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奔专利>正文

一种水产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509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本体,所述养殖池本体呈方形结构设计,且其内部开设有柱槽,所述柱槽内表面的底部左侧位置开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贯穿养殖池本体的内壁并延伸至养殖池本体的左侧位置,所述柱槽内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筒柱,且筒柱的上端延伸至柱槽的上端3至5cm处,所述筒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连接轴一、电机、连接轴二和限位板,所述转轴活动安装在筒柱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省去人工投料和添加饲料的时间,并且可适量添加,避免人工添加饲料过量而造成大量饲料积攒和沉淀在养殖池中影响水质,方便对池中青苔打捞,保证投料区域无青苔遮挡,以提高喂养效果。养效果。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池。

技术介绍

[0002]用于养殖鱼虾类水产品的养殖池有两种,一种为露天养殖池,该种养殖池容易受气候的影响,水质易受污染;另外,如果养殖池与其他河流连接,会增加水产品流失的隐患;而另一种水产养殖池设在室内,采用水泥单独建在室内,结构简单。
[0003]目前水产养殖饲料的投喂方式是采用手工直接投投喂,这种方式使得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投料效率低,该种方式使得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投料分布不均、效率低,即使是部分采用投料机进行投料也无法适量添加,并且也需配合人工添料使用效果差,若添加饲料过量而造成大量饲料积攒和沉淀在养殖池中影响水质;另外,养殖结束后清塘不彻底,底部有机质多容易变质腐败,致使青苔出现并漂浮在池水表面,若其表面青苔处理不及时,不仅影响水质,同时在投料的过程中饲料积留在青苔团中,影响水中生物的喂养以及水体氧含量标准,造成鱼虾缺氧死亡。
[0004]为此,提出一种水产养殖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池,能够省去人工投料和添加饲料的时间,并且可适量添加,避免人工添加饲料过量而造成大量饲料积攒和沉淀在养殖池中影响水质,方便对池中青苔打捞,保证投料区域无青苔遮挡,以提高喂养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本体,所述养殖池本体呈方形结构设计,且其内部开设有柱槽,所述柱槽内表面的底部左侧位置开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贯穿养殖池本体的内壁并延伸至养殖池本体的左侧位置,所述柱槽内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筒柱,且筒柱的上端延伸至柱槽的上端3至5cm处,所述筒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组件;
[000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连接轴一、电机、连接轴二和限位板,所述转轴活动安装在筒柱的内部,且转轴的上端贯穿筒柱并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一,所述连接轴一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转轴下端贯穿筒柱内部并与筒柱内表面的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二,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转轴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且限位板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撒料组件;
[0008]所述撒料组件包括矩形框盒、抵板、下料板和弹簧组一,所述矩形框盒固定安装在限位板后端外表面,且矩形框盒的长度小于柱槽内径的二分之一,所述矩形框盒上端外表面的左侧二分之一开设有L形缺槽,所述矩形框盒左侧外表面的上端位置开设有凹槽,且抵板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设计并活动安装在凹槽内部,所述抵板前后端的中间部分通过转杆转动连接在凹槽内部,所述矩形框盒右侧外表面的下端位置等距离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
口呈倒U形结构设计,所述下料板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设计并活动安装在矩形框盒的内部,且下料板右侧与矩形框盒内表面右侧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板下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与矩形框盒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组一;
[0009]所述养殖池本体的上端外表面的左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补料组件,且补料组件由集料框和立板组件,所述立板固定安装在养殖池本体的上端外表面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集料框的下端外表面的左侧位置与立板活动连接,所述集料框延伸至柱槽的上端,且其长度与柱槽内径的二分之一。
[0010]优选的,所述集料框上端外表面的前端位置开设有进料口,且其下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内部滑动连接有挡料板,且挡料板下端外表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呈三角结构设计,所述集料框下端框体靠近排料口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横槽,且横槽的内部与排料口相连通,所述挡料板的前端板体贯穿横槽内部并与横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组二。
