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与方法及其用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676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与方法及其用途,所述的系统装置连接燃煤锅炉,所述的系统装置包括依次封闭连接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和给料单元,所述的给料单元连接燃煤锅炉;所述的系统装置还包括排气管道与控制单元,所述的排气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另一端连接燃煤锅炉,将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内产生的臭气送入燃煤锅炉内;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与给料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实现污泥的自动给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污泥从进料到焚烧全自动运行,无需现场人工操作,全程中无臭气逸出,对周边生产环境无影响。对周边生产环境无影响。对周边生产环境无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与方法及其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涉及污泥给料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与方法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污泥的来源,包括自来水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泥的产生量大幅度增加,无害化处理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污泥的一般处理方式有土地填埋、发酵农用、自然干化利用、污泥焚烧等。污泥是恶臭物质,富含病原体、重金属、有机物,通过土地填埋、发酵农用、自然干化利用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无收益;通过普通的焚烧处理,则会因为燃烧温度不足、尾气处理设备不足而产生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二噁英等有毒气体,对环境也不友好。
[0003]对污泥采用燃煤电厂掺混,可以在不产生环境污染物的基础上,利用污泥本身的热值,降低电厂的生产成本。但是目前燃煤电厂的污泥掺烧系统存在臭气、粉尘逸出,影响发电厂的生产环境,对大气造成污染。
[0004]CN110615594A公开了一种高效洁净的垃圾电厂污泥干化掺烧系统,包括湿污泥接收储存与输送系统、干化主系统、工艺气体和废水处理系统、废水系统、蒸汽与凝结水回用系统、环境气体处理系统、干污泥输送系统和掺烧系统。
[0005]CN111256154A公开了一种燃煤电厂耦合污泥掺烧装置及掺烧方法,包括污泥池、污泥输送器、污泥干燥器、干污泥仓、风扇研磨机和锅炉燃烧器,污泥干燥器上通过烟道依次连接有预除尘器、炉烟风机、除尘器、脱硫塔和烟囱,干燥的污泥经过研磨送入炉膛进行燃烧,干燥湿污泥后产生的湿烟气经除尘、脱硫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0006]CN206600823U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干化处理的污泥掺烧处理系统,沿污泥的行走路径依次包括皮带输送机、电动皮带卸料器、污泥仓、螺旋输送机和破碎式干燥机,破碎式干燥机的污泥进口和烟气进口分别与螺旋输送机的出口和省煤器后的烟道相连,破碎式干燥机的出口通过引风机与锅炉相连,锅炉上位于燃烧器的上方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有若干个污泥入口,且若干个污泥入口的中心线与锅炉的轴线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并在炉膛内形成了第一涡流内切圆。
[0007]目前污泥掺烧系统依旧存在臭气和粉尘逸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厂区的生产环境,对大气造成污染,因此如何解决臭气外逸,避免环境受到污染是重点关注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与方法及其用途,避免污泥在进料过程中臭气泄露,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实现全程现场无人操作,提升了污泥上料系统自动化水平。
[0009]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所述的系统装
置连接燃煤锅炉,所述的系统装置包括依次封闭连接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和给料单元,所述的给料单元连接燃煤锅炉。
[0011]所述的系统装置还包括排气管道与控制单元,所述的排气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另一端连接燃煤锅炉,将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内产生的臭气送入燃煤锅炉内,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与给料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实现污泥的自动给料。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避免了污泥在进料过程中的臭气泄露,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实现全程现场无人操作,提升了污泥上料系统自动化水平;通过隔离腔室防止臭气外逸,同时将抽离的臭气送至燃煤锅炉内,达到无害化目的,并将污泥运输锅炉内进行资源化回用。
[0013]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对于将污泥送入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内的运输工具不作具体限定或特殊要求,示例性地,可采用运输车依次进入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再将污泥倒入给料单元中。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腔室远离所述进料腔室的一侧设有第一封闭门,所述隔离腔室与所述进料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闭门。
[0015]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封闭门与第二封闭门独立地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
[0016]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控制单元控制开启第一封闭门,利用运输工具将污泥送入隔离腔室内,关闭第一封闭门,再控制开启第二封闭门,并将污泥运输至进料腔室内,实现全封闭的运输,在整个污泥给料过程中,排气管道持续进行工作,避免污泥产生的臭气外逸。
