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7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属于未爆弹药排除以及反恐反暴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引爆装置的安全性不高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战斗部外壳,所述战斗部外壳用于承载引爆装置,还包括传爆本体,所述传爆本体设置在所述战斗部外壳内,所述传爆本体的圆柱槽的周向设有圆形孔,用于对齐设置在战斗部外壳输入端的柱面圆形开孔;磁电雷管,所述磁电雷管柱面卡接装配战斗部外壳;以及聚能弹壳体,所述聚能弹壳体设置在所述传爆本体的一侧,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未爆弹药排除以及反恐反暴
,具体是涉及一种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部队实弹训练、新型弹药试验不断增多,与之而来的未爆哑弹任务也在不断增多。由于未爆哑弹已解除保险,情况复杂,存在未爆风险,需要及时销毁。且未爆弹药在受到移动、振动干扰时均有引爆风险。
[0003]在未爆弹销毁过程中,销毁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改变,在过去出现未爆弹后,常用销毁方式为由销毁人员在未爆弹上捆绑TNT炸药块后引爆销毁未爆弹药,在此过程中,销毁人员需要直接接触情况不明的未爆弹药,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随着对聚能射流应用的研究越来越成熟,某公司应用聚能射流技术研制了非接触聚能引爆装置,该销毁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用销毁人员与未爆弹药直接接触,只需要将引爆装置对准未爆弹的装药部分,然后引爆非接触聚能引爆装置,产生的聚能射流能可靠的引爆未爆弹药。
[0004]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发展,出现了无人化排爆作业系统,该作业方式采用远程遥控进行未爆弹的销毁作业,无需通过人工作业排除销毁未爆弹药,更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风险,聚能战斗部作为无人排爆作业中的核心部件,一般采用将引信与聚能战斗部集成在一起的方法,然后放置在聚能战斗部的外壳内,在作业过程中,当聚能战斗部中的引信出现故障未能正常起爆时,该无人排爆聚能战斗部因无法实现处置而成为新的具有安全隐患的未爆弹药。这样就对销毁人员带来新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包括战斗部外壳,所述战斗部外壳用于承载引爆装置,还包括:
[0008]传爆本体,所述传爆本体设置在所述战斗部外壳内,所述传爆本体的圆柱槽的周向设有圆形孔,用于对齐设置在战斗部外壳输入端的柱面圆形开孔;
[0009]磁电雷管,所述磁电雷管柱面卡接装配战斗部外壳;以及
[0010]聚能弹壳体,所述聚能弹壳体设置在所述传爆本体的一侧。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战斗部外壳的一侧连接端盖。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爆本体采用铝合金冲制,所述传爆本体底部设置有圆台状孔并与圆孔相通,相通处设有螺纹孔用于与战斗部外壳相连。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能弹壳体采用的材料为钢,所述聚能弹壳体尾部设有外螺纹,用于将聚能弹固定在传爆本体一侧。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战斗部外壳一侧柱面处设有插接磁电雷管的传爆通道,所述磁电雷管尾部套设雷管套后插接在战斗部外壳的传爆孔。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能弹壳体尾部开设有螺纹孔,用于将聚能弹壳体固定在传爆本体一侧。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在无人排爆的过程中,采用将引信和聚能战斗部分开的无线排爆装置,该装置在保证传爆序列正确对正的同时,将引信中的雷管放置在聚能战斗部外部,在使用前能对雷管进行检测,在检测完好后才将雷管与引信中的传爆药柱连接,从而进一步提升无人排爆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00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技术实施例中剖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

战斗部外壳、2

端盖、3

传爆本体、4

磁电雷管、5

雷管套、6

传爆通道、7

聚能弹壳体、8

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参见图1~图2,包括战斗部外壳1,所述战斗部外壳1用于承载引爆装置,还包括:
[0025]传爆本体3,所述传爆本体3设置在所述战斗部外壳1内,所述传爆本体3的圆柱槽的周向设有圆形孔,用于对齐设置在战斗部外壳1输入端的柱面圆形开孔;
[0026]磁电雷管4,所述磁电雷管4柱面卡接装配战斗部外壳1;以及
[0027]聚能弹壳体7,所述聚能弹壳体7设置在所述传爆本体3的一侧。
[0028]在本实施例中,传爆本体3位于战斗部外壳1内,聚能弹壳体7位于战斗部外壳1内并在传爆本体3下方,雷管套5套在磁电雷管4上,磁电雷管4插接在战斗部外壳1的柱面通孔上。端盖2安装在战斗部外壳1口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传爆本体3,其柱面上开的传爆孔与战斗部外壳1所开通孔直径一致,传爆本体3中设有与聚能弹壳体尾部相接的传爆通道6,传爆通道6中装有传爆药。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战斗部外壳1的一侧连接端盖2,端盖2与战斗部外壳1通过螺纹连接,战斗部外壳1前端敞开,后端开设略小于战斗部外壳1直径的通孔。前端外部设有外螺纹,用于与端盖2相连接。传爆本体3上端面应与战斗部外壳1后端相抵,聚能弹壳体7前端与战斗部外壳1前端平齐。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传爆本体3采用铝合金冲制,所述传爆本体3
底部设置有圆台状孔并与圆孔相通,相通处设有螺纹孔用于与战斗部外壳1相连,柱面开有用于传爆作用的圆孔。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聚能弹壳体7采用的材料为钢,所述聚能弹壳体7尾部设有外螺纹,用于将聚能弹固定在传爆本体3一侧,聚能弹壳体7尾部开设有螺纹孔8,用于将聚能弹壳体7固定在传爆本体3上,聚能弹壳体7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聚能装药。
[0032]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战斗部外壳1一侧柱面处设有插接磁电雷管4的传爆通道6,所述磁电雷管4尾部套设雷管套5后插接在战斗部外壳1的传爆孔,传爆本体3中,设有与聚能弹壳体尾部相接的传爆通道6,传爆通道6中装有传爆药,
[0033]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聚能弹壳体7尾部开设有螺纹孔8,用于将聚能弹壳体7固定在传爆本体3一侧。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35]将传爆本体3、聚能弹、战斗部外壳1、磁电雷管4组装在一起,利用磁电雷管起爆仪起爆磁电雷管4,引爆传爆本体3中的传爆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包括战斗部外壳,所述战斗部外壳用于承载引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爆本体,所述传爆本体设置在所述战斗部外壳内,所述传爆本体的圆柱槽的周向设有圆形孔,用于对齐设置在战斗部外壳输入端的柱面圆形开孔;磁电雷管,所述磁电雷管柱面卡接装配战斗部外壳;以及聚能弹壳体,所述聚能弹壳体设置在所述传爆本体的一侧,所述聚能弹壳体尾部开设有螺纹孔,用于将聚能弹壳体固定在传爆本体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排爆用聚能射流引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斗部外壳的一侧连接端盖。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全郗文博周明赵云涛门媛媛程攀韩魏勐梁东峰刘璟阳孙鹏涛张子厚王紫艺马鑫陈兆雪
申请(专利权)人:物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