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图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图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网络拓扑绘制完成后,为了能够清楚表示出网络拓扑中节点间的关系,一般需要对网络拓扑进行布局。目前,常用的网络拓扑布局算法是力导向类布局算法。但是力导向算法的布局效果呈现空间发散形状,并且布局耗时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力导向算法布局效果呈空间发散形状,且布局耗时长、效率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图布局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不仅能够体现出网络拓扑的层次结构,且可以提高布局效率。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图布局方法,包括:
[0005]基于待布局的拓扑数据,创建并得到拓扑图中的各个联通子图;其中,任意一个联通子图均与其它联通子图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
[0006]将各个联通子图分类为完全图和非完全图;所述完全图包括:由一个或两个节点组成的联通子图、由三个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图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待布局的拓扑数据,创建并得到拓扑图中的各个联通子图;其中,任意一个联通子图均与其它联通子图之间不存在连接关系;将各个联通子图分类为完全图和非完全图;所述完全图包括:由一个或两个节点组成的联通子图、由三个以上节点组成且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相连接的联通子图;将各完全图分别按照第一布局方式进行规则布局,以及将各非完全图分别按照第二布局方式进行分层布局;对规则布局后的各完全图以及分层布局后的各非完全图进行子图间布局,得到对所述拓扑数据进行布局后的三维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完全图分别按照第一布局方式进行规则布局,包括:当完全图由一个节点组成时,将该节点布局在中心位置处;当完全图由两个以上、设定数量以下的节点组成时,将完全图中的各节点按照环布局方式进行规则排列;所述设定数量大于等于2;当完全图由大于设定数量的节点组成时,将完全图中的各节点按照球布局方式进行规则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非完全图分别按照第二布局方式进行分层布局,包括:针对每一个非完全图,确定该非完全图是否为树图;若是,则对该非完全图按照树图布局方式进行分层布局;若否,则对该非完全图按照非树图布局方式进行分层布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该非完全图是否为树图之前,还包括:遍历该非完全图中的每一个节点,对该非完全图中与旁路节点直接连接的节点配置旁路属性,以及对该非完全图中与桥节点直接连接的两个连接节点分别配置桥属性;并对每一个节点创建如下属性:布局半径、预留半径、层级和子节点集合;所述旁路节点为只具有一个连边且被配置为旁路类型的节点;所述桥节点为只具有两个连边且被配置为桥类型的节点;所述预留半径为预留给该节点下子节点的布局范围;将该非完全图中的旁路节点和桥节点从该非完全图中断开,并将被桥节点断开的两个连接节点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各非完全图分别按照第二布局方式进行分层布局之后,还包括:根据与旁路节点直接连接的节点的三维布局位置,以及旁路节点相对与其直接连接的节点进行环布局排列时的相对布局位置,确定每一个旁路节点的三维布局位置;确定被桥节点连接的两个连接节点分别对应的三维布局位置;将连接该两个连接节点的桥节点布局在该两个连接节点的三维布局位置之间,以得到每一个桥节点的三维布局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节点创建布局半径的属性的方式,包括:确定该节点是否具有旁路节点,若是,则将对该节点具有的旁路节点进行环布局排列时的半径确定为该节点的布局半径;否则,确定该节点的布局半径为预设的第一初始半径;
进一步确定该节点是否连接桥节点,若是,则将已确定的布局半径与预设的第二初始半径中的最大值确定为该节点最终的布局半径;否则,将已确定的布局半径与预设的第三初始半径中的最大值确定为该节点最终的布局半径。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该非完全图按照非树图布局方式进行分层布局,包括:确定该非完全图的环网结构;所述环网结构为逐层剥离叶子节点后得到,所述环网结构不包括叶子节点;将所述环网结构中每一个具有子节点的节点均确定为树根节点,得到该非完全图中以每一个树根节点为根节点的树图,将得到的每一个树图按照所述树图布局方式进行分层布局。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嘉洛,张如亭,原雅姣,王亮,肖新光,
申请(专利权)人: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