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81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包括楼体原始地面层、设置在所述楼体原始地面层内且管口高于楼体原始地面层的排水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楼体原始地面层上且将所述排水管包覆的防水层、以及将遮蔽盖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方,将伸展壁与所述防水层贴合使出口端置于排水管管口内并且将入口端置于排水管管口外的材质为塑料的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有益效果是:实现排污口的位移和改变排污口的角度的同时,使积攒在防水层上的积水排进楼体原始排污口,防止积水破坏防水层。破坏防水层。破坏防水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楼体内的排污管结构,特别是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行业中,在建筑物内设置排污口,以便于后期建筑装潢领域实施排污装置与排污口的对接。通常,建筑物内设置排污口是按照标准规范,以建筑内的某个建筑单元作为基准参照,在排污口与建筑单元参照基准之间给出一个理论正确距离尺寸,但是在实施建筑以及后期装潢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时产生的积累误差使该理论正确距离尺寸变小,导致后期在排污口实施排污装置的安装施工中,发生排污装置与建筑单元参照基准之间发生干涉现象,延缓了装潢的施工进度,通常这种情况需要更改排污装置的型号或对排污口移位后才能保证装潢的顺利实施。
[0003]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3114835U的中国技术专利揭示了一种新型排污移位装置,一是通过旋转排污移位器的移位,使排污移位器第一接口距建筑单元参照基准修正理论正确距离。二是调节活节弯头在弯头的内壁的螺纹旋合长度,能调节出活节弯头的向外距离值的长度为30mm—200mm范围内,通过活节弯头的向外距离值用于修正空间狭小处的积累误差使该理论正确距离变小的问题。
[0004]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能实现排污口的位移和改变排污口的角度,但是改变位移和角度后的排污口处容易积攒来自地砖层渗下的积水易导致原始排污口处的防水层松动,使其丧失防水作用,因此这一技术问题急需克服,但上述现有技术并没有对其进行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实现排污口的位移和改变排污口的角度的同时,使来自地砖层渗下的积水排进原始排污口,防止积水破坏防水层。
[0006]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包括楼体原始地面层、设置在所述楼体原始地面层内且管口高于楼体原始地面层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楼体原始地面层上且将所述排水管包覆的防水层、以及将遮蔽盖设置在所述排水管上方,将伸展壁与所述防水层贴合使出口端置于排水管管口内并且将入口端置于排水管管口外的材质为塑料的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排污口的位移和改变排污口的角度的同时,使积攒在防水层上的积水排进楼体原始排污口,防止积水破坏防水层。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主视图。
[0012]图3是图2的俯视图。
[0013]图4是图2的左视图。
[0014]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

6所示,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排污管结构,包括楼体原始地面层5、设置在所述楼体原始地面层内且管口高于楼体原始地面层的排水管6,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楼体原始地面层5上且将所述排水管6包覆的防水层7、以及将遮蔽盖2设置在所述排水管6上方,将伸展壁3与所述防水层7贴合使出口端15置于排水管6管口内并且将入口端13置于排水管6管口外的材质为塑料的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
[0017]进一步的,所述遮蔽盖2的形状为椭圆形,椭圆形的短半轴的中心线设于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竖向中心线19外侧;所述椭圆形的长半轴的中心线与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横向中心线相重合。
[0018]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遮蔽盖2的短半轴的中心线设于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竖向中心线19外侧。
[0019]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遮蔽盖2的长半轴的中心线与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横向中心线相重合。
[0020]进一步的,所述遮蔽盖2的形状为椭圆形,遮蔽盖2的外边缘布设向下延伸的伸展壁3,所述伸展壁3上均布阵列多个开口宽度B相等且将伸展壁3下边线切除的豁口4;
[0021]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内设有PVC丝网垫16,PVC丝网垫16为椭圆环形圆柱体,其中,PVC丝网垫16的外径设置在伸展壁3的内壁,使PVC丝网垫16的内径与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外径1

1贴合、使PVC丝网垫16的上端面与遮蔽盖2的下端面贴合、使PVC丝网垫16的下端面与伸展壁3下边线相平齐。
[0022]通过旋转和平移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伸展壁3来调节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出口端15在排水管6管口内的位置,用于消除暗漏排水装置1的入口端13与楼体内建筑单元参照基准之间理论正确距离尺寸误差,然后在防水层7上端铺设水泥砂浆层9将暗漏排水装置1覆盖固定,水泥砂浆层9上布设地砖层10,使暗漏排水装置1的入口端置于外界,进而保证施工顺利实施。
[0023]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上的遮蔽盖2的为椭圆形外轮廓,将伸展壁3的下端面放置在防水层7上,使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出口端15插进排水管6中,遮蔽盖2将挡住排水管6排水口,使积水从豁口4经PVC丝网垫16过滤后排进水管,防止积水破坏防水层。PVC丝网垫(常见于进户门用的地脚垫),PVC丝网垫16是PVC丝编织成一定厚度的垫,并且在垫的厚度内所形成不规则的孔隙组织结构,其形成的孔隙便于使积水进入到排水管,同时将积水中碎石颗粒阻挡在伸展壁3外,实施时,购买成品的PVC丝网垫16进行裁剪,裁剪后,将PVC丝网垫16放入到遮蔽盖2内即可。
[0024]由于椭圆形廓遮蔽盖2的短半轴的中心线设于弯头体1的竖向中心线19外侧,因此,能实现弯头体1在排水管内实现转向的同时,在排水口处能形成一个较大的位移,该位
移实现直线位移方向的补偿和角度位移方向的补偿,该位移可补偿排污口与建筑单元参照基准之间理论正确距离尺寸误差,进而保证施工顺利实施。
[0025]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遮蔽盖2的上端面的左侧设有铭牌标记区8,铭牌标记区8印有LOGO及厂商简称的名称,LOGO及厂商简称的名称是与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模具为一体结构,因此,通过模具制作出的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以及椭圆形遮蔽盖上的LOGO及厂商简称的名称是与椭圆形遮蔽盖2为一体结构,这样,有效防止的其他厂商利用该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模具进行制作。
[0026]进一步的,所述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颜色为黄色,便于在施工现场与其他建筑物的醒目区分,起到安全警示作用。
[0027]进一步的,所述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材质是塑料中的PVC、HDPE中的任意一种。
[0028]实施例1
[0029]所述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入口端13为一个,所述入口端13与出口端15呈90
°
布设。利用遮蔽盖2椭圆形外轮廓使在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出口端15在排水管6内实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包括楼体原始地面层(5)、设置在所述楼体原始地面层内且管口高于楼体原始地面层的排水管(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楼体原始地面层(5)上且将所述排水管(6)包覆的防水层(7)、以及将遮蔽盖(2)设置在所述排水管(6)上方,将伸展壁(3)与所述防水层(7)贴合使出口端(15)置于排水管(6)管口内并且将入口端(13)置于排水管(6)管口外的材质为塑料的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入口端(13)为一个,所述入口端(13)与出口端(15)呈90
°
布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1)的入口端(13)为一个,所述入口端(13)与出口端(15)呈同心布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体内设有可移位式暗漏排水装置的排污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13)为两个,其中,一个入口端(13)与出口端(15)呈同心布设,另一个入口端(13)与出口端(15)呈9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林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爱林装饰装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