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459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5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包括防护组件和减振组件,防护组件设置有上防护壳和下防护壳,上防护壳和下防护壳围设形成有隔振腔,上防护壳的上端具有安装部,减振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减振吸能单元,减振吸能单元可拆卸地间隔设置于隔振腔内,该减振器通过在隔振腔内安装多个减振吸能单元,能够对变压器实现多点的支撑,从而减少安装变压器所需要的减振器数量,减少前期施工工作量,减少后续维护工作量,减少变压器整体调平工作量,提高安装的效率,而且能够根据安装需要灵活调整隔振腔内的减振吸能单元的数量,改变减振器的自然频率,有利于提高隔振率,提高减振设计的灵活度,使得该减振器可以适应不同的变压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的便利性。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民众对配电房的各项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变压器作为配电房内的主要噪声来源,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其给工作及生活所带来的影响。目前,现有技术采取的变压器噪声改善措施,主要是通过在变压器底座增加减振器以降低它的振动噪声。
[0003]减振器从结构上讲,主要包括减振吸能单元及减振外壳两个部分组成。减振外壳一般为刚性体。目前市面上的减振器所采用的外壳结构,都是基于单点支撑方式进行设计的,一个减振吸能单元配合一个减振外壳构成的减振器作为一个重力支点。这就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台变压器至少需要4个减振器。这大大增加了前期施工及后期调平所需工作量,不利于生产效率地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以实现多点支撑的变压器减振装置。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包括防护组件和减振组件,所述防护组件设置有上防护壳和下防护壳,所述上防护壳和所述下防护壳围设形成有隔振腔,所述上防护壳的上端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放变压器;所述减振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减振吸能单元,所述减振吸能单元可拆卸地间隔设置于所述隔振腔内。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减振装置通过在防护组件内部的隔振腔内安装多个减振吸能单元,能够对变压器实现多点的支撑,从而减少安装变压器所需要的减振装置数量,减少前期施工工作量,减少后续维护工作量,减少变压器整体调平工作量,提高安装的效率,而且能够根据安装需要灵活调整隔振腔内的减振吸能单元的数量,改变减振装置的自然频率,有利于提高隔振率,提高减振设计的灵活度,使得该减振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变压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变压器的宽度。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防护壳的外缘设置有朝向所述上防护壳延伸的下挡边。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防护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上防护壳的尺寸大于所述下防护壳的尺寸。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防护壳沿所述防护组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上挡边,所述第一上挡边朝向所述下防护壳延伸设置并与所述下挡边具有间隙。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防护组件的长度方向,所述上防护壳的尺
寸大于所述下防护壳的尺寸。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防护壳沿所述防护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第二上挡边,所述第二上挡边朝向所述下防护壳延伸设置并与所述下挡边具有间隙。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防护组件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上挡边延伸设置于所述下挡边的外侧。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上挡边朝向背离所述下挡边的方向倾斜设置。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沿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3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沿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上防护壳1、第一上挡边11、第二上挡边12;
[0022]下防护壳2、下挡边21;
[0023]减振吸能单元3、隔振腔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7]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至图3,申请人提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包括防
护组件和减振组件。防护组件为刚性件,其大致呈长方体的形状,其设置有上防护壳1和下防护壳2,上防护壳1和下防护壳2围设形成有隔振腔4,上防护壳1的上端具有安装部,安装部用于安放变压器。安装部大致呈长方形的安装面,变压器安装于安装面上。减振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减振吸能单元3,减振吸能单元3可拆卸地间隔设置于隔振腔4内。减振吸能单元3的材料可以是橡胶、弹簧或空气介质等,其最终形态结构可以是橡胶垫、弹簧圈或压缩气囊等结构。
[0029]该减振装置通过在防护组件内部的隔振腔4内安装多个减振吸能单元3,能够对变压器实现多点的支撑,从而减少安装变压器所需要的减振装置数量,减少前期施工工作量,减少后续维护工作量,减少变压器整体调平工作量,提高安装的效率,而且能够根据安装需要灵活调整隔振腔4内的减振吸能单元3的数量,改变减振装置的自然频率,有利于提高隔振率,提高减振设计的灵活度,使得该减振装置可以适应不同的变压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003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变压器的连接孔,从而可以将变压器可以更稳固地安装于安装部上。当然,安装部也可以不设置有连接孔,变压器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固定于安装部上。
[00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的长度大于变压器的宽度,从而可以通过两个减振装置即可将变压器进行支撑安装,大大减少减振装置的数量。
[0032]参照图2和图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下防护壳2的外缘设置有朝向上防护壳1延伸的下挡边21,从而可以通过下挡边21阻挡外部的雨水、泥土等杂物从下防护壳2进入隔振腔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设置有上防护壳和下防护壳,所述上防护壳和所述下防护壳围设形成有隔振腔,所述上防护壳的上端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安放变压器;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设置有至少两个减振吸能单元,所述减振吸能单元可拆卸地间隔设置于所述隔振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变压器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壳的外缘设置有朝向所述上防护壳延伸的下挡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防护组件的宽度方向,所述上防护壳的尺寸大于所述下防护壳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压器减振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希金罗阳何智祥陈卓昀黄劲峰李国平王仁民李俊达潘炜坊梁汝波陈志成陆新永张慧霍志耀李啟耀邓海平张源滨李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