[0017]优选地,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负压风机和第二负压风机。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污泥给料过程中,采用第一负压风机和第二负压风机持续进行工作,在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内形成负压,有利于保持整个进料过程的密封性,将污泥运至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的全过程均能避免臭气外逸,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19]优选地,所述的排气管道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总管,所述的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的总管,所述的总管将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内的臭气送入燃煤锅炉。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给料单元包括封闭依次对接的储料仓、活化给料装置、传送装置和搅拌装置。
[0021]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活化给料装置与传送装置,所述的控制单元根据传送装置内的污泥量,反馈控制活化给料装置的给料量。
[0022]优选地,所述的储料仓设置于进料腔室的底部。
[0023]优选地,所述的储料仓包括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进料腔室内的污泥由所述储料仓的进料口落入储料仓内,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的活化给料装置。
[0024]优选地,所述储料仓的进料口设置有液压盖板机构,所述的液压盖板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对于液压盖板机构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或特殊要求,示例性地,液压盖板机构可以包括盖板、主轴和驱动组件,其中,盖板与主轴机械连接,驱动组件
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组件驱动主轴推动盖板转动,实现盖板的开启或关闭。
[0026]优选地,所述储料仓的外壁设置有振打构件。
[0027]优选地,所述的储料仓内设置有破拱构件。
[0028]优选地,所述的储料仓内还设置有清堵构件。
[0029]优选地,所述储料仓的进料口处设有料位计,所述的料位计用于测量所述储料仓内污泥的高度。
[0030]优选地,所述储料仓的外壁还设有人孔门,所述的人孔门用于进行人工清堵。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活化给料装置包括料斗和出料机构,所述的料斗连接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所述的出料机构连接所述的传送装置。
[0032]优选地,所述的料斗与出料机构之间设置有插板门,所述的插板门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传送装置包括密封壳体,所述的密封壳体开设有开口和出口,所述的开口对接所述活化给料装置的出料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所述的系统装置连接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装置包括依次封闭连接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和给料单元,所述的给料单元连接燃煤锅炉;所述的系统装置还包括排气管道与控制单元,所述的排气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另一端连接燃煤锅炉,将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内产生的臭气送入燃煤锅炉内,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与给料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实现污泥的自动给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腔室远离所述进料腔室的一侧设有第一封闭门,所述隔离腔室与所述进料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封闭门;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封闭门与第二封闭门独立地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负压风机和第二负压风机;优选地,所述的排气管道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总管,所述的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另一端分别接入所述的总管,所述的总管将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内的臭气送入燃煤锅炉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料单元包括依次封闭对接的储料仓、活化给料装置、传送装置和搅拌装置;优选地,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活化给料装置与传送装置,所述的控制单元根据传送装置内的污泥量,反馈控制活化给料装置的给料量;优选地,所述的储料仓设置于进料腔室的底部;优选地,所述的储料仓包括进料口与出料口,所述进料腔室内的污泥由所述储料仓的进料口落入储料仓内,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连接所述的活化给料装置;优选地,所述储料仓的进料口设置有液压盖板机构,所述的液压盖板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储料仓的外壁设置有振打构件;优选地,所述的储料仓内设置有破拱构件;优选地,所述的储料仓内还设置有清堵构件;优选地,所述储料仓的进料口处设有料位计,所述的料位计用于测量所述储料仓内污泥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储料仓的外壁还设有人孔门,所述的人孔门用于进行人工清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化给料装置包括料斗和出料机构,所述的料斗连接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所述的出料机构连接所述的传送装置;优选地,所述的料斗与出料机构之间设置有插板门,所述的插板门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单元。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雪健张涛吴明州黄群董飞英刘平元陶丽何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