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红杰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5333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杆体调整部和矫正部;所述第一杆体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块,且两个滑动块与第二杆体滑动连接,并且第二杆体上开设有刻度。因每条滑动槽的底部均焊接有一个辅助块,且两个辅助块均为三角形块状结构,并且两个辅助块分别组成了两条滑动槽内残渣的清理结构,从而滑动槽内的残渣可移动滑落清理,解决了首先,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误碰导致调整的问题;其次,现有装置不能够实现滑动槽内杂物的自动清理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知的生长棒系统能够有效矫正脊柱侧弯并提供脊柱充分的支撑力,然而,生长棒系统植入体内后每4至6个月必须再次开刀进行延长手术,于生长杆处开刀,调整螺丝以使生长棒系统延长,患者长期承受重复开刀之苦,且伤口大,感染风险高;为了避免重复开刀的风险,有研究团队已开发可自行延长的矫正装置。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而言,首先,现有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出现误碰导致调整的问题;其次,现有装置不能够实现滑动槽内杂物的自动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具有辅助块,通过辅助块的设置,可实现滑动槽内的残渣可移动滑落清理;还具有调整部,通过调整部的设置,可防止误碰导致调整量变化。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具体包括:第一杆体、调整部和矫正部;所述第一杆体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块,且两个滑动块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体(1)、调整部(3)和矫正部(4);所述第一杆体(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块(101),且两个滑动块(101)与第二杆体(2)滑动连接,并且第二杆体(2)上开设有刻度;所述第二杆体(2)上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均开设有一条滑动槽(201),且两条滑动槽(201)均为矩形槽状结构,并且第二杆体(2)通过滑动槽(201)与滑动块(101)滑动连接;每条滑动槽(201)的底部均焊接有一个辅助块(202),且两个辅助块(202)均为三角形块状结构,并且两个辅助块(202)分别组成了两条滑动槽(201)内残渣的清理结构;所述调整部(3)由螺纹杆(301)、焊接座(302)、凸起A(303)、凸起B(304)、套座(305)和弹性件(306)组成,且螺纹杆(301)螺纹连接在第二杆体(2)上,并且螺纹杆(301)与第一杆体(1)转动连接;所述矫正部(4)由矫正座(401)、齿轮(402)、调整杆(403)、固定座(404)、弹性块(405)、把手(406)、凸起C(407)组成,且矫正座(401)转动连接在第一杆体(1)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2)为矩形杆状二结构,且第二杆体(2)的左端面和左侧滑动块(101)之间的间距为0.3cm,并且第二杆体(2)的右端面与右侧滑动块(101)之间的间距为0.3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动块(10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02),且安装座(102)为凹形座状结构;安装座(102)内侧粘附有擦拭棉(103)与第二杆体(2)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骨科脊柱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2)上开设有通孔(104),且擦拭棉(103)上也开设有通孔(104);两个通孔(104)均为矩形孔状结构,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杰
申请(专利权)人:杨红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