动时可选择地使活动镜片上的各视力矫正区域与固定镜片上的任一视力矫正区域重叠或错开。
[0004]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更多种视力组合训练方式,无需更换镜片操作,更好更全面地可以刺激睫状肌的收缩与放松,由此以锻炼睫状肌,提升视力。
附图说明
[0005]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对固定镜片和活动镜片的立体图;
[0006]图2示出了在图1的基础上将固定镜片与活动镜片分解后的示意图;
[0007]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对固定镜片和活动镜片的主视图;/>[0008]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对固定镜片和活动镜片的俯视图;
[0009]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10]附图标号:
[0011]10固定镜片;20活动镜片;30视力矫正区域;40镜架;L移动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13]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智能视力训练仪,包括包括镜架40、固定镜片10、相对固定镜片10移动的活动镜片20和用于驱使活动镜片移动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该固定镜片10、活动镜片20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镜架40上;
[0014]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固定镜片10和活动镜片20有两对,均安装于带有镜腿(图中未示出)的镜架40上,每对固定镜片10和活动镜片20分段对应佩戴者的一只眼睛,其
中,固定镜片10固定地安装于镜架40上,而活动镜片20沿移动路径L移动地安装于镜架40上。
[0015]该固定镜片10和活动镜片20分别划分成三个沿平行于活动镜片20移动路径排列的不同的视力矫正区域30;
[0016]其中,该三个视力矫正区域30分别为近视矫正区域、远视矫正区域和散光矫正区域;
[0017]该驱动机构驱使活动镜片20移动时可选择地使活动镜片20上的各视力矫正区域与固定镜片10上的任一视力矫正区域重叠或错开。
[0018]如图4所示,驱动机构驱使活动镜片20在图4中沿直线的移动路径L左右往复移动。
[0019]该技术方案能够使得活动镜片与固定镜片实现不同视力矫正区域的组合,例如可以使活动镜片上的近视矫正区域分别与固定镜片上的近视矫正区域、远视矫正区域和散光矫正区域进行组合,也可以使活动镜片上的远视矫正区域分别与固定镜片上的近视矫正区域、远视矫正区域和散光矫正区域进行组合,或者可以使活动镜片上的散光矫正区域分别与固定镜片上的近视矫正区域、远视矫正区域和散光矫正区域进行组合,在无需更换镜片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更多种视力组合训练方式,以更好更全面地可以刺激睫状肌的收缩与放松,由此以锻炼睫状肌,提升视力。并且利用驱动机构实现对活动镜片移动的智能控制。
[0020]本实施例中在固定镜片和活动镜片上分别形成三个视力矫正区域的技术采用现有技术即可,例如通过对不同视力矫正区域按要求分别加工,此处不再赘述。
[0021]本实施例所述的驱动机构采用现有技术即可,例如可参见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CN 209911682 U公开的一种镜片调节结构以及眼镜。
[0022]固定镜片的各视力矫正区域30和活动镜片的各视力矫正区域30均呈垂直于活动镜片的移动路径L的带状。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固定镜片上的三个视力矫正区域从左往右依次为散光矫正区域、近视矫正区域和远视矫正区域;而该活动镜片上的三个视力矫正区域从左往右也依次为散光矫正区域、近视矫正区域和远视矫正区域。
[0024]该技术方案设计合理,将各视力矫正区域设计成带状以便于通过移动活动镜片来实现区域的重叠与错开,便于实施。
[0025]该固定镜片10叠于活动镜片20的前方,以使活动镜片20位于固定镜片10与佩戴者的眼睛之间;
[0026]且该活动镜片20在移动路径L上的长度短于固定镜片10的长度。
[0027]该技术方案设计合理,使活动镜片的面积小于固定镜片的面积在满足视线范围内可节省材料节省成本,同时使得活动镜片的活动空间增大,有利于扩大活动镜片活动范围,以增加睫状肌的锻炼能力。
[0028]本实施例中,该活动镜片的移动路径为平行于佩戴者的双眼连线,即大致为水平移动。
[0029]该固定镜片10上的三个视力矫正区域的等分固定镜片的面积,也就是说,该固定镜片上的各视力矫正区域占固定镜片的面积的1/3;
[0030]该活动镜片20上的三个视力矫正区域的等分活动镜片的面积,也就是说,该活动镜片上的各视力矫正区域占活动镜片的面积的1/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视力训练仪,包括镜架、固定镜片、相对固定镜片移动的活动镜片和用于驱使活动镜片移动的驱动机构,该固定镜片、活动镜片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镜架上,其特征在于:该固定镜片和活动镜片分别划分成三个沿平行于活动镜片移动路径排列的不同的视力矫正区域;其中,该三个视力矫正区域分别为近视矫正区域、远视矫正区域和散光矫正区域;该驱动机构驱使活动镜片移动时可选择地使活动镜片上的各视力矫正区域与固定镜片上的任一视力矫正区域重叠或错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龙泰广东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