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35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其包括雾化器,用于将待雾化液体雾化以生成液雾;第一壳体,具有排出液雾的出雾口;第二壳体,包括底板和连接底板的侧壁结构,底板和侧壁结构围成具有开口的第一收纳空间,第一壳体盖设在开口所在的一侧;液位感应件,设于底板背向第一壳体的一侧,基于电容感应原理对第一收纳空间内待雾化液体的液位进行感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湿装置的液位感应件基于电容感应原理对第一收纳空间内待雾化液体的液位进行感应,实现对第一收纳空间内待雾化液体的液位的监测。对第一收纳空间内待雾化液体的液位的监测。对第一收纳空间内待雾化液体的液位的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湿
,特别是一种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干燥气候或环境下,为减小皮肤、呼吸道等因为干燥带来的不适,人们通常会使用一些加湿装置,如加湿器、香薰机等来增加空气湿度。市面上常见的加湿装置,通常由上壳及底座两部分组成,上壳上设置控制开关,底座上设置雾化器,上壳与底座扣合时通过电连接,实现所述加湿装置的雾化加湿功能,然而现有的加湿装置多数只能通过目测的方式对其内待雾化液体的液位进行确认,若加湿装置内待雾化液体较少又无法及时补充待雾化液体,则极易发生“干烧”现象。此外,现有的加湿装置的储液箱在取放时较为不便,极易在取放过程中发生倾斜撒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避免干烧现象发生的加湿装置。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装置,其包括:
[0005]雾化器,用于将待雾化液体雾化以生成液雾;
[0006]第一壳体,具有排出所述液雾的出雾口;
[0007]第二壳体,包括底板和连接所述底板的侧壁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结构围成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用于将待雾化液体雾化以生成液雾;第一壳体,具有排出所述液雾的出雾口;第二壳体,包括底板和连接所述底板的侧壁结构,所述底板和所述侧壁结构围成具有开口的第一收纳空间,所述第一壳体盖设在所述开口所在的一侧;液位感应件,设于所述底板背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基于电容感应原理对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所述待雾化液体的液位进行感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储液箱,设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内,用于储存所述待雾化液体并将所述待雾化液体提供至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使得所述雾化器将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中的所述待雾化液体雾化以生成所述液雾;所述底板背向所述储液箱的一侧向所述储液箱方向凹陷形成抵接槽;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储液箱的一侧,所述液位感应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控组件电连接,所述液位感应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槽弹性抵接;当所述待雾化液体的液位低于预设阈值时,所述电控组件控制所述雾化器停止工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储液箱的一侧;所述侧壁结构包括第一部分和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交接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底板围成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所述侧壁结构的第一部分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底板还围成第二收纳空间,所述底盖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所述电控组件及所述液位感应件位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雾化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储液箱包括具有开孔的底壁、环设连接所述开孔边缘的第一侧壁和环设连接所述底壁外边缘的第二侧壁,所述底壁具有下水孔,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铰接有一提手。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板结构、环设于所述顶板结构外围且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的侧板以及连接所述侧板且远离所述顶板结构的基板,所述基板上形成有加液通道,所述基板盖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所述开口的一侧;所述顶板结构包括与所述盖板连接的第一顶板部和第二顶板部,所述第一顶板部和所述第二顶板部之间形成加液口,所述储液箱通过所述基板上的加液通道与所述加液口连通,所述第二顶板部靠近所述加液口的边缘相较于所述第一顶板部靠近所述加液口的边缘更靠近所述基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盖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享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