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缝自闭合注浆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缝施工工具,特别是一种施工缝自闭合注浆管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混凝土接缝防水用注浆管,注浆管的槽表面复盖有弹性密封条,所以当混凝土浆以一定的压力从通孔中涌出时,会将密封条冲开一定距离,其距离由固定带控制,得以顺利流出。当注浆完成后,密封条由于自身的弹性,回复原位,固定带将其复盖在槽内。在注浆管的两端由管接头连接的注、出浆导管,使施工非常方便,从而达到防水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加压泵注浆后,浆液自通孔涌出时,往往会超出密封条自身弹性,超出固定带所控制的冲开距离,使得后续注浆完成后,弹性密封条无法回缩,回复原位失败,或者有的密封条脱离槽体,更会导致注浆液渗透不均匀的质量问题,注浆管的通孔最终暴露在混凝土沙粒和杂物中。
[0003]同时注浆管在使用时,由于注浆采用的是加压泵注浆,连接加压泵和注浆管的夹子往往不够牢固,压力太大,较易冲开,现有技术是采用在管身上捆的扎丝进行加固,固定较为简陋。因此急需一种注浆管密封条可以自闭合以及加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缝自闭合注浆管结构,包括注浆管(1)和加压泵引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注浆管(1)的注浆总口,连接装置(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加压泵引管(2)的出浆总口,所述注浆管(1)呈柱体,包括橡胶的主体(11)、橡胶的自闭合密封条(12)、弹性装置(13)和外部收紧网(14),所述主体(11)具有沿主体(11)的中轴线通长设置的中空注浆管道(15),所述主体(11)的表面具有沿主体(11)周向均布、沿主体(11)通长设置的等截面卡槽(16),所述卡槽(16)的横截面为大扇环,所述卡槽(16)包括槽底面(161)和槽帮面(162),所述槽底面(161)上沿卡槽(16)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有一组垂直槽底面(161)的出浆通道(17),所述出浆通道(17)均连通中空注浆管道(15),所述自闭合密封条(12)的横截面是小扇环,大扇环和小扇环所在圆具有同一圆心和半径,所述小扇环的厚度小于大扇环,所述自闭合密封条(12)卡入卡槽(16)内使得主体(11)和自闭合密封条(12)的外侧表面共同形成完整的柱体表面,大扇环和小扇环的厚度差位置形成预留空间(18),所述弹性装置(13)位于预留空间(18)内,弹性装置(13)沿卡槽(1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弹性装置(1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出浆通道(17)之间的槽底面(161)上并且垂直槽底面(161),弹性装置(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自闭合密封条(12)的内壁上,所述外部收紧网(14)是具有弹性的网状结构,其包覆在整个柱体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缝自闭合注浆管(1)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13)为弹簧,自闭合密封条(12)复位时,其在主体(11)和自闭合密封条(12)之间呈伸长受拉第一状态,自闭合密封条(12)外扩时,其在主体(11)和自闭合密封条(12)之间呈伸长受拉第二状态,所述第二状态的弹簧伸长量不大于小扇环的厚度以保证自闭合密封条(12)不脱出卡槽(16)为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缝自闭合注浆管(1)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13)每隔两个出浆通道(17)设置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所述的施工缝自闭合注浆管(1)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连接管(31)和双头过渡管(32),所述连接管(31)与加压泵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源,韩正虎,付炜,李志雄,何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