[0011]优选的,所述集料框下端外表面的左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插杆,且插杆右侧外表面的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弧形板,所述立板内部中心位置开设有转槽,且插杆转动连接在转槽的内部,所述立板的内部靠近转槽后端二分之一的位置开设有半环槽,且转槽与半环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弧形板转动连接在半环槽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盒的下端左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除杂组件,且除杂组件包括收集球和弹力件,所述收集球前后端的中心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滚轴,所述弹力件固定安装在滚轴与矩形框盒之间,且弹力件由不锈钢金属条交叉铰接而成,所述收集球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中下端的位置开设有圆槽,且圆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前后端中间的位置与圆槽内部之间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所述收集球内表面靠近右侧下端的位置等距离开设有漏孔。
[0013]优选的,所述收集球的前后端靠近下端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浮囊,且浮囊呈弧形结构设计。
[0014]优选的,所述收集球的内壁靠近下端的位置等距离活动安装有三组隔离板,且隔离板与收集球内表面之间通过铰球铰接,三组所述隔离板由左至右高度依次递增,且隔离板的上端等距离固定安装有锥杆。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过驱动组件、撒料组件及补料组件配合使用,驱动组件带动撒拉组件转动,矩形框盒内部的饲料分散在养殖池内,该结构可省去人工投料和添加饲料的时间,并且可适量添加,避免人工添加饲料过量而造成大量饲料积攒和沉淀在养殖池中影响水质;
[0017]2、通过设置除杂组件,再与矩形框盒配合使用,可有效对养殖池本体中的青苔进行打捞清理,由于收集球设置在矩形框盒的左侧下端,而出料口设置在矩形框盒的左侧,装置运行时,是先对青苔进行打捞而后进行投料,从而可保证投料区域无青苔遮挡,以提高喂养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矩形框盒的剖面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矩形框盒的左视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矩形框盒的右视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集料框的右侧剖面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立板的俯视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矩形框盒与除杂组件结合视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球的左视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球的剖面图。
[0028]图中:1、养殖池本体;2、柱槽;21、排水管;22、筒柱;3、驱动组件;31、转轴;32、连接轴一;33、电机;34、连接轴二;35、限位板;4、撒料组件;41、矩形框盒;410、L形缺槽;411、出料口;42、抵板;43、下料板;44、弹簧组一;5、补料组件;51、集料框;511、进料口;512、排料口;513、挡料板;514、限位块;515、横槽;516、弹簧组二;52、立板;521、转槽;522、半环槽;53、插杆;531、弧形板;6、除杂组件;61、收集球;611、滚轴;62、弹力件;63、圆槽;64、圆板;65、漏孔;7、浮囊;8、隔离板;81、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池,包括养殖池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本体(1)呈方形结构设计,且其内部开设有柱槽(2),所述柱槽(2)内表面的底部左侧位置开设有排水管(21),且排水管(21)贯穿养殖池本体(1)的内壁并延伸至养殖池本体(1)的左侧位置,所述柱槽(2)内部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筒柱(22),且筒柱(22)的上端延伸至柱槽(2)的上端3至5cm处,所述筒柱(2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转轴(31)、连接轴一(32)、电机(33)、连接轴二(34)和限位板(35),所述转轴(31)活动安装在筒柱(22)的内部,且转轴(31)的上端贯穿筒柱(22)并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一(32),所述连接轴一(3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3),所述转轴(31)下端贯穿筒柱(22)内部并与筒柱(22)内表面的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二(34),所述限位板(35)固定安装在转轴(31)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且限位板(35)的后端固定安装有撒料组件(4);所述撒料组件(4)包括矩形框盒(41)、抵板(42)、下料板(43)和弹簧组一(44),所述矩形框盒(41)固定安装在限位板(35)后端外表面,且矩形框盒(41)的长度小于柱槽(2)内径的二分之一,所述矩形框盒(41)上端外表面的左侧二分之一开设有L形缺槽(410),所述矩形框盒(41)左侧外表面的上端位置开设有凹槽,且抵板(42)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设计并活动安装在凹槽内部,所述抵板(42)前后端的中间部分通过转杆转动连接在凹槽内部,所述矩形框盒(41)右侧外表面的下端位置等距离开设有出料口(411),且出料口(411)呈倒U形结构设计,所述下料板(43)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设计并活动安装在矩形框盒(41)的内部,且下料板(43)右侧与矩形框盒(41)内表面右侧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板(43)下端外表面靠近左侧的位置与矩形框盒(41)内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组一(44);所述养殖池本体(1)的上端外表面的左侧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补料组件(5),且补料组件(5)由集料框(51)和立板(52)组件,所述立板(52)固定安装在养殖池本体(1)的上端外表面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集料框(51)的下端外表面的左侧位置与立板(52)活动连接,所述集料框(51)延伸至柱槽(2)的上端,且其长度与柱槽(2)内径的二分之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奔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赵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