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用多功能物料转运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转运领域,具体为一种施工用多功能物料转运机。
技术介绍
[0002]物料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范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标的活动。物料转运对施工作业效率的提高是很重要的,物料转运也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具体的物料转运作业主要有:水平或斜面运动—搬运作业;垂直运动—装卸作业;码垛或取货—提升或下降作业;转向—绕垂直线转动作业和翻转—绕水平轴线转动作业。
[0003]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转运板状物料和管状物料,现有的物料转运机功能单一,在转运板状物料时直接在转运车上方堆积,而单纯的堆积不仅会在板材上产生压痕,影响美观,物料还会在运输途中相互碰撞,存在损坏风险,转运圆管状物料时因结构简单无法防止转运过程中管状物料发生滚动,从而转运困难且无法堆叠,转运效率低下;且提升作业是施工现场常用的一种转运方式,提升作业需要用到提升机,现有的提升机的防坠落机构采用直接将转动机构锁死的方式防止其继续下坠,这种方式会造成物料仍然悬于高处,给后续检修带来不便,且物料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多功能物料转运机,包括运料车、提升机和控制装置,所述运料车上有车座(1),所述车座(1)下方装有移动轮,侧面通过连接杆(4)连接有推柄(5);所述提升机还包括支架(10)、提升块(12)、滑杆(13)、链条(14)和提升机构(15),所述支架(10)为前后开通的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滑杆(13)竖直安装在所述支架(10)内,所述提升块(12)上开有滑孔(1202),所述滑杆(13)在所述滑孔(1202)内滑动连接,所述提升块(12)上下均有链环(1201),所述提升机构(15)还包括电机(1501)、第一轴座(1502)、提升转轴(1503)、第一提升轮(1504)、第一转向轮(1505)、第二轴座(1506)、第二提升轮(1507)、第二转向轮(1508),所述电机(1501)、所述第一轴座(1502)、所述第一转向轮(1505)、所述第二轴座(1506)均设在所述支架(10)上方,所述提升转轴(1503)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轴座(1502)和所述第二轴座(1506)上且与所述电机(1501)相连,所述提升转轴(1503)上装有所述第一提升轮(1504),所述第二提升轮(1507)、第二转向轮(1508)装在所述支架(10)下部,所述链条(14)套装在所述第一提升轮(1504)、所述第一转向轮(1505)、所述第二提升轮(1507)、所述第二转向轮(1508)上且所述链条(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提升块(12)上下的所述链环(1201)相连;所述控制装置上有控制面板和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控制面板、所述电机(1501)电性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座(1)上可拆卸连接有承载台(2),所述承载台(2)上有挡板(3)和隔板(6),且所述挡板(3)与所述隔板(6)相接,所述隔板(6)在所述承载台(2)上滑动连接,所述隔板(6)还包括第一侧板(601)、中间隔板(602)和第二侧板(603),所述中间隔板(602)有多个,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601)和所述第二侧板(603)之间,所述中间隔板(602)底面有第一支撑板(6021),所述第一支撑板(6021)和所述中间隔板(602)组成“T”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板(6021)下方有第一定位块(6024),所述中间隔板(602)与相邻的所述隔板(6)的相对面开有弧面槽,且一侧为第一小弧槽(6022),另一侧为第一大弧槽(6023),所述中间隔板(602)与所述挡板(3)相接面上部有第一滑块(6025),所述第一滑块(6025)上开有第一螺纹孔(6026);所述第二侧板(603)底面有第二支撑板(6031),所述第二支撑板(6031)与所述第二侧板(603)组成“L”字形结构,且所述第二支撑板(6031)位于邻近所述中间隔板(602)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板(6031)下方有第二定位块(6033),所述第二侧板(603)在与所述中间隔板(602)的相对面开有第二小弧槽(6032),所述第二侧板(603)与所述挡板(3)相接面上部有第二滑块(6034),所述第二滑块(6034)上开有第二螺纹孔(6035),所述第一螺纹孔(6026)和所述第二螺纹孔(6035)均连接有紧固件(7),所述紧固件(7)还包括手柄(701)和紧固杆(703),所述手柄(701)和所述紧固杆(703)上下同轴相连,且所述紧固杆(703)下端开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啮合在所述第一螺纹孔(6026)、所述第二螺纹孔(6035)内,所述第一侧板(601)和所述第二侧板(603)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侧板(601)与所述中间隔板(602)的相对面开有第二大弧槽;所述挡板(3)上开有相互连通的滑槽(301)和紧固槽(302),所述第一滑块(6025)和所述第二滑块(6034)在所述滑槽(301)内滑动连接,所述紧固杆(703)在所述紧固槽(302)内滑动连接;所述承载台(2)下方一体成型有台座(203),所述承载台(2)上开有定位槽(202),所述定位槽(202)和所述滑槽(301)同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定位块(6024)和所述第二定位块(6033)均在所述定位槽(202)内滑动连接;所述隔板(6)和所述挡板(3)的侧面、第一支撑板(6021)和第二支撑板(6031)的顶面均装有防撞垫;所述台座(203)内开有插槽(201)、齿轮槽(204)和插栓槽(205),且三者均为两组,俯视承载台(2)的视角下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插槽(201)横向开设且左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齿轮槽(204)与
所述插槽(201)右端和所述插栓槽(205)相连通,所述插栓槽(205)与所述插槽(201)垂直设置且上端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齿轮槽(204)内有传动机构(8),所述传动机构(8)还包括主齿轮(801)、副齿轮(802)和从动齿轮(805),所述主齿轮(801)、所述副齿轮(802)和所述从动齿轮(805)均轴连接在所述齿轮槽(204)内,且所述主齿轮(801)和所述副齿轮(802)相啮合,所述副齿轮(802)上同轴连接有主皮带轮(803),所述从动齿轮(805)上同轴连接有副皮带轮(806),所述主皮带轮(803)和所述副皮带轮(806)之间套装有皮带(804),所述插栓槽(205)内滑动连接有插栓(807),所述插栓(807)侧面开有插栓齿牙,所述插栓齿牙和所述从动齿轮(805)相啮合;所述车座(1)顶面开有与所述台座(203)位置相对应、储存相匹配的台槽(101),所述台槽(101)两侧开有与所述插栓槽(205)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的插孔(1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彬,李腾飞,毛秋娜,张玉会,陈福全,程瑶,陈福明,李华,李亚永,陈福瑞,
申请(专利权)人:尚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